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89年,西晋太康十年。
明月夜来,已是三更天。 司州城中,万籁皆静。 不知道是谁的公鸡见月明人亮,还以为天已经大亮,便仰脖打叫起来。 半夜鸡叫一直是个不吉利的兆头,惊醒的人忍不住对着地面叭起来,这才再次入睡。
俄而低声叱喝和兵刃交响铿锵声自司州衙门主簿庭院中若隐若现。 院子里疏影横斜处,有两个青年拿着宝剑在月光下辗转腾挪着,你来我往。
01
同食共寝,壮志少年
年龄稍长者名祖逖(ti),其族为历代出仕重臣范阳祖氏。 几兄俱为一时才俊,但本人自幼不爱读书。 好在天性开朗、慷慨大方、志节过人,且轻财重义、经常周济乡贫困人家,因此年纪轻轻就受到乡党宗族尊敬。
成年后,祖逖一改昔日习性,奋发攻读,为时人所称赞世之才。
那年纪稍轻的名叫刘琨的人就是中山靖王刘胜,说起他与皇叔刘备同祖,只是人不卖草鞋而已,一家代代都在权力中心。
他丰神俊雅,好诗文,工音律,小小年纪就与大名士陆机,陆云等并称“二十四友”,堪称西晋名流小鲜肉一枚。
这时两人同任司州主簿,皆有大志,以济天下,食、案、寝并受。 常相互启发:若天下为公,豪杰并立,吾两当于中原一展身手。 聊到兴头上,经常抱被侃到深夜。
刚才鸡叫一声也惊醒了刚刚入睡不久的两兄弟,非但没有怨言,祖逖反而说:“公鸡打鸣,就是催着大家赶快起来练宝剑吗。”所以才会出现刚才的那个场景。
02
乱世飘萍,何处寻桃源
当是,白痴皇帝晋惠帝执政,太后贾南风独揽大权,引发了八王之乱。司马家王爷你争我夺,互攻互夺。民不聊生、悲凄惶惶、困苦不堪。作为世家子弟,祖逖和刘琨能孤军奋战吗?不久,就被时代的洪流卷进战争。
祖逖历任齐王司马冏大司马掾、长沙王司马乂骠骑祭酒主簿太子中书舍人以及豫章王从事郎中等职,后随晋惠帝北征,不料败于荡阴(今汤阴)。
晋惠帝在张平的强迫下,于公元304年迁都长安,祖逖也离开了长安。长安中,关东诸侯争相招徕,反感内斗,祖逖逐一婉拒。从此在家中,从未仕过官。
但刘琨却于永康元年,即公元300年时,为时任执政赵王司马伦所吸引。次年司马伦即皇帝位,被其他亲王联合征讨。其时已为太子詹事,并受司马伦封为冠军将军、和孙会率兵3万反抗联军,在黄桥惨败还。
司马冏辅政时,被任命为尚书左丞、司徒右长史。建安元年(公元302年),司马冏兵败后,范阳王司马虓再次举荐他为司马。305年晋惠帝搬到长安的第二年刘乔袭击司马虓,刘琨因为没有时间救他,父母都被刘乔抓住。
第二年刘琨向幽州刺史王浚借骑兵八百击败刘乔救其父母,并连带斩杀敌大将,收服荥阳太守吕朗。同年司马越救晋惠帝于洛阳,刘琨因战功受封广武侯。
03
山河破碎,南北不一
光熙元年九月,司马越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派遣刘琨担任并州刺史、加封振威将军、率领匈奴中郎将。307年春,刘琨抵晋阳(并州治在今太原)。
晋阳南面匈奴、北面鲜卑代国、东面与鲜卑联盟的幽州刺史王浚各方面实力交错,夹缝中的晋阳天然成为四战之地。刘琨到任后立即加强防守、抚慰流民、开发生产,不出一年,就恢复正常。同时,和匈奴将领石勒等攻之,互有斩获。
刘琨在那个时代是很有名的,慕名而来投靠刘琨的人一天就达数千之多,但是由于个性疏放和名士做派等原因,能够吸引到人才而不能留住人才,一天离开刘琨的人一样达数千。
永嘉五年洛阳失陷,居家赋闲的祖逖为了避乱,率领亲族几百户南迁。马蹄南去人北顾,河山犹在,人事未已。
道路坎坷而遥远,到了不惑之年,他依然像少年时期一样慷慨解囊、义薄云天,把车、马让与同行者老弱病残,所带食物、药品与众人共享,途中几次遇险亦全仗着祖逖擅于权变而逐一化解。
同行之人不分老幼,对其为者深表崇敬,共推为首。抵淮泗时,琅琊王司马睿封其为徐州刺史,未几被招为军谘祭酒、率军屯京口(今江苏镇江)。这一次,祖逖并不推诿。剑拔弩张、收复河山成为他之后生活的主要基调。
04
吹笳退敌,中流击楫
又到月明夜。晋阳在匈奴铁骑的层层夹击下已经多日。城内士兵虽然有杀贼之心,但是兵少粮缺、人困马乏、唯有据城固守。
城外匈奴士兵正酣睡中,仅有几支巡逻小队在营帐间穿梭,不时低声埋怨着,不知道这场仗什么时候才能打响。
蓦然间,长啸一声,犹如大江奔涌、平地惊雷、寻声而望,皎洁的月光、城头之上,一人披着鹤氅、傲然挺立、仰天怒吼。
沉睡中的匈奴将士被这种啸声震醒了,走出去一看,才知道发这种声音的人就是晋军元帅刘琨了,他的声音气势如虹、苍劲悠长,禁不住悲然叹息:“刘琨在绝境中也会发出这样的啸声,这等人镇守城池,难道我们就不能攻得住吗!”
