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你看过几出宫斗剧或者宅斗剧就可以看到这种情形,某老爷家正室夫人三番五次地被小妾怼死,而且这个小妾仗着老爷恩宠对正室夫人进行折辱,和正室夫人分庭抗礼进行针锋相对,就连小妾所生之子也凌辱在正室夫人子女身上,这种情形看着就让人觉得很是生气,还感慨这个正室夫人做得还真是窝囊不堪。
电视剧是由现代人改编而成,博君一笑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真的把它作为历史史实来看待则有些不可理喻。毕竟会有很多影视剧情掺杂其中,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真实的历史吧!
嫡庶尊卑明显
在历史上,是否真会出现妾高于妻的景象呢?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古代社会所奉行的不是“三妻四妾”制度,而应该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即老婆只能是一人,而小妾却可多人。封建社会时,百姓对嫡庶尊卑极为重视,其正室娘子则皆以“三书六礼”打开中门,祭拜双亲,过祠明媒正娶而归,乃请族内耆老出庭作证写进家谱,正室夫人亦可称为“嫡妻”“元配”“结发之妻”等。
清光绪帝大婚现场
与小妾不同,妾由主人家出钱从外面买回自己家,属主人家私有财产,妾室进门就算办喜事也只会走弯路进门,甚至去世时都不在族谱上。换个角度讲,又可理解成妾仅仅是主人家中的高级奴婢而已,所扮演的只不过是生育机器而已,凡事要听主人家的摆布,而主人家则可随意地把它发卖掉或者转送给他人。
图中妾室以侧室礼
妾室即正室之奴婢、妾室之子女即正室子女之奴婢,妾室即必须天天给正室磕头请安乃至服侍正室日常生活,妾室所生子女必须尊正室为母不能叫生身母亲只能叫姨娘。妻室坐于妾室跪侍再立,侧方即使受赏坐于坐室亦仅能恭谨坐于半座。从礼法上可以看出嫡庶尊卑之分非常明显。
不同寻常的妾室
也有妾室的类型,他们虽只是妾室但当家娘子仍须恭敬待之。什么人可以使一位正室夫人这样对待一位卑微无比的小妾?
通常情况下妻室掌管妾室一切,小妾们对妻子都恭敬有加,这是因为当家男主人不幸逝世时继承家业者为嫡长子、妻室之子,而妾室本来就是主人家玩物而已,可以依靠的也就男主人宠他。一旦失去了这个靠山,生活就会变得很困难,甚至由新主人发卖,因此为避免这类惨剧,妾室会拼命拉拢正室夫人。
但是也有那么一种妾室能使当家娘子恭敬待之,他们实际上就是老婆的婆家赏给自己老公的小妾。他们出身普遍也不高,且多是公婆的贴身婢女。如此寒微的身世,是否也值正室夫人如此宽容?
图1清代旧照,正妻坐位,妾室在左
与其说正室尊重他们,倒不如说是尊重他的婆家,他的婆家拨给了已周围的人们,不看僧面、佛面、看于婆家的脸面都要给他礼三分。毕竟,古时“一句孝,大过天”,一担起不孝骂名,一个人口吐唾沫,就会把你溺死。就算公婆归天,小妾无依无靠和正室夫人依然无法将她如何如何,终究无法让外人感觉到这个老太太刚刚离开这个儿媳便开始欺侮自己周围的百姓,因此就算正室恨之入骨牙齿快被咬死但是依然要摆出一副正室夫人大度的态度来善待它、和蔼它。即使如此,妾室即妾,对正室也要有所规约,也许不必如寻常小妾般繁杂烦琐,可再高贵的麻雀毕竟变不凤凰。
难堪的身份
古时若一男子之元配妻(所嫁之第一妻)早年去世或和离了,即可另娶一女子为妻,此妻我们称之为“续弦”或继室。她的身份为何被说成是难堪?
