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是一种高分子有机材料,它以艺术之为主,在特定的温度与压力作用下被塑造成特定的外形,并且能够在室温下保持设定的外形。塑料重量轻,强度大。一般密度在0.9-2.3g/mm3,是钢铁的1/8-1/4,铝的1/2、友谊的电绝缘性能、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能、减摩耐磨性好、透光及防护性能好、减震消音性能好等。塑料根据其表面加热后的特性,有热固性须潦与热塑性塑料之分
热固性塑料的特性:经一定温度一定时间的加热,加压或者添加硬化剂等化学反应使其变硬,变硬塑料的化学结构改变,纹理变硬、在溶剂中难溶,受热不再变软,若温度过高会发生分解。例如酚醛塑料(俗称电木粉)、环氧塑料(EP)等。
热塑性塑料的特性:在加热时产生物态变化,从固体变软或融化为粘流体的状态,而在冷却时则会变硬为固体,而且工艺可以多次重复。塑料自身分子结构没有改变。例如聚乙烯塑料(PE)、聚氯乙烯塑料(PVC)等。PC料(聚碳酸酯)
优点:1。它有高强度和弹性系数,高冲击强度和较宽的使用温度
2.高透明性和自由染色性等3。耐疲劳性较好4。电器特性优五。成型收缩率较小,尺寸安定性好
缺点:1。水解性二。抗化学性强,缺口效应大3。成品设计不佳容易出现内应力问题
化学及物理特性:PC作为非晶体工程材料在抗冲击强度,热稳定性,光泽度,抑制细菌性能,阻燃性能及抗污染性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PC缺口伊估德冲击强度(otched Izod impact stregth)很高,不可过,收缩率较低,通常在0.1%~0.2%之间。PC机械特性良好,但是流动性差,所以该材料注塑工艺难度大。选择哪种质量的PC材料,应根据产品最终预期来确定。若塑件需要高度抗冲击,则采用地流动率PC材料;相反,PC材料可采用高流动率,从而使注塑过程达到最优。
ABS料(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通常被称为:超不碎胶)
优点:1。硬的,容易押2。难燃烧3。容易染色4。耐冲击五。表面性好
缺点:1。耐溶剂性较差2。3,低介电强度。低拉伸率下
成型特点:1。无定型料、流动性适中、吸湿性强、一定要完全干燥、表面需要有光泽的塑料需要长期预热烘干80-90度、三小时两次。宜取高料温高模温,精度较高的模件,模温宜取50-60度,对高光泽耐热塑件,模温宜取60-80度
化学、物理特性:ABS以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3种化学单体为主要原料。每一种弹体的性能各不相同:丙烯晴的强度高,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丁二烯的坚韧性和抗冲击特性;苯乙烯有易于加工的高光洁度和高强度的特点。就形貌而言,ABS属于非结晶性材料。3种单体聚合生成两相三元共聚物,其中一相为苯乙烯-丙烯晴连续相,一相为聚丁二烯-橡胶分散相。ABS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3种单体所占的比例和两相分子结构。这样可使产品设计有较大灵活性,并因此衍生出数百种质量各异的ABS材料上市。这些质量不一样的物质所提供的性能也不一样,如由中等至高等抗冲击性、由低至高光洁度、以及高温扭曲性。ABS材料有超强易加工型、外观特性、低蠕变性及优良尺寸稳定性、极高的抗冲击强度等。
PS料(聚苯乙烯)
(通用级聚苯乙烯GPPS通常称为:硬胶;高冲击聚苯乙烯HIPS通常称为:超不碎胶)
用于制造绝缘透明件,装饰件和化学仪器,光学仪器。
成型特点:1。无定型料、吸湿少、不需要完全烘干、不容易分解、但热膨胀系数较大、容易产生内应力、流动性强、可采用螺栓或柱塞式注射剂定型2。宜采用高料温和高模温以及较低的注射压力和较长的注射时间,有利于降低内应力。防止缩孔和变形。
化学与物理特性:PS在商业上多为透明,非晶体材料。PS的几何稳定性,热稳定性,光学透过特性,电绝缘特性和极小的吸湿倾向等性能都十分优异。它能抵御水和稀释无机酸的侵蚀,却能受到浓硫酸等强氧化酸的侵蚀,并能在某些有机溶剂中发生膨胀和形变。典型收缩率为0.4~0.7%。
POM(聚甲醛,俗称:塑钢)
结晶性热可塑料熔点为165-175度,其性能与金属最为相似。
优点:1。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刚性2。最大疲劳强度为3。具有高环境抵抗性,耐有机溶剂性好4。耐重复冲击性好5。使用温度范围广(-40~120度)6。电气性质优良7。复原性好8。有自润滑性,耐磨性好9。尺寸安定性优良
