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端方温良如玉说的是谁(附出处)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张衡传》

张衡出身于东汉中期,出身于当时名门望族的张衡,自幼个性稳重喜静,品行高洁,当时人们都说他和他爷爷张堪有着很多相似点。少时就已熟读了《诗经》《春秋》这些儒家名著,而且勤奋刻苦,觉得做学问不可能一知半解而不懂得学问很丢人。往往要花一天时间,潜心研读书本。

张衡说

君子端方温良如玉说的是谁(附出处)

公元94年,已不能满足书本知识的16岁男孩张衡,决定离家开开眼界。他首先游历了西汉都城长安地区,领略了关中地区名山大川,辉煌建筑以及市井民情。沿途的见闻和所思所感,不但使张衡对书本知识有着更深刻的了解,而且为此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很好的根基。

一年之后张衡到达首都洛阳。在那里他经常上太学当旁听生,搜罗当时不少颇有名望的大师,求教于他们。与此同时,他还交上了大量志趣相投的好友。张衡觉得他出去这些年学问暴涨,也深感学无止境。在他看来:君子无须耻于功名利禄,要把品德、学问放在首位。所以即使那个时候欣赏他的官中大佬多,有升迁之意,他还是逐一推辞,一心想要做学问。

张衡说

君子端方温良如玉说的是谁(附出处)

西元112年张衡在宫廷任太史令。图中是个主持观测天象和编订历法的中间层官职,官职不高,张衡却不以为然,认为这一职务对自己胃口很大,于是也就欣然答应。任职期间积极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发明了论证天体运行规律的浑天仪并制造出全球首台地震观测上报仪器候风地动仪,又系统地观察天体运行情况,撰成天文学巨著《灵宪》一书,系统阐述天地生成,宇宙演化和天地结构的重要问题,使得我国天文学研究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给后世以深刻影响。

另外张衡还发明了许多当时世界领先的仪器。如用机械原理及齿轮制作“指南车”等;制造出计算里程用的“计里鼓车”;世界上第一个机械计时器;制造出“独飞木雕”——世界上第一架机械飞行器;制作出气象学上预报风力风向用的“候风仪”。张衡又被西方学者称为“是所有控制论机械之始祖”。

左有地动仪、右有张衡

君子端方温良如玉说的是谁(附出处)

但是,那个时代的人们大都认为读书入仕做官才是生活中的正事,看张衡创造的这些发明就感到是一种不光彩的劳动。在周围有些批评、甚至嘲讽的情况下,张衡没有无动于衷,仍然坚守着心爱之人。

张衡一个做生意不做官,对宫廷里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非常反感。有一回,有个人笑他:您不是可以让三轮车自己转来转去,任木头鸟自飞翔么,何不也修一修您自己的机关呢,快向高枝飞去呀?那几个人也煞有介事的对他说:人给五斗米折了腰,这是家常便饭,原理有时也不可以当饭菜。对这样的讥讽张衡只是感到荒唐可笑。然后他专门撰文反击这些闲言碎语,歪门邪道之徒希望能一步登天,而我却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阿谀奉承求功名的人不值得和我交游。平生洁身自好,张衡对这种为求功名利禄、放弃仁义道德者深恶痛绝,远避而不愿沾上半分污秽之气。

高中语文教材里有篇《张衡传》。当时读后,我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竹林深的小屋里,张衡一袭布衫,只用木簪束着头发,窗外石桌上放着刚挥过笔的诗赋。屈指轻扣在石桌上,细听来客询问,偶有出声,更觉亲切。当人们含蓄地询问功名时,他依然清风明月,只言片语“无妨”。笔直的体态恰与旁边的竹相似。

时至今日,提起古人张衡,人们无不感到他是一位古今罕见的先生,正如他的名字那样端方雅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his/1274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