继室之窘
继室夫人嫁进家门也与元配夫人相同,属明媒正嫁,身份高贵,众夫人见之即向其行礼纳妾,亦如服侍元配夫人般服侍继室夫人。但男主人之元配夫人若尚存,则即使已与男主人解除婚姻关系新嫁过门之继室夫人仍须对其行侧室礼、甚至其本人亦系八抬大轿、明媒正嫁。而只要元配子女尚存,继室子女仍无可能承继家业。
并且死后所受的待遇和元配夫人有所区别,根据礼法规定,死后能够和男主人葬在一起的只有元配夫人,这种情况叫做生、寝、死、穴相同,嫁来继室夫人只可以在侧面建独立的坟墓来表示区别(古时以左为尊,坟墓就建在右边,不可以居贵,反之亦然)。
从各种角度来看,继室夫人身份处于中间状态,其尊贵程度超过不得元配夫人,而家庭地位则大大超过妾室。
宁可做穷人的妻,也不要做富人的妾
封建社会里,妾在家庭中身份最卑微,待遇只有侍奉百姓的丫鬟身份才会高出这么一点。妾根本不自由,妾所拥有的所有东西(包括生活)均属于主人家,而在家则属于家中奴仆。
妾室所生子女,亦受许多不平等待遇。从传承家产的角度来看,古时均由嫡长子来传承,即使嫡长子不幸逝世,有嫡长孙、嫡次子、嫡幼子以及他们的后代,唯有这几个人才能庶子传承,而有可能面对庶长子庶长孙等等系列人物,同样遥不可及。
图嫡长子的传承,就算他再痴再笨,都轮不到才貌双全的二儿子
甚至妾室儿女之婚,都和嫡子女有很大不同。嫡子女的婚配一定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选择一个书香世家的清眷门第进行匹配,达到门对门、户对户、且夫家和妻家相互支持的目的。而且庶子女的婚配远非嫡子女所能做到一分之多,妇女婚嫁出家之后真像出嫁的女儿泼了一盆清水,其生死基本不和母家发生太大联系。
正室对妾室可任意责罚
妾不过是家中的摆设而已,在女主人的指责与侮辱面前只能无声地接受而不可以有任何抱怨。由于妻子对妾行房有控制权。说穿了,只有老婆包办你们的行房你们才能行,再怎么主意的男主人老婆也不让行。男主人若只是独宠小妾一人,这家里肯定不会出现妻妾分庭抗礼等污糟事。妻子在内宅事务上有绝对话语权,有时候连男主人也不允许介入参与,想要打发一个不安于现状的奴婢根本容易。就算留下一天也好不到哪里去,也许每时每刻都要被妻室刁难嫉恨。
小妾不随主人排位入祠享香火供奉,不随主陪葬。家庭地位连主人的子女都比不上,就连他生的子女都是他的主人,小妾在家庭中总是只做奴婢。
妾室能否扶正?
若某大人元配夫人外出,又无续弦继室之事,能不能把他的一个爱妾扶正室夫人?这一问题应视历史上各个时期以不同角度去看,但从总体上看,被妾室扶正者实在是凤毛麟角。
从妾室卑贱低位来看,就算男主人元配妻子死了也应该会第一时间考虑改嫁一个良家女子,基本不扶正妾室。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
图梁红玉擂鼓
梁红玉为韩世忠之妃,因本人战功显赫又受朝廷诰命,故于韩世忠元配夫人白氏死时扶正为夫人。另有康熙皇帝生母佟佳氏作为顺治皇帝妃子之一,去世后由康熙扶正成为孝康章皇后。很显然妾室扶正不外乎两种情形,或者是其本人有功于家而给家族添了光彩,或者是其子承业由子扶正。
最惨的小妾
妻子对妾有绝对领导领导主权,通常情况下,只要妾室没有忤逆妻室的话,妻子通常视而不见得待妾室,妾室通常怕惹上正统嫡妻。可总有那么些做死人,非以卵击石与正室赚个你死我活不可。
戚夫人影视图等
刘邦的爱妾戚夫人是典型的作死。刘邦平天下时便封元配夫人吕雉,宠妃戚氏(汉初时妾室皆称妻,武帝以后有变化)。戚夫人数次仗刘邦宠幸骄横霸道不敬吕雉,竟魅惑刘邦欲改吕雉之子太子之位为其子刘如意。这已触及吕雉底线,刘邦死后,吕雉就不用顾忌了,她就是天子之母和汉王朝王母娘娘,更有正统嫡妻之称,做起戚夫人来。挖眼削耳,饮哑药,断其手弃之厕上,成“人彘”。
吕雉的残酷手段可能是源于戚夫人压抑已久的愤怒集中宣泄,若非被迫到极点怎么会用这种残酷手段。戚夫人若能明白尊卑、多礼吕雉,也许就不会有这样凄惨的结局。
结论:
从整体上看,妻妾之别更是云泥之别。宋朝法律亦载:妻杀妾罪如故人罪减为二,妾杀妻罪如故人罪加为二。可见,有时妾室之女以“贱妾”自居并非谦称,只是妾的身份实在卑微。
宁为贫妻不为富妾,这话里不知道含着多少妾室女子的无奈之泪,他们就像商品那样买卖着,毫无体面。万恶封建习俗,不知有多少花季少女被压进了历史的重重枷锁。
喜欢的朋友点个赞关注一下,请在评论区点个赞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his/9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