缺点:1。加工过程中如果温度高时间长,容易导致热分解2。无自熄性三。抗酸性较差4。成形收缩率较大
化学及物理特性:POM为坚韧而富有弹性之物质,甚至在较低温度时仍然具有良好之抗蠕变特性,几何稳定性及抗冲击特性。POM既包括均聚物材料,又包括共聚物材料。均聚物材料延展强度和抗疲劳强度良好,但是不便于加工。共聚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且容易加工。均聚物和共聚物材料均为结晶性材料,不容易吸水。POM结晶程度较高,导致其收缩率颇高,可达2~3.5%。对多种不同增强型材料,其收缩率也不一样。
PVC(聚氯乙烯)
化学及物理特性:目前应用最广的塑料材料为刚性PVC。PVC材料属于非结晶材料。PVC材料应用中常添加稳定剂,润滑剂,辅助加工机,色料,抗冲击剂等添加剂。PVC材料不燃,强度高,耐气候变化,几何稳定性优异。PVC对于氧化剂,还原剂,强酸等均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但是,它能被弄氧化酸,例如浓硫酸和浓硝酸等腐蚀,而且也不适合与芳香烃和氯化烃相接触。PVC加工过程中荣华温度这一工艺参数至关重要,若这一参数不合适就会造成材料分解问题。PVC流动性颇低,工艺范围狭窄。尤其是大分子量的PVC材料更难加工(这类物料一般都需要添加润滑剂来提高流动特性),所以一般采用分子量较小的PVC材料。PVC收缩率颇低,通常在0.2~0.6%之间。
PE(聚乙烯)
A.塑料是全球生产和使用最广泛的塑料之一,占全球塑料总产量的30%
B.它具有长链形结构或者支链性结构,属于典型结晶聚合物
C.武丑无毒无味可燃性白色粉末,外观为浮白色
D.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适合制作高频电缆绝缘层
E.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
F.耐低温性能好,可以做农用薄膜、包装
PE-HD(高密度聚乙烯俗称硬性软胶、开力士)
耐皱冷骤热性差机械强度高、硬度大耐寒性好、热变形温度偏低、耐磨性差、不透水性差。
最显着的电绝缘性极佳,搞化学药品性均优于高压聚乙烯、耐溶性也优于高压聚乙烯、常温下很少受任何溶剂影响(除少数溶剂可软化、加胶分解外,还可耐酸和耐碱(除强硝酸)、介电性能良好(不受温度,湿度,频率等因素的影响)
吸湿性低,不需烘干,流动性好,对压力变化反应灵敏,升温时间长是会出现分解烧伤,降温缓慢,成型和司长缩率的范围和收缩值较大,适合高压注射而不适合直浇口且质软容易脱模。
化学及物理特性:PE-HD结晶程度高,致使其密度大,抗张力强度高,温度高温扭曲,粘性大,化学稳定性好。PE-HD抗渗透性强于PE-LD。PE-HD抗冲击强度小。PE-HD主要受密度,分子量分布等因素控制。应用在注塑模中PE-HD具有非常窄的分子量分布。对密度在0.91~0.925g/cm3之间的情况,我们称它为第一类PE-HD;对0.926~0.94g/cm3来说,称为第二类PE-HD;对密度在0.94~0.965g/cm3.的称为第三类PE-HD。这种材料具有良好流动特性,其MFR在0.1~28范围内。分子量越大,PH-LD流动特性越差,但抗冲击强度越好。PE-LD为半结晶材料,成形时收缩率大,介于1.5~1之间。PE-HD在环境中极易产生应力开裂。可通过采用流动特性极低的物质来降低内部应力来缓解开裂现象。PE-HD在60度以上的温度下易溶于烃类溶剂,但抗溶解性较PE-LD强。
PE-LD(低密度聚乙烯俗称软胶、花料、筒料等)
机械性能差、柔软性高、伸长率高、耐冲击性高、透光性强等比重大、低压聚乙烯良好、大量作为激素包装的薄膜、薄片、包装容器、涂层、电线电缆包皮及软性注塑、挤塑件。
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和耐化学性能,加胶分解,耐酸、碱(除强硝酸),介电性能好。易于成型。
化学及物理特性:商用PE-LD材料密度0.91~0.94g/cm3。PE-LD对于气体及水蒸汽都有一定的渗透性。PE-LD热膨胀系数较高,不适用于长期服役产品的加工。若PE-LD密度为0.91~0.924g/cm3时收缩率为2-5%;若密度为0.926~0.94g/cm3时收缩率为1.5%~4%。目前,实际收缩率还得由注塑工艺参数决定。PE-LD常温下能抵抗各种溶剂的作用,但芳香烃、氯化烃等溶剂会使它们发生膨胀。与PE-HD相似,PE-LD易出现环境应力开裂。
PP(聚丙烯,俗称百折胶)
在通用塑料中属耐热最高产者,屈服强度大,弯曲劳寿命长。收缩率大,耐冲击强度受温度影响大,缺乏刚性,易燃烧。
