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真的进过冷宫么(关于乌拉那拉的真实历史)

那拉氏果然失宠,而且,由于失宠之后的怨恨,她曾经明目张胆地打断头发,以表示自己与乾隆死生不复见,而且乾隆还恨得牙痒痒,先是幽禁,然后逼使其赶紧死去,可以说是恩断义绝。

乌拉那拉真的进过冷宫么(关于乌拉那拉的真实历史)

那拉氏为乾隆皇帝第二任皇后,乾隆“白月光”富察氏(孝贤皇后)死后不久,那拉氏迅速晋升,先晋封为皇贵妃,并让她“摄六宫事”。

至富察氏丧期届满,乾隆立即下旨,遂正式封那拉氏为王后。

由那拉氏晋封之快,可见其时乾隆相当宠信那拉氏,否则不会发妻丧期刚过,便疯狂晋封。

而且那拉氏与乾隆,还真有过很长一段时间“夫唱妇随”的快乐日子,在这段时间里,乾隆不但应该给予的待遇全部给予,就连破格封赏给她的次数也不少,足见,乾隆对于那拉氏是非常疼爱的。

但是乾隆三十年那拉氏没有任何迹象就悍然剪发以示与乾隆“离婚”,乾隆事成之后,对于那拉氏也是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他不但幽禁那拉氏而死,而且死后只需二百两白银便匆匆安葬那拉氏。

各种迹象都显示那拉氏已经失宠,而且,由于失宠,她只是以“断发”的方式发泄自己对于乾隆的仇恨,那本来就颇得宠于一身的她为什么却失了乾隆之宠?这个理由说来就觉得很荒唐。

乌拉那拉真的进过冷宫么(关于乌拉那拉的真实历史)

在说明这一问题前,首先来看一下乾隆曾多么青睐那拉氏。

据史料载,那拉氏比乾隆年轻7岁,十六岁时,她就进了宝亲王府,成了乾隆未即位时的侧福晋。

这一年,乾隆23岁,他的“白月光”富察氏22岁。

到乾隆即位的时候,那拉氏受封娴妃,这次的封妃,属于普通的封妃,毕竟乾隆已经称帝,理所当然的会给后宫来一轮提拔。

如果按照通常的轨迹来看,那拉氏的后宫身份,也只能以岁月熬制资历,然而,当富察氏去世之后,那拉氏便开始“火箭式”升迁。

首先是富察氏去世后不到半月,乾隆下诏,把那拉氏侍寝所用之物,都移到太后侍寝养心殿东耳房。

随即,富察氏死后4个月,乾隆下诏宣布晋封那拉氏,这也使那拉氏成了乾隆册封的皇贵妃之中,年龄最小者。

此后,在那拉氏贵妃称号中,另行加封“摄六宫事”称号,这一称号,纵观清朝史事,别具两家,乃乾隆开创那拉氏先河。

并且,在册封那拉氏为皇贵妃的典礼方面,乾隆破天荒地抬高了规格,比如将那拉氏的仪仗车舆等,升级为明黄色,要知道,清廷宫中也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使用明黄色。

而据《清宫档案》部分记载,乾隆当时对那拉氏的册封,“仿照古制”很多,模仿谁?是照顺治帝同年封董鄂妃。

例如清朝全部皇贵妃,仅董鄂妃与那拉氏册封之时朝廷昭告天下一次,另外,清朝册立后妃并祭告神灵仅4次,董鄂妃2次、那拉氏2次。

凡此种种,表明那拉氏于乾隆心目中的地位,绝不亚于昔日富察氏之地位,即使,也有几分获胜之意。

而这只是“开胃菜”而已,乾隆对于那拉氏的那一份“强烈的爱情”,其真实表现还是在后。

乌拉那拉真的进过冷宫么(关于乌拉那拉的真实历史)

乾隆十五年七月初十(公元1750年8月11日),乾隆正式册立那拉氏为皇后,而此时,刚满前皇后富察氏的丧期。

清廷规制,前皇后丧期必须满27个月后,方能进行新皇后的册封,而富察氏的去世时间,为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公元1748年4月8日)。

