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化及被宇文智及鼓动“谋权夺位”时,吓得哭得无法自拔,因此宇文化及完全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那块料,在历史上,曹操和司马昭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依靠的就是自身强于帝王的力量和头脑,在宇文化及方面,也比不上隋炀帝。
隋朝“疯子”并不鲜见,尤其是到了晚期,有些疯子还要修造大运河、征发高句丽,有些疯子还闹翻了叛乱,甘于割据的臣子和诸侯们,在这几个人中,杨玄感算得上是一人,宇文化及则算另一人。
其实宇文化及,压根不是个好人,据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隋炀帝也是皇子时,与宇文化及关系很好,由此可知隋炀帝秉性其实并不为后世诋毁,真相是坏。
宇文化及是北周上柱国宇文盛的孙子,由于是鲜卑人出身,宇文化及或多或少都沾上了北周贵族的色彩,虽不是皇族却身份不低,而当杨坚僭越北周王位、夺走宇文家河山时,宇文化及之父宇文述并没有站错位置,坚定地拥护杨坚并替杨坚远征尉迟迥,因此当杨坚即位时,宇文述又可以进一步发展,得杨坚之重。
有人说虎父无犬,关陇世家世代强盛,这话好像很有道理,宇文盛强盛、宇文述强盛、战场虎将强盛,那按理说宇文化和,也不输爷爷、爸爸,但真相出乎意料。
宇文化及竟成败家子。
隋朝首都经常有鲜卑族“纨绔公子”横行街头霸市,与过去传统“纨绔公子”有所不同,他并非小胳膊小腿柔弱的姿态,相反,具有鲜明胡人特色的“五大三粗”则是隋代长安着名的“轻薄公子”——宇文化及。
都被冠以“轻薄”之名,由此可见宇文化及所做的一切,完全不是件好事情。
宇文化及可能很幸运,生活在父亲尚壮年时,隋朝建立以后,宇文述受杨坚的安排南下,因而地位越来越高,而且宇文化及并不当兵,与长安的上层贵族和权贵交往甚密,形成了冷嘲热讽之态,更为夸张地说宇文化及还有一位好友,即当朝帝王的第二个儿子:晋王杨广。
杨广此人,做皇子时风格并不出众,与太子杨勇相比,杨广为人处世手段残忍,思想深邃,若是杨广仅仅是性格出了毛病就算了,他生活作风也好不到哪里去,于是杨广却跟宇文化及玩得很开心。
后来杨广煞费苦心地“夺嫡”,抓住了其母独孤皇后恨男子“三妻四妾”这一个性弱点,借此打击了不满意太子妃的皇太子,独孤皇后当年与杨坚曾经约好一辈子相亲相爱,但杨坚称帝之后又贪恋别的美色,令独孤皇后非常生气,因此她无法阻止杨坚的行动,但又可以阻止他的孩子。
由于独孤皇后地位的特殊性,杨勇太子之位废黜,“装模作样”中,事先将自己三妻四妾藏匿起来的杨广显得“忠贞不二”,令独孤皇后赞赏不已,在多方势力的推波助澜之下,杨广顺利将长兄挤出太子宝座,亲自当上太子。
而且在杨广夺嫡时,宇文家还出过大力气,还别具宇文述的风范,自己首先一表忠诚,径直站好队伍,自己表示杨广是最合适做太子的人,所以应该拥护杨广的夺嫡:
皇太子久失其爱,使德不闻。大王以仁孝闻名,才盖天下,号为经将,深得功勋。主上位而内宫咸爱,四海望天,实归大王。
宇文述言论中,将杨广说成是“仁孝”之士,尽管身为皇子时,杨广做事并未如日后那般离谱,但是无论如何,杨广与“仁孝”之子,均相差甚远,足见宇文述这样睁着眼睛说瞎话水平非比寻常。
不过终究还是求索权势、拍拍马屁,那就不是寒碜了。
在宇文述辅佐下,杨广虎虎生威,而且杨广又是个明理之人,自得他人相助,便应报答他人,遂为太子之后,杨广对宇文化及,宇文士和(宇文述次子)作了安排:
他的好“兄弟”宇文化及担任他的太子护卫,后来改任担任太子仆。
宇文士及却做了自己的驸马,娶了大女儿南阳公主为妻。
这种安排应该说很不错,让一子通天下之道,让一子通天下之婚,这样才能确保宇文家族繁荣于隋朝,而且宇文述自己也是杨广的鞍前马后之辈,杨广对宇文家的确是照顾有加。