化学性质稳定、介电性能良好,对高化学药品具有良好的浸蚀性,能耐80度以下无机酸、碱液和盐类以及多种有机溶剂浸泡,吸水性亦很小。
熔点下具有良好流动性和成型性能。
化学、物理特性:PP为半结晶性材料、较PE硬,熔点较高。由于均聚物型PP在0度以上温度下很脆,所以很多商用PP材料都是添加了1~4%乙烯或较高比率乙烯的不规则共聚物钳断式共聚物。共聚物型PP材料热扭曲温度(100度)低,透明度低,刚性小,但抗冲击强度高。PP强度随乙烯含量升高而变强。PP是卡软化温度150度。由于结晶度较高,这种菜俩噢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PP不会出现环境应力开裂的现象。一般情况下,PP用玻璃纤维,金属添加剂或者热塑橡胶改性。对同一MFR,共聚物型强度高于均聚物型。由于结晶,PP的收缩率相当高,一般为1.8~2.5%。且收缩率方向均匀性远优于PE-HD和其他材料。添加30%玻璃添加剂,收缩率可降至0.7%。均聚物型与共聚物型PP材料均表现出优异抗吸湿性,抗酸碱腐蚀性,抗溶解性等性能。但对芳香烃(如苯)溶剂、氯化烃(四氯化碳)溶剂等无抵抗力。PP的抗氧化性也没有PE高,温度还高。
PPE聚丙基乙烯
化学物理特性:通常情况下,在商业中供应的PPE或者PPO材料中通常会掺入PS和PA等其他热塑性材料。这类混合材料通常仍然被称为PPE或者PPO。混合型PPE或者PPO加工特性远优于纯材料。性质的改变取决于混合物,例如PPO与PS之间的比例。掺入PA66后,混合材料高温下化学稳定性较强。该材料吸湿性极小,产品几何稳定性极佳。混入了PS的材料是非结晶性的,而混入了PA的材料是结晶性的。添加玻璃纤维添加剂可将收缩率降低至0.2%。该材料还有优连过电绝缘特性,热膨胀系数极do。其黏性主要由物料中混合物所占比例决定,PPO比例升高会引起黏性升高。
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亚加力)
化学与物理特性:
PMMA有着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耐气候变化。白光穿透能力高达92%。PMMA制品双折射极低,尤其适用于影碟和其他产品。PMMA表现出室温蠕变的特征。随负荷的增加,时间的延长,会引起应力开裂的现象。PMMA抗冲击性能良好。
尺寸稳定性强,耐热性,抗寒性和绝缘性好,表面电阻较高中,质脆,表面硬度较高(与铝相当)从切口敏感性,加工要求较高,对水及温度敏感,韧而不以碎,质轻而不变形,可耐不氧化酸,无机盐,植物液,油脂及弱碱等;不耐强硫酸,强硝酸,强碱,醇类,酮类,肥料易溶于芳香烃和其他有机溶剂。
湿性小、成型收缩率低、尺寸稳定性好、热稳定性较差、熔融粘度较大。
PA6聚酰胺或尼龙6
机械强度和韧性高,抗拉和摘压强度大,吸收冲击、压力和振动能力大,具有耐磨、滋润滑性、耐疲劳、无毒和易于成型等特点。
耐腐蚀、电氯性能优异。
易吸水、耐旋光性差、分子量大可以浇铸尼龙、强度大、已知结构复杂在型或者小部件等。
化学与物理特性:
PA6与PA66在化学物理特性上有相似之处,但其熔点低、工艺温度范围广。其抗冲击性、抗溶解性均优于PA66,而吸湿性亦较高。由于塑件很多质量受吸湿性影响,用PA6进行产品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点。为改善PA6机械特性常添加多种改性剂。玻璃是使用最为普遍的添加剂之一,有时也添加合成橡胶以增强抗冲击性,例如EPDM、SBR。对无添加剂制品,PA6收缩率为1~1。5%间,添加玻璃纤维添加剂可将收缩率降至0.3%(但是与流程垂直方向也要略高)。成型组装过程中收缩率主要受到材料结晶度,吸湿性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收缩率与塑件设计,壁厚等工艺参数也呈函数关系。
PA66聚酰胺或尼龙66
PA66的机械强度为塑料之首,使用最广泛,其结晶性、硬热性均为高屈服强度大于PA6、PA610,吸水率为0.07;耐磨、拉伸定向加工后的拉强度大。
难溶于弱碱,醇类,酯类,酮类以及汽油等;易溶于苯酚,浓硫酸和低分子有机酸中,熔点在PA1010以下;粘度小、流动性良好得特性。
