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了解?曾经有一个国家派了80名士兵去支援奥地利与意大利国家对战,可是没想到这个国家的士兵在战后回国时,一个士兵都没有受伤。又多带了一名新兵回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哪一个国?
一:特殊存在着
该国是列支敦士登。说到列支敦士登真有说不完的话。若从社会性质上看,这是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公认的高度发展的国家,但它们本国并无军队。
2014年时国内生产总值突破63.88亿美元。但要知道,他们拥有的土地非常少,国土面积只有160.5平方千米,三分之二是山地。人口也不多,但是已经取得了超高水平的国民收入,发展到别的资本主义国家无法企及的高度。
但另一些发达国家则倾向于外交体系同样十分硬核。但这个国家就不一样了,他们直接把外交事务交给邻居瑞士。
居民居住的平原地带将变得十分拥挤。列支敦士登的人口密度截至2020年的统计数据已达238.4/平方千米。而其到2018年人口数量刚刚突破3.88万。因此许多人并不知道在欧洲还存在着这样的国家无可厚非。
列支敦士登是欧洲的中心,与瑞士、奥地利为邻。他们官方用语为德语,但是地点离德国又很遥远。众所周知,全球仅有的两个双重内陆国是乌兹别克斯坦和列支敦士登。
而列支敦士登经济的支柱产业也出人意料。其他发达国家,可以依靠工业,矿产资源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能力,但是其国家支柱产业是邮票产业。哪怕工业也很发达,但他们一点都不想发展农业,吃的基本都得进口。
1912年他们开始关注邮票产业,只可惜随后列支敦士登因二战冲击,世界各国经济出现大萧条景象。
列支敦士登为刺激该国经济复苏而推出国际型邮票。在一顿操作下,让人提起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优质邮票,最先想到的就是列支敦士登。
他们的邮票不但质量上乘,历史发展也源远流长。外国记者还赠送列支敦士登邮票一个名号,名曰“精美的邮票”,可见其被认可的程度。
而列支敦士登邮票经济产值占国家财政收入10%左右。2012年,其本国邮票已获得世界3万名以上集邮爱好者的支持。可以说,他们的邮票产业既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又是经济产值的精神食粮。
2011年,列支敦士登再次想出增加该国经济收入。这是出租国家。他们向外界宣称,假如有人想出租国家,就可以到列支敦士登去。可按小时收费或按日收费。
例如列支敦士登2011年就向外界炫耀每晚租金只要付42.5万,付了钱的人都能拥有列支敦士登作为一个国家的使用权。那么,这种使用权所包括的使用范围是什么?
例如,当人们出租列支敦士登时,租赁者既可利用该国土地又可调用该国地方警察的使用权仍然相当广泛。那咱们上文提到的国家没军队了,这是什么情况?
列支敦士登于1868年决定取消军队,根据其本国有关宪法内容,该国公民人人有持枪能力,由于他们入学后必须获得有关军事知识,列支敦士登境内公民凡不满60岁时,就被迫承担保卫祖国的责任。年满60岁者均为受保护者。
1933年后,列支敦士登人发现,该国并不拥有部队,就像不具备国防能力一样。于是他们就想了另一个办法,他们要成立一个安全团。即小警察队伍只用于应付紧急安全事件。截至2020年,列支敦士登安全团现役警察人数不超过120人。
二:国民的反战情绪高涨
由于该国在军事发展方面没有太多需求,为何以前还想参战?
那时普鲁士与奥地利开战,奥地利害怕列支敦士登前去援助其敌普鲁士。便建议与列支敦士登建立联盟,不料遭到否决。
不但如此,反战国家列支敦士登还说没有人会帮助它。奥地利对列支敦士登的不信任感使其以军事武力相要挟。列支敦士登没有办法,派出80个人参战。
尽管从我们国家所经历的大小战争看,80个人参战似乎是个笑话。但须知列支敦士登境内,人口本不多,反战情绪也格外高涨。他们能派出80个人支援奥地利已是很慷慨的举动。
奥地利的军事指挥者一看虽然只来了80个人,但好在态度算是配合。所以派他们去站岗放哨。这项任务在战场上算比较容易。
被派往哨所的战士在到达指定位置后遭遇意大利军人。那时意大利与奥地利针锋相对,因此列支敦士登军人与意大利军人之间存在敌对关系。但没有想到意大利也有着反战的心情,两国将士并不想参战。
这样两国的战士们就在同一哨点两侧开始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两人时而在一起吃着喝着、时而聊着国际趣事、甚至时而玩着游戏。关系处的不是敌人而是朋友。
但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怎么办?他们定时扛枪随意到哨位旁象征性的巡视。然后就这样交了差,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内容。
虽然那时候参战的列支敦士登的士兵一共有80个人,但他们在战场上并没有实实在在地扛着枪去前线打仗,只是一边混日子,一边就迎来了战争收尾的消息。
奥地利同样因自己猪队友最终失败。列支敦士登军人终于在各国协商后平安释放回国。
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列支敦士登军人一进国境,通过数量清点众人却发现还有一名别国新兵。这名跑龙套的军人是奥地利人,大概是因为在战场上过得糊里糊涂,走起路来忘了如何回家。
于是,他跟随列支敦士登的士兵,向同一个方向进军。在列支敦士登军人返回之前,该男子还莫名其妙地跟在他们后面返回列支敦。这样一来,列支敦士登原本出兵80人,回国时却是81个人。
三:列支敦士登和中国的关系
列支敦士登宣布独立后,见证了1866年一系列的国际斗争。但他们无论大小作战,政治态度始终十分中立。列支敦士登并不赞成冲突或愿出来调和冲突。
1919年,列支敦士登不断加强与他国外交关系,但因其外交势力过于薄弱,列支敦士最终决定把国防关系、外交关系完全交由瑞士打理。这样列支敦士登经瑞士提议成为中立联盟组织成员。
1938年,列支敦士敦在该二世公爵统治下迎来Franzjosef。列支敦士登在国外的中立形象越来越牢固,到1988年列支敦士登已经和中国有了直接外交关系,并且是跳过瑞士代理。
此后双方还就经济产业等问题进行较多合作,一直到列支敦士登于1990年加入联合国,并成功地加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及欧洲经济区、世界贸易组织等。顺应全球联系日益增强之势,列支敦士登和中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紧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focus/88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