事实上宇文士和这个男人,和他的两兄弟宇文化及,宇文智和完全不一样,宇文士和结交李渊,个性就很温柔,很聪明,从来没办法纨绔一事,但宇文化及离谱到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地步,原因是宇文化及并不抱有他“准驸马”这个身份骄横霸道,但宇文化及借亲哥哥为准驸马,桀骜不驯。
实际上宇文化及地位不高,官职也不高,但宇文化及乃宇文述之子,与太子杨广交往甚密,使其他公卿大臣都不敢冒犯他,由此造成宇文化及恶名昭彰,旁人对于他那个敢怒而不敢言。
许多人认为宇文化及是个“疯子”,对任何汉人心术都一窍不通,全凭胡人那股子“蛮性”行事,因此,宇文化以及与历史上尔朱荣,宇文泰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胡人比起来,还是相差甚远,谈不上什么境界层次。
后来杨坚“稀里糊涂”地死了,杨广很快即位,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昏君”即位后完全暴露了他的天性,他不但强占了杨坚在世时最宠爱的宣华夫人之位,自己也变着法开后宫以满足其欲,实际上杨广与普通“昏君”还是有区别,杨广真是个能干又聪明的人,可常常这样的人更吓人。
后人有这样一种说法:杨广实际上是“昏君”与“明君”一念之间的人物,他若行善则为明君,但偏偏拿才去作恶。
杨广即位后,将宇文化及升任太仆少卿一职,此职平时为杨广掌管旅行车驾、旅行衣着等事宜,说来也是一个相当有用的官职,但如果从朝堂角度看,宇文化及这官员就没有实权了,所以宇文化及也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本事了。
然而宇文化及之父宇文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被封左武卫大将军、许国公,宇文述远征灭掉吐谷浑后,宇文述重回朝堂参政议政,职位盛极一时,宇文述此人是非常了解人心的“马屁精”,即使穿上衣服,也可以取悦杨广,还经常向杨广进贡奇珍异宝,使杨广对他宠爱有加:
“凡是有点缀的都出人意表。数与奇服异物入宫掖献物,由是帝弥悦之”。
也就是说宇文述之流将杨广赐给“宠坏了”杨广称帝之后,天天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当然会变得更随心所欲,杨广开始“毁灭的道路”。
杨广称帝这几年,不断透支臣子对自己的信任与期待,当中有心谏言的忠臣甚多,然而皆为杨广“喜怒无常”所中,有些人说皇上您这种行为很坏,要改过自新,杨广可能会把他放逐乃至赐死,使杨广“暴君”声名大噪,如大业三年,贺若弼与宇文弼随杨广到榆林后,因私言杨广的奢靡而被杨广赐死。
这样使得杨广周围逐渐没有一个人是真心的。
而且杨广周围还有一众,他们在榆林时所作所为完全不同,如宇文化以及与宇文智和兄弟二人,竟胆大包天地在杨广面前卖“人口”给突厥,这一举动可谓在杨广面前疯了一样,尽管杨广不一定会为这些老百姓生气,但是在自己这天子面前却把自己的子民卖了,这不是破坏天子的威严么,所以杨广与宇文化及第一次闹得不可开交。
说闹翻了,实际上都是杨广单方面面对宇文化及制裁,杨广先把宇文化及关了好几个月,然后回长安,宇文化及认为杨广会原谅他,谁知杨广下诏将宇文化及“处死”,应该说这个时候杨广已达到绝对暴君级别,只要令其不悦,动辄弑杀,但宇文化及并非孤家寡人,宇文士及带着夫人去找杨广说情,宇文化及才得以放过。
也许正是因为这件事,两人结了梁,尽管看似宇文化及无法与杨广斗,问题在于这个世界上许多东西风水轮流转。
原本宇文化及命运多舛至此,已无法上位,但其父宇文述,让其有机会重获新生。
杨广大业年间不断花费人力物力开凿运河,导致民间民怨四起,开凿大运河过程中男丁皆因杨广苛刻暴政而死伤惨重,以致于男丁们无人问津,不得已征用了大批民间女子开凿运河。
这不,杨广也是一意孤行,想要打下高句丽来,事实上打下高句丽并没有什么不对,只是杨广在策略与实施上都出了问题,首战高句丽是出奇制胜,致使隋军遭受重大损失,二次出征便遭遇杨玄感反叛,杨广被逼退兵,又上次征讨高句丽时,境内农民起义已如火如荼,杨广可以用“众叛亲离”来形容,早已失了人心,连臣下也纷纷拒绝杨广。
