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汽车落水人很难出来(分析汽车坠河逃生概率)

我们都知道生存是动物和人类的本能,但是许多人在汽车里淹死之前却毫无奋斗的迹象!

这根本不合逻辑,甚至许多自我结束生命者也会在人生的最后时刻进行剧烈抗争,高达生物本能的大脑不能有效地接受跟下达命令,只有当意识陷入昏迷时。

正如许多火灾遇难者那样,没有多少人真正在火灾中烧死,而绝大部分人首先处于昏迷状态并最终丧生。

为什么汽车落水人很难出来(分析汽车坠河逃生概率)

那么,汽车掉进水里怎么办?

人们怎么会在汽车掉进水里而失去知觉?

这不得不说到汽车的安全设计,汽车落水之前出现意外时,安全气囊极可能会弹开,即使没意外,汽车一旦与水面出现落差,受重力影响,汽车又因设计问题前头像导弹头“从天而降”。

当汽车与水面相撞的那一刻,汽车受到的冲击力会使装在汽车前端的传感器认为汽车受到严重冲击,于是安全系统就弹出气囊以保护车内人员。

为什么汽车落水人很难出来(分析汽车坠河逃生概率)

那么,安全气囊是否会使人们意识昏迷呢?

据大量资料表明,汽车碰撞事故一般持续0.2秒钟,气囊须在司机受到重创之前弹出,因此气囊设计时弹出0.02~0.04秒钟。

气囊在短期内突然弹开,这也说明了速度是非常快的,物质速度越高,冲击力越大,像针一样以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撞向地球,同样带来了极大的灾害。

因此安全气囊完全有可能会直接“弹晕”到人身上,即使不直接弹晕、弹迷糊的人都是非常危险的,而且意识都在迷糊状态,汽车落水黄金2分钟之内,不大可能自救成功,因此许多落水汽车都被打捞上来了,却发现车内人员还没来得及淹死,丝毫看不出挣扎求生之迹。

为什么汽车落水人很难出来(分析汽车坠河逃生概率)

有了清醒的认识,汽车落水后应该怎样自救?

撇开敞篷车不说,现在市面上的汽车密封性很好,当汽车落水时,玻璃跟着密封条可以有效地把水阻隔开,但是与此同时汽车并不能做到绝对的密封,因此,外界的水分仍然会从各种孔洞中缓慢地渗入到车内。

《好奇实验室》里有这样一个试验:一辆汽车掉进水里,从掉进水里到沉进水里只需两分钟,也就是车上人黄金自救时间也只需两分钟。

为什么汽车落水人很难出来(分析汽车坠河逃生概率)

而且市场上轿车基本上是电动门窗的一种,在汽车涉水短路时,电动门窗还会出现故障,因此汽车落水时,首先要马上解下安全带,从汽车落水的瞬间开始,大约5—10秒左右,就能开门了,因为这时水并不“压”门。

要是能够开门的话,马上游出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要是前门因为水的压力问题打不通的话,还可以试试后门的办法,因为车的前部比较重,在沉到水里的时候,车的前部是以偏斜的角度往沉的。

假如车门有一半是水罩着门,这时不要尝试去开门,否则外界水压将由外而内“顶”着门,这股力将超过正常人。

为什么汽车落水人很难出来(分析汽车坠河逃生概率)

因此这时应迅速摇动车窗玻璃使人体迅速逃离玻璃缝,以防电动门窗由于涉水而发生故障,则应迅速寻找锋利或者硬物。

比如螺丝刀,锤子,高跟鞋,扳手等,没有一样还能去掉汽车座椅头枕,尖指向车窗一角位置撬开,讲究撬开而不砸开,锤子自然就砸开了,基础分辨能力必须具备。

切记,别去撬开(砸)前挡风玻璃了,因为它的指数比侧面玻璃高,要是车上有破窗工具是最好的,比如现在公交地铁里,会装备专业破窗工具。

玻璃上有贴膜,被撬破了也不像普通玻璃那样掉落,这时需要两手借力、两脚向外踢,趁水尚没有完全淹过车内时,迅速逃离玻璃窗口。

为什么汽车落水人很难出来(分析汽车坠河逃生概率)

若上述均不可行,则等待最后逃生机会在水漫过车内空间之前,人的身体朝有气的方向倾斜,在外界水充满车内空间时再逃生,这时内外水的压力是一样的,开门也是容易的,于是终于深深地吸了口气,再开门,飞快地游到了水面。

以上就是车辆落水后的黄金逃生机会,当然还有个办法,很多人都不知道,甚至就算知道,也没有操作过,强烈建议此项技能被列入驾照考核。

为什么汽车落水人很难出来(分析汽车坠河逃生概率)

现在市面上绝大部分汽车,均具有后备箱逃生通道即后备箱暗道的作用,在汽车落水而无辅助逃生工具时,这时可从后排钻过去,找好开关,把后排座椅放下,然后人钻入后备箱内,寻找后备箱锁芯堵盖处,拿着随身钥匙和其他硬物把盖撬开,再按顺时针方向拨动锁芯使后备箱开启。

为什么汽车落水人很难出来(分析汽车坠河逃生概率)

它属于一种机械装置,即使车辆比较落后、电子系统出现故障,上述作业也能行得通,强烈建议平时多练几次,另外还包括汽车换轮胎作业,许多人甚至不使用千斤顶。

但是危机至此仍未过去,一般人即使顺利逃离了车内,仍会产生恐慌内心,从水中游到水面时,常常迷失了方向,最后缺氧窒息而死,适当的办法就是寻找亮光,或者上游时,顺着气泡走向,才能适当地达到海面。

为什么汽车落水人很难出来(分析汽车坠河逃生概率)

不会游泳,从汽车里逃生时怎样自救?

在《全球溺水报告》中显示,全球每年约有37.2万人死于溺水,每小时约40人,其中我国每年溺亡人数约5.9万人,所以看来学会游泳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首先要知道,人体的密度约为985 kg/m^3,水的密度为997 kg/m^3,人体的密度虽然比水的密度小,但是因为差距过小,无法100%确保人体必然能够漂浮在水面之上,科学界行之有效的两种自救法是水母漂和仰漂。

为什么汽车落水人很难出来(分析汽车坠河逃生概率)

对于不游泳者来说,一旦掉进水里,恐惧对会使肢体不停地挣扎,愈此愈易淹死,因此无论水母漂或仰漂都有可能,第一步是要尽快使心情回归平和,并节约体力去等候救援者。

水母漂方法是:人深呼吸之后,脸朝下埋进水里,手跟着脚自然朝下伸直,与水面保持垂直,需要呼吸时再呼吸,两手向下挤压水面,两脚来回夹着水面,受水面反作用,迅速仰着头猛吸一口气,再慢慢吐气,切不可憋得喘不过气来,周而复始地等着施救。

为什么汽车落水人很难出来(分析汽车坠河逃生概率)

仰漂,顾名思义是使人浮于水面,由于人的肺是气囊,但是肺里充入了气,只要不是乱撞,当人处于松弛状态,仍会浮在海面,达到平衡状态时,人只需达到平缓地吸气吐气就能仰着身体飘向海面,记住不要乱撞,亦不可用力将头探入水中,否则易破坏平衡,对于不游泳者,稍不注意就会淹死。

为什么汽车落水人很难出来(分析汽车坠河逃生概率)

结论

总之,汽车落水自救黄金时段只有两分钟,且自救机会较少,一般人难以应对,即使能够抓住时机从落水汽车中逃生,如果不游泳的话,幸存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END——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normal/6313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