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及冠及笄分别是指多少岁

“及笄的年龄”和“及冠之年”是古代男女成人的“大节日”,从这年的生日开始,就是男女青年最合适的婚嫁年龄。

“及笄的年龄”,即女子年满十五岁,即十五周岁。 

所谓“及冠冕之年也”,是指男子年满二十岁,即二十周岁。 

《红楼梦》还有具体实如:北静郡王世荣的“岁无弱冠”、贾珠的“不到二十岁”、孙绍祖的“未满三十”等,皆指周岁。

及笄之年出自《礼记·内则》:“妇人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炷、治丝茧、织网鼓风、学女事、以共衣。观祭之时,纳酒浆豆菹醢而礼助奠。五年又笄49363.com二十又娶。有所以二十三年娶之。”

古代把女子年称为十五的“及笄”或“笄年”。 

笄即簪子、及笄,即已到能插簪子之时,《仪礼·土昏礼》:“妇女许嫁、笄、礼、称文字。” 

《礼记·内则》:“女许嫁之,……五年未笄。” 

然后再指出嫁之年。 

《聊斋志异·胭脂》:“东昌卞氏者,业牛医,有一女,小字胭脂、……以故与笄未字。”

笄:指代妇女头顶发簪。 

古代妇女十五岁许配,那时束发戴簪子; 

未许配者,二十岁束发戴簪子。 

古时妇女满15岁结发时,用笄贯之,因女子满15岁即及笄。 

亦指“岁次及笄”等达到婚龄。 

在如今该是18-20岁之间的妇女,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时称为及笄之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his/1069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