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首先是为了人类穿越沟谷和河流所创造。那些为人们横渡溪流搁置于溪流两岸间的树干是最早出现的桥梁。人们给了这样的桥梁一个雅号,叫独木桥。
独木桥上
公元前八世纪架于巴比伦幼发拉底河之上的桥梁为史料首次记载。应当指出,当人类发明了利用固定桥梁横渡海面时,也把船一艘艘横连起来,以方便人们过河。实际上它还是一项重大发明,大家都叫它浮桥,就是因为这种桥浮上水面。公元前512年波斯国王侵入东南欧后,曾将674艘船只连接成两座浮桥使大军成功地穿越达达尼尔海峡。
在达达尼尔海峡
从古代到现代,木桥,石桥,铁桥,钢桥以及钢筋混凝土桥等多个时期,形成了桥梁发展的历史。古罗马人在公元前621年时就用木料建造了长达一百五十公尺的桥梁。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公元前50年他们修建了420米高的木桥,并且仅用十天。足见古罗马人造桥技术之精湛。
古罗马时期桥梁
就造桥而言,罗马有两大贡献。其一是找到天然液体水泥。该材料为石灰沙浆生产提供了一种重要材料,用于在水下修建桥基。另一种是发明“围堰坝”的方法来修建桥墩。此种造桥方法是先用木桩把河道中需要修建桥墩的部分围好,然后抽干其中的水分,使桥墩能在干旱的现场修建,此法称为“沉箱法”,至今仍沿用不衰。
沉箱法建造简图
中国人造桥也有杰出的业绩。河北赵州石桥很着名,其设计者为隋朝工匠李春。高1座跨径37m的单孔石拱桥不仅设计得当而且外形美观。尽管这座桥已走过1400年的春秋,但它仍傲然屹立。
李春说
赵州桥,由李春修建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大科学家伽利略根据梁体结构理论可开始造桥,这一看法被世界各国所认同,桥梁建造也逐渐发展成一门学问。
金门大桥上
英国人于1779年用铁建造桥梁,开创铸造铁桥之先例。至19世纪铁桥得到普遍认可,有很多跨径不断增大的铸铁拱桥以及铸铁悬臂桥和铸铁架桥等。
铁桥上
19世纪末欧洲造桥业采用钢筋混凝土。以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出现使得强度倍增的同时成本也倍增。正是由于这一优势,从建桥材料上看,钢筋混凝土成了一种理想之物,60,70年代各国普遍采用钢筋混凝土修建大跨径悬臂桥。
在桥梁施工中
如今,桥梁类型日益丰富,大致可以分为梁式桥(桁架桥),拱桥,悬索桥(吊桥)和悬臂桥四大类。此外,近代兴起的新桥多采用混合型桥(斜拉桥等)造法。在我国,这类桥梁以90年代上海黄浦江畔杨浦大桥和南浦大桥为代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normal/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