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之后,“春风复绿江南岸”,原野已经郁郁葱葱。轻风吹皱了一汪春水,蛙声下咽,通宵达旦。此时,走在小河边,经常能看到水草上挂着一颗颗圆溜溜的胶粒。没过几天,在这些胶粒中,就钻了一个又一个像小逗点一样的黑小动物。这些“小逗点”不像小鱼那样灵活,游的也不开心。小朋友都爱捉“小逗点”玩儿,不一会儿就能装上一瓶水。如给农民叔叔,阿姨看,立刻来,劝诫孩子快把“小逗点”倒扣回河中,因为这是一种对身体有好处的生物。一为什么要把这个“小逗点”说成是一种有用的生物?原来那个胶粒就是蛙的卵,这个“小逗点”就是蛙的幼子-蝌蚪。蝌蚪渐渐变大,尾收缩,长出4条腿就成了青蛙。青蛙善于捕捉害虫,蝌蚪还具有保卫庄稼的能力。
蝌蚪吃子孓能力极强,1只蝌蚪每天最多只能吃掉100多个子孓。子孓为蚊子幼虫。蝌蚪吃掉子孓等於把蚊子杀死。提到蚊子,无人不知其为吸人血之大虫,于孓亦非好物,于孓咬断稻根引起烂秧,属秧田害虫。因此我们应该对这些“小逗点”进行保护。“小逗点”成长为青蛙后捕虫能力增强。我国科学工作者曾经剖开部分青蛙肚子,在肚子里发现了水稻螟虫,蝗虫,蚊子,苍蝇和蜗牛。这几个人,是人与庄稼的宿敌,对青蛙来说是“家常便饭”。有统计表明,1只青蛙平均每天取食70种害虫,1年时间就能取食15000种以上的害虫。因此农民伯伯和蔼地把青蛙称为夺取农业丰收的”青蛙”.我们要谈谈对孩子们的宣传语:要保护青蛙!保护蝌蚪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focus/6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