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来历
“元旦”得“元”,指始,为第一等之意,“一元复始“;“旦”,象形字,”日”在上表示太阳,”一”在下表示地平线。“旦”是指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起,是一天开始的标志。人们将“元”、“旦”二字组合在一起,引申指新年伊始。
元旦风俗
在我国由于南北方存在着差别,元旦风俗也不相同,但是放鞭炮,拜各方面神明,杀鸡宰羊、全家围坐吃饭、看央视元旦联欢会都少不了。北方的饺子南方的年糕。
且看古人怎样过年。
元旦吃饺子盛行于明清北方。正如明代万历间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所说,京郊宛平县新年拜年“做扁食,奉长者为寿辰。”此处“扁食”即水饺。
元旦食用年糕兴盛于明清时代,在南方尤为盛行。明后期的《帝京景物略》第二册载:”正月元旦,夙兴盥激,食枣糕,日岁年糕。”北方河北,嘉靖年间的《威县志》称本地食用“蒸羊糕”。
饮椒柏酒,东汉《四民月令》已有。椒即花椒,古人云椒为玉衡星的精华,闻起来芬香扑鼻,服之能使人轻耐衰老;柏即柏树的叶子,古人云柏树为仙药,能免百病。椒和柏可以单独浸在酒中或同放酒中喝。喝椒柏酒,可以去病长寿。喝椒柏酒的习俗在民间流传已久,明朝时山东历城和浙江嘉兴等地都有这种习俗。“椒柏酒”也是“交杯酒”的谐音。
喝“桃汤”:桃是民间辟邪的一种说法,为了避免儿童受惊,人们常把桃枝拿去放儿童。元旦期间,古人常将桃子叶枝茎三部分烧开饮用。因为桃是五行中的精华,可以厌伏邪气。制百鬼所以古人常在新年喝。
食用汤饼:古时的汤是面条的一种。宋代元旦盛行面条等食物。如今北方人也爱吃面,素有“起脚吃饺子、落脚吃面条”的说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his/8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