即乾隆于富察氏丧期刚过,便迫不及待地扶那拉氏上位。

而这时离那拉氏最后一次升为皇贵妃只有三年时间,她升职的速度之快是乾隆后宫所有妃嫔中为数不多的。

大家都知道令妃也是乾隆最喜欢的一个人,由贵妃升为皇贵妃也是整整花了六年多时间。

并且更重要的是,当时的那拉氏还未曾给乾隆诞下子嗣,也就是说她属于是“无子封后”,这种情况,纵观整个清朝历史,也是相当罕见。

而且到了那个时候,乾隆大概也感到不可理喻,特别是富察氏的丧期刚过便晋封那拉氏为皇后,于是,便下诏,打起太后的牌。

诏书表明乾隆说是受皇太后懿旨所赐,故才晋封那拉氏,故他此乃孝道之举,并非“拥有新的人,忘记旧的爱情”。

当然了,明眼人也可以看得出来,那不过是乾隆说的一种托字。

但是无论如何,那拉氏都火速晋升为皇后,坐稳后宫之主,而且在此后的日常生活当中,乾隆也是不吝可劲地宠着那拉氏。

例如乾隆每一次出门,包括南巡,打猎和避暑,都会带着那拉氏。

你看那拉氏做皇后的时候32岁了,这岁数也不小了,乾隆要是不喜欢她的话,就能减少带她去的频率,但是乾隆的次也没有落下,可见,乾隆对那拉氏的爱实在太深了。

而这期间那拉氏又为乾隆生下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即十二阿哥永璂和十三阿哥永璟,皇五女中,就有永璂诞生前后的两个,乾隆不但多了封赏钱,而且写了诗来纪念他,并且在奏折的朱批上要求大臣们和他“同喜”。

此外,乾隆建造他的陵寝的时候,专门给那拉氏预留了葬位,为的是日后二人去世之后可以“同眠一穴”。

上述这些,都十分清楚的表明乾隆对于那拉氏的爱情可以说达到了极点,而且,这种爱情还挺长久的,那拉氏当皇后整整十五年。

然而,十五年后,即乾隆三十年,这段强烈的爱情竟嘎然而止,那拉氏以残酷的方式,强行撕碎了她与乾隆的关系。

乌拉那拉真的进过冷宫么(关于乌拉那拉的真实历史)

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正月,乾隆皇帝开始了他人生的第四次南巡,皇后那拉氏随行,但谁也没有想到,这次南巡,成了那拉氏命运的转折点。

最开始,一切都很正常,那拉氏与乾隆相处十分融洽,而且,那年二月初十,正好是那拉氏四十七岁诞辰,乾隆专门安排了宴席给他庆祝生日。

据《清宫档案》所载,其时乾隆为表庆贺之意,还以后妃那拉氏之名奖励侍从办差使兵两月钱粮。

不但如此,那拉氏过生日那天,她亲自给乾隆入了菜,而且,第二天一早,一样都是她给乾隆入早膳。

还有,在那拉氏生日的次日白天,她和随行的其他妃子,又一同包饺子进献太后。

这表明至少那时那拉氏与乾隆间并无任何问题,而且,此后一整拜,一切照旧。

可是在二月十八这天,突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这一天,乾隆刚走到杭州,正午时分乾隆还给那拉氏赏了很多膳食,可是傍晚时分,本该现身宴会的那拉氏无故不来。

并且,当晚呈给乾隆的赐菜名单中,一直排在首位的皇后那拉氏,名字被纸糊住,改为了令贵妃。

紧接着那天晚上,乾隆便安排人将那拉氏加急送回京城,而当他到京城之后,又直接送去翊坤宫后殿,并以休养的理由向外界禁止见到任何人。

那是怎么回事?用乾隆时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皇后发疯了”,其实那拉氏就是那天晚上,支太监宫女一个人在房间里“剪出了发明创造的志趣”的。

我们现代人看来,不是理发吗,这有啥了不起,但是那时候,特别是满人、已婚女子理发,却是件性质非常严重的事。

满族的风俗,妇女只在其父或其夫去世的时候才剪发,换而言之,那拉氏的做法,显然是对乾隆的咒骂。

所以,当时的乾隆也异常恼怒,以他个人的说法,那拉氏犯了忌。

“以至自翦发之,国俗最忌,而彼竟悍。”—乾隆皇帝

而且身为满人,那拉氏自然明白剪发的意义,而且她和乾隆夫妇相处了很多年,还明白乾隆的性子,明白这样下去会有怎样的结果。

乌拉那拉真的进过冷宫么(关于乌拉那拉的真实历史)

但是她坚决要去做,而且还把宫女太监支开自己一个人去做,这表明她当时是清醒的。

那么那拉氏的行为是出于何种考虑?史书中对其语焉不详,也未作交待,不过从事后乾隆几次回应看,很大可能是因为自己做出了令那拉氏难以接受的事。

例如《清宫档案》里说乾隆把那拉氏送走后,曾经责罚过当时伺候那拉氏的几个宫女,骂她们不该在皇后说要他们退下来。

而责罚结束之后,乾隆却说“这么看她应该对我恨之入骨了。”

从他的话中就足以看出乾隆知道那拉氏为什么要理发,而且,他可能还知道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所以,送走那拉氏之后,乾隆还做出了挽回夫妻之间感情的举措。

