铊在元素周期表第6周期的第III主族上,原子序数81,元素符号Tl。自然界铊具有2种稳定同位素铊205与铊203。铊熔点303.5°C,沸点(1457±10)°C,属银白色金属,质软,延展性好,指甲可雕刻出痕迹,可在纸张上画出黑线,截面具有强金属光泽。
铊作为一种典型稀有分散元素却能在一定地球化学条件下成独立铊矿物。目前全球发现并正式命名的铊矿物共49种,大部分为硫化物和硫盐类矿物。在我国已发现的铊矿物有八种,即硫砷铊矿,硫砷铊铅矿,辉铁铊矿,斜硫砷汞铊矿,铊明矾,红铊矿,硫铁铊矿和褐铊矿。其中红铊矿分布最广泛铊矿物可以用作矿物原料;铊明矾是在国内最早被发现的矿物之一,因发现地点在贵州省兴仁县滥木厂而得名(lanmuchangite)。
不容忽视的是
铊作为一种典型稀散元素几乎不构成独立铊矿床,往往以微量元素的形态进入方铅矿,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辰砂和雌黄等矿物中、雄黄这类矿物,广泛存在于硫化物矿床之中,随主要矿种采出而入矿。含铊矿石自地下采出后进入表生地球化学循环系统。矿石及围岩中大量黄铁矿遇水及氧后会形成大量矿山酸性排水加速了含铊矿石酸性淋滤。溶出的铊流入地表水后,对饮用水源及土壤造成污染,通过食物链流入人体内,诱发铊中毒。铊为剧毒元素,毒性比铅,镉和汞强,比氧化砷高四倍之多,仅次于甲基汞而成为人体非必需元素之一,它在体内有很强的蓄积性并能通过饮水,食物和呼吸等途径进入体内。很小用量即可引起铊中毒,其特征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便秘等,其中疼痛过敏最明显,而脱发是铊中毒所独有的症状。
适用的局限性
因铊剧毒性极大地限制其使用。1965年前,铊多作为杀鼠,灭蚁,杀虫及防霉药剂。考虑到铊农药具有高毒性和使用中易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自1975年后铊先后被世界各国限用或者禁用。铊及其化合物过去已应用于结核病,头癣,痢疾,痛风,盗汗等许多疾病的治疗,但因其毒性与医疗仅有一条狭窄分界线而受到限制。铊同位素(铊201)可以应用于心脏,肝脏,甲状腺,黑素瘤及冠状动脉类疾病等的探测诊断与治疗,现已取代同位素锝99应用于心血管成像中。80年代后铊的用途逐步转向电子工业,光学和有机合成领域:工业方面主要用于混入各类合金以增加其硬度,强度及抗腐蚀性;它用于电子工业上的荧光粉,电池,灯具,半导体,电镀,电子上的玻璃陶瓷及变阻器和其它电子器件;铊可以应用于光学领域,如红外光纤,光学玻璃,光学元件,光信息材料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广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focus/8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