长啸一声,刘琨再次手持胡笳吹匈奴小调。曲调有时轻得像牧人哼唱,有时又委婉得像妻子呢喃。万籁俱静时,只有胡笳声伴着微风悠悠入耳,似乎是低诉着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和牵挂。
曲尽人杳的安静。
营区里响起了压抑着的抽泣声逐渐就像涨潮一样散去,营区里到处是怀念故乡的哭声。
晨曦初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胡笳的声音又慢慢地飘出城头。
回家!再也按捺不住思乡之情的匈奴兵,退了围。
刘琨日日周旋于敌阵之际,定居泗口的祖逖对故土中原亦是心有所依,于是上书司马睿,望其率兵夺回中原。
司马睿这时正在考虑开拓江南、扩大势力的问题,想不想冒这个险呢?但是,也不便于明着提出异议。遂封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赐以千人粮、三千布帛,除此就算是肯定的目光也不愿多予,任其自北征。毫无疑问,可见司马睿是如何处理。
这次北进,等着他什么呢,祖逖还能不知道吗?不过四十七岁高龄的祖逖还是毅然率领宗族部曲北上。随他南行的人知道他将北归,纷纷跟在他身后踏上归途。
当我们横渡长江的时候,船到了江的心坎上,眼望着滔滔江水,奔涌东去,禁不住浮想联翩。祖逖用手大力拍击船楫,豪言道:“祖逖如果不把中原扫除干净,让它再回到汉室去,就会象这条大江东流一样,永远也回不去!”辞色瑰丽,陪同之人闻之,无不慨叹。
05
明枪容易躲,暗箭难提防
建安四年(公元316年),石勒进攻并州,刘琨全力出击,中伏兵败。独投时任幽州刺史段匹磾麾下。段匹磾在刘琨大都督的率领下,与表兄段末杯率军征讨石勒。走到一半时,段末杯被石勒收买,拒绝入军,于是中途退出。
318年段末杯击败段匹磾后,又俘刘琨之子,命其致函亲父,邀其一同讨伐段匹磾,不愿信受段匹磾拦截而被捕入狱。
刘琨虽然在监狱里,但是由于他有声望,说情的人很多,段匹磾一时也下不了杀死他的决心。这时,南方士族领袖王敦遣使催其杀刘琨,段匹磾才打定主意。五月八日刘琨死于狱中。
当时南方士族领袖王导和王敦兄弟二人率先垂范,全力支持司马睿称帝,“王、马共世”成了当时的流行语。而且南迁的北方士族也不甘心居南方士族之列,双方争斗愈演愈烈。刘琨是北方士族中的翘楚,但也握有重兵,被南方士族所畏惧,这时身在囹圄的刘琨恰好成了南方士族出手的目标。
可叹英雄豪杰风流倜傥,没有在战场上壮烈牺牲,而是含冤在朝堂暗箭之下!
而头一年,祖逖通过长期的努力计除张平、逼迫樊雅、占领谯城,终于在豫州站稳脚跟。刘琨被害,但朝廷对段匹磾不追责。不知道祖逖这个时候是怎么想的。
06
智计百出,招贤纳士
从此,石勒的侄子石虎以援救遭到祖逖进攻的陈川为由,发兵5万,不料遭到祖逖用计重创,仅剩下部下将领桃豹与其对峙。
祖逖孤守豫州时,兵缺粮饷,前有劲敌,后援不足。然其用兵如神,计谋百出,使得敌人搞不清他到底有多少军队。并派出数千将士以布袋装土大张旗鼓地运送,并派出少数人扛真米,蓄意遭到敌人拦截。匈奴人认为祖逖兵多粮少,很担心害怕,不敢进攻。
祖逖勤俭持家、重视农桑、克己求实、不蓄业、子弟耕读、承担樵薪、兼收枯骨以祭,民感其乐。再加上他的情人下士无论地位高低,均可恩义相待,中原各种势力争相归附。从而使黄河之南尽是晋土。
石勒害怕祖逖而不敢垂涎河南。令祖逖家乡县官整修其母墓,致函对方通。祖逖虽然不信,但任由互市,从而盈利十倍以上,使部下财产大丰收,人马越来越强壮,有北伐之力。
07
逃不过猜忌,壮志未酬
就在祖逖要渡黄河、扫北方的时候,东晋朝廷派遣南方名士戴若思到豫州任总督。戴若思虽有才名但并没有兵略,凭其领兵北伐不啻是痴人说梦。名将无法摆脱猜忌之心,再加上闻知朝廷内部斗争加剧,心生怅惘,志气无法得遂而忧愤成疾。
卧病在床的祖逖仍然胸怀北伐之心,抱病整修虎牢城而未修,就在雍丘病逝了。
民知其病死如丧考妣而建祠。及石勒趁机攻豫州,河南之地归复石勒。
初从祖逖和刘琨读书时,就艳羡他们的豪气干云和名士风流。再读一读他们,几千年的英名后面却只剩下悲壮。
不管怎样,闻鸡起舞、先吾着鞭、中流击楫、南塘一出、吹笳退敌、置酒作歌等因他们而出现了的成语,将会一直传扬下去,鼓舞中华儿女抗外辱、为国争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广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his/13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