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在古代称为麈,是偶蹄目鹿科麋鹿属的动物。由于角似鹿而非鹿、头似马而非马、尾似驴而非驴、蹄似牛而非牛,故通称“四异”。
麋鹿,中国独有神奇物种。神话故事《封神演义》里,身手不凡的姜子牙是麋鹿的化身。
古时无日历。古人把麋鹿的角变看作万物复苏、季节变化的象征,甚至利用麋鹿角预知厄运、好运。从周朝开始麋鹿就被认为是皇权的代表。成语“逐鹿中原“,“鹿死谁手”之“鹿”是麋鹿之意。明朝之后,野生麋鹿渐渐绝迹,而皇室王朝悉心饲养的麋鹿却得以幸存。十九世纪中叶法国传教士大卫发现麋鹿于北京南郊的南海子后大吃一惊,认为麋鹿是一新种。从那时起麋鹿就走出了国门,来到了世界。1900年是中国陆地最后一群麋鹿绝种的年代,麋鹿家乡并没有麋鹿存在。不过所幸那时海外还有18头麋鹿幸存下来。
一九八五年,二十只麋鹿渡海而归,走完了它近百年来“迷失”的历程,重返它们最早的家园──北京南海子。特别的物种,特别的生活经历,让人产生神秘感。
身世之谜等
1865年秋的一个日子,法国博物学家、传教士阿尔芒·大卫来到北京南郊参观。路过南苑皇家狩猎园时,从花园外围土山往里偷看。他顿时两眼放光-原来是一群陌生的鹿群,也许动物分类学上并无记载!他那旺盛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让他数月不走。不过皇家禁区被“禁止入内”,大卫较难发现活鹿。到次年春,又买通守卫花园的军士,以二十两白银换取鹿骨、鹿皮一副。不久,法国驻大大清人员获得一对麋鹿(包括将雄鹿交给大卫)。
阿尔芒·大卫把3只麋鹿的标本于1869年5月份送到法国巴黎大自然历史博物馆。经动物园馆长兼动物学家米勒·爱德华鉴定后认定,这不但是一个未曾被发现过的新种,同时也是鹿科动物中一个单独的属。他最早以科学观点将《麋鹿》公诸于世,顿时轰动世界。按常规,这只鹿应以发现者之名命名,故麋鹿有“大卫之鹿”之称,其英文仍叫Pete David’s Deer,即皮特·大卫之鹿。麋鹿这一种类的发现,在欧洲各国都受到广泛关注。1866—1876十年间,英,法,德,比等国清朝使臣及其传教士从北京南苑收集麋鹿几十头,以公开与秘密购买等多种手段饲养于各动物园。
1894年永定河大水冲毁南苑城垣。逃走的麋鹿变成饥民的粮食。1900年秋,八国联军火烧北方圆明园、劫掠南方皇家狩猎园、麋鹿被劫被杀。历史记忆:1901年,麋鹿绝种于中国!很巧合,麋鹿这一生物的“发现者”阿尔芒·大卫1901年1月10日同样死于巴黎。
因生态环境改变,旅居海外的麋鹿陆续死去。于是一个麋鹿救星、第十一任贝弗德公爵出现在人们面前。贝弗德公爵喜欢动物从1898年起,他先后花巨资购买18头麋鹿到巴黎,柏林,科隆动物园,把麋鹿放在伦敦北部45英里长,面积3000亩的乌邦寺庄园里。庄园水草肥美、林木茂盛、原野清幽。但是。麋鹿并不”高兴”,终日闷闷不乐,象得了思乡病。
好在它们能正常生殖。1914年麋鹿总数88头,二战期间达255头。二战前,乌邦寺庄园老板曾为自己有全世界仅有的麋鹿群而自豪,不肯卖掉。二战中纳粹德国大战波及英国,子承父业,小贝弗特其呢最终转变了自己内心的观念—“用篮子装鸡蛋都很危险”.害怕惟一的麋鹿群再遭战火破坏,很多麋鹿被调往海内外动物园。截至1983年末,世界上有麋鹿1320头,遍及亚洲,欧洲,非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地,但是这些麋鹿祖祖辈辈都未返回故里。
中国是麋鹿的真实家园。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不少动物学家都要求“海外旅行家”麋鹿返回家乡!实际上这正是乌邦寺寺主的愿望所在。一九八四年三月,乌邦寺寺主马奎斯塔维斯托克委托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家玛雅博伊德小姐来华了解有关情况,选定了播出场所。经国内专家及国外专家大量考察后认为:北京南海子是皇室狩猎场所在地,也是麋鹿类标本产地,是麋鹿重新引进的最好地点。贝德福德公爵的玄孙、塔维斯托克侯爵得知玛雅带回来后兴奋不已,当即决定把这20只麋鹿交给中国。
北京麋鹿花园于一九八六年七月动工兴建。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七日,二十二只麋鹿由英国乌邦寺庄园被运往北京。这天晚上,人们将其运往南海子麋鹿园里,最终完成麋鹿百年不遇的愿望。如今,麋鹿保护工作已收到很好的成效。北京麋鹿园,湖北石首,江苏大丰等十多个动物园已饲养麋鹿2000余只。
美国环境保护局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早于1998年就启动“麋鹿之友”的计划。英国驻华大使高德年在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会场上用中文作了一段有趣的讲演:“麋鹿曾迷失在欧洲,如今总算平稳地回到家,但愿它再也不会迷失方向了!”
