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为什么迅速灭亡(阐述西晋灭亡时有多惨)

汉以孝建国,晋以狡诈和猜疑建国。

公元280年晋朝成立十五年来,锐意称霸晋武帝司马炎灭东吴,正式宣布天下统一,结束长期分裂状态,从这一功绩看,司马炎固然了不起,即使不能与汉高祖,汉武帝并驾齐驱,与汉光武帝平起平坐,也总没有问题。

可问题是司马炎独霸天下之后才开摆的。

西晋为什么迅速灭亡(阐述西晋灭亡时有多惨)

开摆子的生活非常有意思,但这种心理却不可能发生在皇帝头上,因为开摆子的男人,常常要顶着太多来自上的压力才能摆得烂熟,可是偌大一个世界,又有谁会爬上去让司马炎感到压力呢?

因此司马炎是“得国不正”这一缺点的典型体现。

西晋虽成立于265年,司马家执掌权柄的历史却可追溯到249年高平陵政变时,其中司马懿出尔反尔,杀了曹爽几个弟弟,被天下人非议,是因为司马懿曾经向洛水立下誓言,只需曹爽卸下手中的权柄,便会保住其兄几人的财富,但不久司马懿便反目成仇。

司马懿在高平陵发动政变并不是错误,而是言而无信,出尔反尔,不可能,因为无论哪个国家的统治者,都要以信任为本,以秦国商鞅变法为例,商鞅首先解决了一个重大问题,即“公信力”,再加上司马懿率先失信,难道整个朝堂就没有各怀鬼胎了吗。

严重是西晋一大弊病,由于司马懿的行为,使得西晋并不存在真正的“忠臣”。

二是政变发生之际司马师。

司马师的确很能干,比父亲司马懿更阴险狡猾,高平陵政变之前司马师曾在洛阳安排过三千个“便衣”,这几个人就是死士了,说句简单的话,司马师的行为,无异于提醒朝堂百官要时刻用眼线“盯着”自己。

这样的威慑有效果吗?

说用那就用得很好了,问题在于这种相当于汉武帝“绣衣使者”,朱元璋“锦衣卫”的威逼行为,是否可以使朝廷没有意见,就连朱元璋也无法顶着压力在后期强行裁锦衣卫,于是司马师貌似聪明的行为,就在破坏人们对他的信任感。

西晋为什么迅速灭亡(阐述西晋灭亡时有多惨)

谁能真正效忠这类人呢,于是离心就离德了,西晋基本盘桓,实质上并无多少“德”字,自不德,是得国不正。

原以为司马师已达到司马家“离谱”的顶点,但司马昭却更加令人作呕地运作起来,他竟把皇上曹髦在大街上打死了。

虽非自己亲力亲为,可事成之后,司马昭却毫不迟疑地把杀死曹髦的成济置于死地,原因是杀帝这件事实在太坏,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任何权斗皆围绕君主进行,但一直接出手,便毫无道德,杀曹髦就是司马昭几乎将司马家拖入深渊的运作。

杀帝又杀护顶罪的司马昭又能说服谁?

因此司马昭一直不敢僭越,将所有的机会都交给儿子司马炎去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司马家得以维持大权一直掌握于己,靠着不太有人格魅力、纯粹是利益分配、高过司马家控制天下的调子,而且司马炎的本事也的确不俗,适逢其时很快就让曹奂禅位于他,奠定西晋。

西晋虽已建立,但天下尚未统一,自有强敌旁落,对内也不可能闹出什么矛盾来,这也算是人之常情,但东吴依然存在,司马炎篡位即位,只要东吴还没有灭亡,他也不敢捣乱,得励精图治、一统天下才行,否则就要背起千古骂名来,就是奸臣即使有,也是废物,说来也难听。

而且司马炎最初的行为还算好,致力于国内生产问题的解决,曾促进过“调户式”和“课田法”的推行,这两种税收方式比较理性,大大地促进了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说西晋最得民心,也是在这个时期,所以才出现了以后的“太康之治”。

西晋为什么迅速灭亡(阐述西晋灭亡时有多惨)