例如,当他布置把那拉氏送回京城之后,嘱咐额驸福隆安仍用皇后礼对那拉氏好生相待,而且,不久之后,还将那拉氏之侄讷苏肯提拔为皇后。

遗憾的是那拉氏死活不愿意回头看,态度根本没有缓和下来,于是三个月之后乾隆夺回皇后册宝并最终取消。

而那拉氏被废皇后之位翌年,她便死于寂寞之中,临死前,身边只有两位宫女。

并且,在那拉氏死后,乾隆一直不肯为其举行皇后等级的葬礼,甚至当时朝中有大臣因为此事上奏,还遭到了乾隆的严厉责罚。

最后,那拉氏出殡采取了极为简便的形式,本该到现场举行吊唁的臣下、公主和命妇都被乾隆废除,只留下那拉氏儿子十二阿哥永璂和妻子博尔济吉特氏给那拉氏穿上孝道。

至于棺木和祭礼之类的其他东西也都很简单,据内务府曾记载那拉氏葬礼前后还花费了207两7钱9分7厘银子。

这花的钱,已无法简略描述,随随便便的富户、葬礼都花在这上面。

除此之外,乾隆给她建的陵寝里,本来给那拉氏留的那座葬位也不让那拉氏埋葬,只是塞给纯惠皇贵妃苏氏一个地宫而已。

堂堂女王,不但不明不白地死去,而且死后丧礼冷酸无比,再加上还要与低贱自己一等的嫔妃们挤兑,可见那拉氏的确是失了乾隆宠幸,而且,乾隆颇有怨恨之心。

那话又说回来,这两个人究竟是怎么造成的?也可以说是乾隆做的事使那拉氏这样一刀两断?

乌拉那拉真的进过冷宫么(关于乌拉那拉的真实历史)

当时民间关于那拉氏废黜的议论颇多,众说不一,在这些议论中,有人说这是因为乾隆的“花心”。

此说所提,是乾隆第四次南巡时,偶遇一位江南烟花女子,乾隆很爱这个女子,不但把她宠得体无完肤,就连列入后宫也有心思。

正由于乾隆这一出格之举,作为太后的那拉氏也曾做过必要的规劝,没想到那拉氏规劝过后,反而被乾隆打骂一顿。

于是,为使乾隆归心似箭,也因被打骂而感到羞辱,那拉氏断然用剪发这一办法,以表心志。

然而这一论断确实是不能成立的,原因何在?一、前言乾隆作为帝王,其一举一动均有记载,特别是与宠幸妃子有关的,在《起居注》中就有对某年月日某时宠幸何人的详细描述。

但是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明显不存在以上记载乾隆宠一江南烟花女子。

再说如果真的是乾隆做了这样一件事情的话,那拉氏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响,须知她就是皇后,没必要为了这一件事情,而毁了他和他整个家族的未来。

如果那拉氏是那一类“醋罐子”,当她跟乾隆恩爱有加时,乾隆跟别的嫔妃生了这么多阿哥、公主时,怎么解释?

因此,此说当不成立,很大可能只是民间讹传。

也有观点认为那拉氏被诬陷,无处可去伸冤就这么做了,诬陷自己的并不是其她人,而是同样受到乾隆宠爱的令贵妃。

这句话是那个时代最流行的一句话,原因何在?因为那拉氏断发事件后,让贵妃成了后宫一号人物,乾隆把后宫都给了她。

于是,按照“谁的受益最多,谁的嫌疑就大”的方针,令贵妃后来好了很多,成为造成皇后那拉氏悲惨下场的“幕后凶手”。

但是同样地,这一论断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无实质证据可言,自然不能排除证据遭到破坏等情况,但是有了这一论断,便可以彻底颠覆。

令贵妃虽执掌后宫,却至死都不过是个皇贵妃而已,若是造成那拉氏悲惨结局的元凶,则应该在那拉氏去世后,进一步当上太后。

但她不是,皇后名分仍是其子永琰(即嘉庆皇帝)即位之后追谥。

并且,乾隆最终选择嘉庆为接班人,也不是看在令贵妃的面子上,只是因为当时乾隆满意的几个阿哥均已早逝,剩下的几个满意的又不多,而嘉庆各方面相对还行,这才让他继承了皇位。

那说来说去到底是什么造成了那拉氏的“断发”?

(应该说,这件事在历史资料上已经没有确切的记载了,其真正原因谁都不清楚,所以只能进行分析求证了)。

依我看,那拉氏之所以这么断然,是由于乾隆始终无法忘记已去世多年的前太后富察氏。

乌拉那拉真的进过冷宫么(关于乌拉那拉的真实历史)

当然乾隆不能忘记富察氏也并不完全是因为爱上了她,严格地说乾隆一生只爱自己一个人,他也不能忘记,则是因唯有富察氏,才符合自己心中“完美化身”的要求。

为什么这样讲?众所周知,乾隆是个极度自恋的人,他一生中除了爱表现他的“十全武功”外,还爱盖章和写诗。

据记载,乾隆私藏印章五百余枚,特别喜欢手持自己的印章,在各种名家作品上加盖戳戳,写上评语。

其目的不外乎一是自以为文字、印章不比名作逊色,同时可见乾隆自恋到何种地步。

不自恋哪有那么厚的脸皮?

