首先说明话题不是抬杠的。 《孔雀东南飞》起兴于“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意在渲染氛围,启发想象。全诗描写了刘兰芝与焦仲卿婚姻的悲惨遭遇,对残酷封建礼教进行控诉,赞美真爱,表现反抗精神。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说了这么多话,是为了说明,决不是丝毫亵渎了这首诗,而是简单地跟大家说说孔雀能否飞翔。 如此等等。
通常我们到动物园时,大概都是先跑到大象,熊猫,老虎,狮子等大动物那里,要是带上小朋友就更不用说了。 能够对鸟类产生兴趣,并将鸟类展览作为首选,恐怕是少之又少了。 但只要一提起漂亮的生物,孔雀就一定有名字。
成年雄孔雀长有近200羽,其硕大尾羽中超乎寻常的色彩与花纹使人神往千年。 清代,雀翎作为赏赐贵族和高官的冠饰使用。 古希腊神话故事里,孔雀为第三代天后赫拉之圣鸟,为表彰百眼巨人阿耳戈斯之忠贞,去世时用孔雀羽毛装饰全部双眼。
孔雀走起路来似乎并无不妥,只有后面拖曳着无比漂亮的羽毛才真正招人喜爱。 他们不动你就没准儿误以为他们是别的鸟。 但考虑到它那有点“累赘”得尾和喜好生活于地面的习性,人们不禁要问它究竟能否象别的鸟类一样展翅翱翔?
到了动物园,也许大家只注意欣赏自己的尾巴了,还难以见到孔雀飞过围栏或俯冲跃过枝头。 平时我们还只会看见地上的孔雀趾高气扬或无精打采的趴在暗处。 这使许多人把他们看作不会飞翔的鸟儿。
这一概念终究不足为奇,因为鸵鸟,鸸鹋,企鹅,恐鸟,食火鸡等很多鸟类很少能飞翔。很多时候,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其他性质对于生存与繁殖来说更重要,这最终使得一些鸟类不具备飞行能力。
然而孔雀却不是这样。尽管你也许从未飞过孔雀。唯一的问题是,它们一次不能飞得特别远,也不能飞得太高。如果有幸目睹一只孔雀在地面跳跃、扇动着翅膀飞上了枝头,也许就会觉得它的动作不大高雅,就连全过程都显得有些拙劣。
孔雀做为一种鸟类,它非常脆弱,再加上其颜色鲜艳而又不易隐藏的尾部,孔雀至今为何未彻底绝种?还有它们巨大的尾巴,这是它们难以飞行的原因吗?
好吧…必须要说的是,尽管尾巴的确无助于飞翔,但是它并非是这些漂亮鸟儿栖息于大地的惟一理由。
孔雀在野鸡家族中,即与火鸡,松鸡及鹧鸪亦关系密切。只要知道些鸟类知识的人都知道,这类鸟类也并不特别能飞,俗称“地面鸟”,已适应不能“高飞”的环境。
这些“地面鸟”并非不能飞翔,只是他们存在着许多生物学因素,给他们的飞翔带来了不便。
对他们来说,本来是为了飞翔的翅膀变得更圆了,不再像别的鸟类一样有流线型的尖角了这些“地面鸟”身体也较大,能承受较大的重量,因此也会对飞行增加阻碍。
由于野鸡所食食物多能在地上发现,它不需要在天空中飞翔,捕食,而只需要适应迅速运动并能在地上取食。这类鸟类一般栖息于森林或者林木茂盛的区域,这里能受到浓密树叶的庇护。
它们必须躲避树枝才能逃脱,此时飞行能力对躲避天敌帮助不大,因此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它们巨大的身躯也降低了其在空气中的机动性,使得飞行成为一种危险的运动。
关于孔雀尾巴是否真的妨碍了它的飞翔,大家一定要了解雌孔雀并不是这么长。雄孔雀为争夺领地而与雌孔雀分庭抗礼,雌孔雀就无此需要。
孔雀尾巴就是失控性选择的一个典型例子,它被看作“好伙伴的特点”一次次被选中,从而使一个物种中某一进化元素不断失去控制。雄性孔雀怪异的大尾羽对存活不利,而对繁殖有利,因而对它们的基因存活也有利。这一过程将长期存在于后代体内,进而促进物种整体向既定生理方向进化。
如果你要说它们注重繁殖却不注重生存,它们并不是唯一做出这种选择的物种。
性选择失控方面的其它经典事例包括有些物种的莺发出了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的复杂长篇大论的求偶声,因为如果它们的鸣叫声最长,就更容易被配偶选择。非洲寡妇鸟等另一些鸟类还通过长出荒唐的尾巴吸引可能的伴侣。
有一次试验,取下成年孔雀尾羽,仍不能轻易升空。另一方面,别忘了雌孔雀并没有漂亮的尾巴,但是它们也并不是鸟类王国中最灵活的飞行者啊。
孔雀虽能飞翔,但说它“五里一徘徊”,恐怕也有一点为难他们的意思。他们所能做到的估计也是“决起飞掠榆枋止”.从地上飞抵矮枝,滑出树林间隙中的一段,亦是大同小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广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focus/12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