晋朝蓄力十余载,终于用4个月时间灭东吴,而且东吴覆灭之日又正是天下重新统一的时候,但西晋人民并不知道,自己的劫难,还只是刚刚开始。

司马炎的懒政是晚近的昏庸。

晋武帝司马炎缘何高开低走,这个历史谜题由来已久,一位早期业绩如此出色的帝王,在晚年,竟摆烂熟于昏君之列,却无论如何也无济于事,西晋的灭亡与司马炎独霸天下之后的作为是分不开的。

故对司马炎作态只能归咎于司马家得国不正之弊。

为何自古文人以儒学来“绑架”帝王,是因为最怕的是帝王犯了浑浑噩噩的毛病,轻则杀死了自己的这些臣下,重者就会恣意享乐、弃世从良,因此儒家文人受到了后人的非议,但是他们的确长期束缚皇权和皇帝。

然后有了文人这套“审核”的准则,天下皇帝可不是任何人都愿意做的,至少劣迹斑斑,人品不好者不可能,只是巧了,司马家被蒙混了。

司马家何以能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其始终力主的“士族门阀”藩篱之形成。

曹魏时期建立了九品中正制,其性质,是曹家笼络天下士族之资本,此制选官标准有三:

选官者地方声誉,选官者才能,世家向选官者举荐等。

这样,只会对做官的子孙继续做官形成坚固的壁垒,老百姓就是一点机会也没有,但是正是这种制度,使得士族们接近曹魏,而且司马家想夺取政权,那么还是在此体制上作文章,其实司马家对偏向自己的士族拉拢、倾斜比较大,也就是之前说过的好处。

西晋为什么迅速灭亡(阐述西晋灭亡时有多惨)

也正是这一格局,使得整个西晋朝廷有了“虚伪”气氛,司马炎的风格,臣下不会过于拘泥于过问,与海瑞购买一副灵柩作铺垫差不多,再以死志向嘉靖帝进谏之事,那简直就是不可能了,不过还是那句老话,皇帝既要制约,又要教育,谁不制约,就要象司马炎那样,沉溺于欢愉之中,废国之事。

而且司马炎贪图享乐也不是最严重的伤害,就像沉溺于醉酒一样,若是只自娱自乐的话,伤害的也仅仅是周围的人而已,但是若是想驾车上路的话,就是给大家带来了威胁了。

司马炎最大的失误是在选储问题上选择了智力不正常的司马衷,另外还为司马衷安排了善妒阴险的贾南风为太子妃。

司马衷为司马炎嫡二子,实际上司马衷智商成绩一直不佳,但司马炎心存侥幸,既要劝他又要劝朝廷大臣,司马炎也象征性地向司马衷提出问题,要求司马衷在三天内回答问题,但司马衷究竟答不上来,司马炎怎么能不知道呢,所谓的三天,是让司马衷旁边的贾南风想个办法。

因此立储不严为偌大一个帝国埋下隐患,司马炎去世之后,司马衷刚上位便闹出“不如吃肉糜”,其统治软弱无能,一切都是为了他的后妃贾南风所为,他善于谋权,直代言半边天皇权,斗倒外戚杨家,也引动诸侯王夺权之志,八王之乱之源,在于他。

而贾南风之责,应该归结于司马炎对他的放纵,因为司马炎有方法来抑制这些悲剧的慢一些乃至没有,但事实就是,事情已经过去。

西晋为什么迅速灭亡(阐述西晋灭亡时有多惨)

司马炎分宗室以实权。

晋朝“得国不正”,司马炎对此事并不否认,因此为了避免王朝颠覆,司马炎选择了“强则宗室,弱则地方,皆中央也”的政治路线,其具体作法是:撤销州郡驻兵,即不允许朝廷地方官员拥有充足力量来维持治安,原因是司马炎恐其群起反叛。

而且削弱了地方兵力,司马炎还把天下分为郡国平行,分宗室封诸侯王,那些宗室,却有兵权,这样,中央与诸侯王之间的整体实力已经形成均衡,但是均衡一词,也可以换成一个角度,即“势均力敌”或“分庭抗礼”。

