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怎么死的(秦武王驾崩的背后)

罐头曾是人们记忆里的美味佳肴,也是当代人难忘的回忆,只要自己有病,最迫切的愿望莫过于父母为自己买个罐头吃。

作为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女主剧在一些女性观众眼里的确很好看,而在热爱历史的人眼里却纯粹是为收视率而瞎编。

例如《芈月传》里秦武王这个形象就非常粗莽,惹得众多网友争议,那在历史上秦武王嬴荡真的这么粗莽么?

秦武王怎么死的(秦武王驾崩的背后)

综观中华上下五千年,谥“武”之君寥若晨星,而且无不英武非凡,诸如周武王姬发,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宋武帝刘裕,清太祖武皇帝努尔哈赤等,皆一代人杰而流芳百世。而嬴荡单“武”字就足见他的身份。

《史记·秦本纪》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吴王元年诛蜀相壮,伐义渠,丹犁平之。二年初,置宰相,有里疾,甘茂任左,右宰相。四年拔宜阳斩六万人。涉河川,城吴于是。魏太子来朝。武王有强戏,力士任鄙,乌获和孟说都到大官。王以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卒于朝”。

秦武王短短四年间,平定蜀乱、设置丞相、拔取宜阳、设置三川、更修田律、改封疆土、畅通河道、修筑堤岸、修建桥梁,秦武王成就了一代霸主楚庄王等许多诸侯毕生未竟之功。

影视剧里的秦武王形象向来不那么积极,这与他扛鼎身亡有着莫大的联系,另外赶走张仪还引起了不少人的误会。

对于“武王扛鼎”,历来都有不少人把它视为自己鲁莽强悍的化身,死有应得。而事实上秦武王前去“扛鼎”的原因其实有着深刻的意图。

秦武王怎么死的(秦武王驾崩的背后)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载秦武王3年说甘茂说:“寡人欲让车通行三川以见周室,寡人死而不死。”

所以秦武王举九鼎具有深远的政治含义,“大禹铸鼎以象世,当今秦王举九鼎,天下孰属之,莫问知之”,九鼎寓意世人,嬴荡举九鼎,指向周氏王朝,并非只为彰显其身强。

无独有偶,贾谊在《过秦论》一书中对秦武王也给予积极肯定:“孝公既至不仕,惠文武昭襄蒙之旧业;因以遗策;南占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县”。一书中有“及始皇,奋其六世之馀烈。振其长策,御其宇内;吞其周亡其诸侯;履其至尊,制其六合;执其叩击,鞭其天下;威其振扬。”

关于第二个理由—把张仪赶了出去,这也使得不少人以为嬴荡四肢发达,在政治上没有头脑,而我却认为相反,从那个时代的实际情况来看,把张仪赶出去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张仪入秦后的10年中,虽谋略口才超群,外交声誉却断崖式下滑,诸国竞相杀出重围。

秦武王怎么死的(秦武王驾崩的背后)

而张仪为魏国人时,魏系实力日益扩张,赶走张仪正是削弱他实力的一个好办法。当张仪为秦武王赶去魏国时,曾经吃了张仪大亏的齐国,一方面要抓住张仪,一方面又对魏国心怀叵测,便发兵伐魏;魏国弱了,就求助于秦国,这样,尽管合纵连横地解体了,周边国家还是安定了。

最后再看一下历史对于谥号“武”的诠释—

刚强直理,谓之武。刚而无欲、坚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

威强敌德,是谓武也。对抗有道德的人。

克定祸乱,谓之武。以兵征之,所以能定也。

刑民战胜谓之武。法以正民可以使之服。

夸志多贫,谓之武。大志行兵多穷极。

请看那些在历史上被冠以“武”字谥的皇帝们:周武王姬发,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宋武帝刘裕,清太祖武皇帝努尔哈赤…秦武王嬴荡能够与之并驾齐驱,可见他不俗的功力了。

《历史客栈》的作者是皮蛋不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focus/910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