麋角的奥秘
鹿角作为雄鹿性别特征、求偶与炫耀的本钱、种内竞争与抗敌的利器等。全世界约40种麋鹿,多为雄角鹿和麋鹿。麋鹿角年年被固定掉,而且呢又可以长出新鹿角。人类利用了这一特性,当鹿角长达二个月左右,也就是鹿角细嫩的时候,便会将鹿角切开。这时鹿角软骨中血管及神经末梢丰富。割掉鹿角,鲜血如洪水般奔流,公鹿年年承受剜除之痛。
鹿角这一事物作为雄鹿第二性征之一,在每年某时发生由鹿茸质地向骨头质地转变。当他们仍在鹿角时,公鹿就很在意这顶精美的皇冠而从未和鹿角相撞。此时,一旦有争斗,他们宁愿后肢站着,前蹄相击。动物都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在鹿角生长3个月以上、形成已经不是活组织、没有疼痛的骨角后,公鹿“该出则出”,鹿角成为他们持之以恒的利器。据专家试验表明:阉割长角鹿可使鹿角掉落,这是由于睾丸激素降低至一定程度后鹿角可自行掉落所致。可见鹿角乃雄鹿爱的血液和灵魂之精华。
其实,对麋鹿角功能进行长远评价同样值得。一是看。麋鹿角是一种特殊形状。所谓“四异”,一是其角似鹿非鹿,即其尖向后,无眉。倒置时,因顶端位于同一平面内,故可平稳站立。在麋鹿角上别具一格,其实是少见的纹饰。二是珠宝。驼鹿角为雕刻材料之佳品,可制筷子,牙签,邮票,印章,戒指,纽扣,项链及其它工艺首饰。三是名贵药材。
若麋鹿数量可达圈养梅花鹿数量且无濒危危险时,则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但我国麋鹿总数量已达2000头,栖息地正面临生态退化,水污染,垃圾入侵,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压力挽救物种,扩大种群,疏散种群,优化基因,改良栖息地等任务非常迫切。
鹿王之谜等
5月底,一群胖乎乎的雄性麋鹿到江苏大丰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内的大空地上参加每年举行的麋鹿王推选活动。
鹿王的竞争是自由的组合。他们能挑选任何对手。它和乒乓球比赛一样。共有20余组“选手”参赛,景象颇为壮观。“角斗场”附近有不少公鹿、小鹿的“拉拉队”。一群群雌鹿时而俯首放牧,凝视争斗中的雄鹿。青春潮涌,跃然纸上,充满期待。
今日激战已过,赢家明日再战。一些淘汰下来的运动员成为观众,而另一些人却没精打采。结果只有2头雄鹿。在冠军与亚军之间进行决赛也就是王位对决。两只雄鹿以角为利器,相互攻讦。只听“咯咯”鹿角撞击声。它有时起起落落,有时进进出出,有时来回数十圈。胜败难辞其咎。激战已久。
火辣辣的太阳跃出地面后,夺得皇位的公鹿怀着优胜者的欢欣奔袭母鹿来驾驭“妃嫔”。“上任”一开始,他们先把雌鹿们全部集合在一起,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声明:“我就是你的王,大家要听我的话!”鹿王首领有条不紊,治理有方。鹿王观察着他地盘上每一个“情人”的动作与色彩。一旦发现私奔就会采取4种特殊手法:一、以哭及言语说教;二、怒目圆睁、眶下腺开放警示;三、角追顶以武惩;四、追。母鹿疲惫地抛弃了罪恶的念头。
支配母鹿期间,鹿王日间几乎不进食、不劳动。3个月发情期鹿王体力消耗殆尽,体重下降数十斤。麋鹿这种繁殖策略保证了健壮的雄性个体能培育出较多后代,有利于优良群体基因的保存和遗传单一的发生。研究者们也发现雌鹿更倾向于和“牧主”而极少和挑战者进行交配。雌鹿择偶还能帮助繁殖健壮后代。
交配后麋鹿再次共同活动。他们还是朋友,直到次年才友好相处。可见,争王者并不在于自得其乐,更在于物种优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focus/7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