只是这一连串的事,宇文述始终坚定的陪伴在杨广的身边,其中三次征讨高句丽时,宇文述均亲自上阵,令杨广十分感动,后来第三次征高句丽失败后,杨广还因国内叛乱造成“无家可回”,宇文述非常合适杨广去江都玩,以化解杨广的难堪处境,这使杨广非常感激。
遗憾的是杨广十分感激宇文述在江都时得了重病,无法陪伴他走到最后,杨广询问宇文述还有什么遗言时,宇文述求杨广再给儿子宇文化及一次机会:
“化及者,臣长也,早预寘邸,愿君悲悯。”。
杨广迎宇文述之请,应允,遂于宇文述死后封宇文化为右屯卫大将军、宇文智及为将作少监,而杨广并不知道的是,自己再次升迁的两个弟弟,很快就会将自己置之死地。
杨广在江都时,山西李家都已率军打到长安,杨广之堂弟李渊,正待杨广受难之时,李渊作为长安摄政王,已着手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事。
而杨广身处江都,一生醉生梦死,对前途已是万念俱灰,整个世界都已失去控制,人心不稳,人人都恨不能称帝,完全没有人再来在意杨广过得好与不好,这时候杨广在江都最厉害的底牌便是之前追随的万余“骁果军”。不久之后,这张底牌,将是杨广催命符。
骁果军将军名叫司马德戡,他也是杨广从征高句丽时信赖的大臣,但司马德戡因远离长安而十分担心家中的处境,所以他很不满意杨广这时的作态,恰到好处,宇文智及这时找到了他,让他何不“造反”,非要保护这样昏庸而失民心的帝王。
司马德戡经过初步震动之后,对宇文智及思想产生赞同之心,遂与宇文智及共同寻找宇文化及并使宇文化及率先摆脱杨广而独掌权柄。
其实宇文兄弟俩此时头脑并不好,因为杨广此时是只被拔掉毛发的公鸡,只拥有威风凛凛的身材,其实一点底气也没有,更何况长安已另立新帝为傀儡,李渊天下群雄兴起,即使是一个瓦岗寨也可以阻挡杨广返回京,宇文化和要杨广之权有何意义。
但是宇文化及并没有想到这么多,听了哥哥的话就要造反了,首先想到的就是吓哭了,那并不是自己有良心,完全是因为自己原本就是一个懦弱之人的缘故,待其康复后,发觉此事可为,便已进入了状态,派兵将杨广抓了起来,随后将其缢杀。
就这样,一代“暴君”隋炀帝,就这么死在了他的小混混“兄弟”宇文化及手里。
宇文化及杀杨广之后,随即将杨坚第三子,杨广弟弟杨俊之子杨浩立为帝,同时宇文化及还向李渊学习,将自己封为宰相,宇文智和立为左仆射后,便想乘机收拢隋朝军队,打回长安。
其实此时宇文化及还是挺有“挟天子以令诸侯”气概的,遗憾的是别人杨广指挥不了那帮人,为什么杨浩,更何况真正控制人的就是宇文化及,宇文化及便开始了一场愚蠢的进军,宇文化及可算是一点战斗也没打过,进军纪律、物资全乱了阵脚,终于引起了他的内乱,也遭到了李密的袭击,挨了一顿狼狈的打击。
而且宇文化及知道他并不是战争的料子,非常坦荡的抛弃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杨浩也杀了以后,他就跑去魏县做了皇帝,宇文化及说的最经典的话是:
“人生所以当亡者,岂非一日之功也”。
这句话的含义是说人无论如何都会死掉,只为了做一天皇帝,不得不说宇文化及混混人物的思想和心思还算清楚。
可惜宇文化及是一个草包皇帝,假模假样地自立为皇帝后,也建立了百官,自己所希望的“都城”并没有被打掉,后堕落为招匪以充实势力,堪称隋末群雄之首,宇文化及算是实力与头脑都最不济的那个。
后宇文化及为诸军驱赶不停而逃,终于为投奔窦建德的山东农民起义首领王薄设计擒获,终献窦建德并赐死。
因此,宇文化及这一辈子,简直没这么传奇过,能够杀杨广,完全是瞎猫遇上死耗子的事情,宇文化及也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那块儿,无论他如何变化,其心性依然是从前那个把享乐当作人生意义的纨绔公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his/89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