但是这些并不是主要问题,如果司马家人都对司马衷忠心耿耿,宗室们也不抱有任何造反之心,也没关系,倒是表明司马炎此举是英明的。

但问题在于西汉高祖刘邦分宗室封诸侯王时,并没有同样遗下吴楚七王之乱,甚至连刘家人还尚在,何况生性“阴险”的司马家人。

所以当贾南风介绍司马玮和司马亮入京夺取政权时,司马家的造反基因便无法抑制,他们并不同情司马衷等智力异常的至亲,却是个个视司马衷为香饽饽的,有谁愿意上前去咬上一口呢,心生疑虑,就是司马衷也可以称帝了,他们怎么就不可以呢?

于是,司马玮和司马亮被害之后,剩余六王率先自相残杀,于公元301年废司马衷僭越称帝,但司马伦是司马懿之子,品德不佳,党羽糜烂,还没有掌权多久就遭到百官的排挤,所以很快就爆发了“三王起义”,司马伦终于惨死于司马一家的亲自控制之下。

西晋为什么迅速灭亡(阐述西晋灭亡时有多惨)

在八王之乱期间,西晋实际上已处于表面上仍是大一统而实质上已是分崩离析,分崩离析的局面,八王之乱并不仅仅是八王之乱,野心家见机行事,不断介入,妄图在乱世中分崩离析,因此西晋亡在317年时不过是学术说法而已,到301年才被司马伦僭越时西晋已是名存实亡。

东汉末年五胡内迁为大分裂埋下隐患。

八王之乱期间,除汉人内斗之外,还出现了胡人的影子,著名的“汉赵”政权就是匈奴人刘渊所建,而正是胡人卷入了天下动乱之中,使内乱不再单纯。

其实刘渊并非第一个向西晋“落井下石”,远在公元296年氐族人李特即发动流民起义,起义历时19年。

而刘渊之所以能够兴起,亦皆因成都王司马颖请来“外援”,不惜代价使刘渊重返匈奴执掌大权做大做强,皆是为了与司马腾抗争,只是应该说一不二罢了,司马腾本人在鲜卑贵族帮助下,因此司马家争权夺利非常之自私和没有底线,甚至没有任何根本约束,最后司马家亲自游玩,胡人乘机壮大。

汉赵兴起后,向西晋政权发起进攻,刘渊率领的匈奴军队几次进攻西晋,尤其是永嘉五年(311年),西晋皇帝司马炽被俘,这成了西晋王朝之耻,司马炽被俘之后未能归乡,终于遇害,继位的司马邺为抗击匈奴,只得联合较多胡人势力对汉赵进行反击,但317年才终于兵败西晋。

西晋虽已灭亡,但西晋总体势力依然存在,政权的生死存亡实质上不过是统治者的交替而已,因此分割西晋的也就是这些“胡人战友”,他们可能曾与西晋站到一起,却树倒猢狲散了,西晋灭亡那一刻,他们获得了解放,成了割据势力中的一员。

西晋为什么迅速灭亡(阐述西晋灭亡时有多惨)

总结:

事实上西晋之亡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从客观角度看,西晋也不一定无“矫正”之机,就连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等人也不例外、司马炎4个司马家人以不太辉煌的方式一步步侵占曹魏政权,但人毕竟也在代际交替中,有个坏的开始,中间纠正一下,结局也许会很好。

但是司马家得国不正心术不正问题始终存在,不只是司马炎本人后期倒行逆施而已,而且各宗室封王,这个家族那点基因特性一点也不缺,都是遗传下来的。

故西晋之分可视为三个阶梯:

一、天生得国不正。

二、司马炎变本加厉。

三、在勾心斗角中毁灭。

三步并作两步就覆灭了,少一小步也不成功,但司马家人却是三步并作三足鼎立,稳扎稳打,终于把这个世界给埋葬了,可悲的是他们埋葬了自己的河山,却还将中原大地拖入了漫长的黑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因为这种斗争而开启,所以后人总说司马家乃是罪人,这种谴责,也有几分道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his/88665.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