此外,乾隆生前所作诗歌42250首,以及,在其指使下,宫廷画师根据其作品所创作的作品,亦有相同数量。

喜欢显摆、评论、写诗、还有做“模特”的爱好,这类人,自恋之外真想不到其他形容词。

正由于极度自恋,乾隆对另一半要求极高,唯有他心目中尽善尽美的女子,才能让他感到可以“配得上”。

而乾隆诸多后妃中,其心目中的“完美女神”又是何人?回答只有富察氏比较确切的说他死了。

富察氏和乾隆青梅竹马,而且,富察氏不论从家世、身世、样貌还是修养各方面都令乾隆非常满意。

所以富察氏在乾隆心目中不愧为“白月光”。

而回顾那拉氏,在许多方面她的确不次于富察氏,但是有一点她稍差,那就是她家,那拉氏出生于“下五旗”辉发部,富察氏出生于“上三旗”沙济富察家族。

并且,那拉氏的娘家没有出过什么显赫的人,而富察氏则不然,康熙年间的名臣米思翰是富察氏的祖父,康熙时期的武英殿大学士兼雍正时期的总理事务王大臣马齐,则是富察氏的亲伯父。

两个相对比较,可知孰优孰劣,所以富察氏在乾隆这类自恋者心目中完美无缺。

乌拉那拉真的进过冷宫么(关于乌拉那拉的真实历史)

更有甚者,富察氏早夭,而且生前,从未犯错,更奠定了她对乾隆的完美印象。

最初提拔那拉氏无非就是想给自己一个“完美”形象的装饰,与其说是喜欢那拉氏还不如说是喜欢他本人。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久而久之,越来越自恋的乾隆认为只有没有缺点的富察氏才能“配得上”出自己”完美帝君“形象来,其他妃嫔,多多少少也存在着一些短板。

于是,乾隆开始对富察氏越来越想念,甚至无所顾忌地表露出他这一份想念之情。

例如乾隆所作诗词中仅有关怀念富察氏的诗就有数百首之多,特别是“榭柳台花容犹在,触怀无伤”和“今年春光欺我度,心事同是谁陈年”等。

可谓是富察氏死后,乾隆始终未能止想她,无论何时何地,总是赋诗来发泄他的这份心情。

但是身为乾隆之妻,也是太后那拉氏,对于她而言似乎很不公平。

试想一下,她的老公,一面似乎对她不错,一面又留恋着一位死去多年的女子,连没事都会写诗留恋,这换得谁能忍呢?

如果只是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五年的话,拉氏倒是忍住了,但是问题在于乾隆十几年来。

乾隆自然就是皇帝了,高高在上、九五之尊、拥有这一权利,但不要忘了那拉氏并非木偶,而是血肉丰满、情真意切的女子。

人们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拉氏最后一次暴发,实际上全是因为乾隆。

我不想要这个什么皇后之位、不想要所谓的未来、不去计较我的名与生、我只是想用最毒的手段,来宣泄我内心的义愤,这些,全被你们逼迫。

我认为那是那拉氏当时最本真的思想,而不是别的什么,是对那以他为陈设而不能忘了个人家老公的复仇。

这也可以解释通乾隆为什么在审问那拉氏周围宫女之后说出“这么看她应该对我恨之入骨了”的话语,他十分清楚那拉氏为什么会讨厌他。

关于乾隆最后为什么要这么刻薄那拉氏?很容易,那是因为那拉氏伤害了自己的自尊。

自恋乾隆一生一帆风顺,无论何时都有人在他身边,尤其是女人,他的一言一行,可以使一个女人荣华富贵,所以,一开始他选择那拉氏以衬托出完美的形象。

可他没有想到,他选中的那个男人,竟然敢于和自己“闹离婚”,那不显然是给了他面子么?

何况此后乾隆也是放下架子,做了些表示舒缓的动作,但是那拉氏却丝毫没有给自己留脸,这样下去,更是把乾隆的脸挂在那里。

因此,自恋傲慢的乾隆恼羞成怒,他对那拉氏仅存的一点点情感都变成了仇恨,最后,他以刻薄寡恩对待有关那拉氏的事情。

乌拉那拉真的进过冷宫么(关于乌拉那拉的真实历史)

总而言之,那拉氏失宠确定无疑,而且也非一蹴而就,难免长期受到冷遇,只是,终于到了乾隆三十年南巡时爆发出来了,理由嘛,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你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予了我,但唯独没把爱情给予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his/84202.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