化学、物理特性:聚酰胺材料PA66熔点很高。是半晶体–晶体材料的一种。PA66在高温下同样可以保持很强的强度与刚度。PA66成形后仍有吸湿性,吸湿性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物料的成分,壁厚和环境条件等。产品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吸湿性对于产品几何稳定性所产生的作用。为改善PA66机械特性常添加多种改性剂。玻璃是使用最为普遍的添加剂之一,有时也添加合成橡胶以增强抗冲击性,例如EPDM、SBR。PA66粘性小,所以流动性好(但不如PA6)。这一特性可用于处理极细的零件。其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是敏感的。PA66收缩率介于1~2%之间,添加玻璃纤维添加剂可使收缩率下降至0.2~1%。收缩率沿流程方向及垂直于流程方向相异较多。PA66与多种溶剂抗溶性强,而与酸等某些氯化剂抗性弱。
PA12聚酰胺或尼龙
化学及物理特性:PA12是一种由丁二烃组成的线性、半结晶–结晶热塑性材料。其性质与PA11类似,只是晶体结构有差异。PA12是一种良好的电器绝缘体,而且与其他聚酰胺一样,它不因为受潮而加强了性能上的改良。与PA6,PA66相比较,这类材料熔点低、密度大、回潮率很高。PA12不抵抗强氧化性酸的作用。PA12粘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湿度,温度,储藏时间等。其流动性非常好,收缩率为0.5~2%不等,主要依赖于材料品种和壁厚等工艺条件。
PBT聚对苯二甲酸丁酯
化学及物理特性:PBT作为一种最为坚忍的工程化热塑材料,属于半结晶型材料,具有十分优异的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电绝缘特性以及热稳定性。在广泛的环境条件中,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PBT张力强度为170Mpa。过多的玻璃添加剂会使物料变脆。PBT:结晶非常快,这样会使冷却不均匀引起弯曲变形。对有机玻璃添加剂种类的物料,可在流程方向上降低收缩率,而在垂直于流程方向上基本与一般物料无异。通常材料收缩率为1.5~2.8%。含有30%玻璃添加剂材料收缩率为0.3~1.6%。熔点(225度)及高温变形温度均低于PET材料。为卡软化温度约170度。玻璃化转换温度(glass trasitip temperature)在22度到43度之间。因PBT结晶速度快,故其粘性小,塑件加工周期时间通常较短
PC+ABS料
优点:1。提高ABS的耐热性及尺寸稳定性、提高PC的低温、增强后壁的耐冲性、降低成本
2。成型性好4。卓越冲击强度5。低温人性是美好的6。耐热性强
成型性能:1。材料成本与ABS相近,而性能高于ABS物理性能2。该材料提供了高畸变温度,高温度和高强度的3。它的加工性能与ABS相似,但与PC不同,PC的加工难度较ABS大4。提高ABS耐热尺寸安定性,提高PC的低温,后壁的耐冲性,降低成本5。材料有一定吸湿性,形成后会使产品出现斑痕,云纹和起泡等瑕疵。故在成型前应进行一下干燥处理。
塑胶产品的重大缺陷:
1.披峰:因注塑参数或者模据不同而产生塑料飞边,大多位于模具分型面,顶针,滑块等活动度较大
2.缩水:塑料熔体经过较细断面时,压力损失较大,难以维持较高压力以充填较厚断面所产生的凹坑
3.熔接线(夹水线):塑胶熔体流经型腔时遇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分量至绕过障碍物时未能很好地熔接,而是在塑胶表面上形成了一条清晰的线条
4.流纹:当原料流经模穴时,表面上呈现年轮状条纹,中心位于水口处
5.缺胶(填充不足):由于注射压力不足,或者模腔排气不良,熔融树脂不能到达模腔中某一角落,引起局部不满意胶
6.顶白(顶凸):因制品脱模不良,在制品表面承受较强顶出力时,出现白印或者凸出来
7.气泡:A因原料成形前已完全烘干,水处于高温树脂中期华,当产品壁距离较远时,气泡B外侧冷却速度较中心部位随冷却速度加快,中心部树脂一边收缩一边向外膨胀,使得中心部充填不充分形成真空气泡
8.烧焦:由于排气不良,出现焦化发黑现象
9.变形:成型品由于某种原因,内部残留应力在脱模时发生变型现象
10.裂痕:由于内应力或者机械损伤等原因,产品出现裂缝或者微小裂缝,多是由于残留应力、外部应力或者环境引起应力变形等
11.拉白:成型品在脱模过程中,因钩料拉力超过顶杆顶出力,导致制品部分区域出现白化现象
12.料花:因原料成形前是完全烘干,而成点状或线状图案
13.色差:产品表面表现出与标准样品不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广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focus/93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