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和冷轧的区别和用途(介绍冷轧和热轧实物的区别)

热轧与冷轧均为型钢或者钢板成型过程,对钢材组织与性能影响较大,钢材轧制多采用热轧方式,冷轧仅适用于小号型钢与薄板的制造。接下来,小编要为你介绍它们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冷轧钢筋和热轧钢筋之不同:

热轧钢筋直接在钢铁加工厂钢炉钢模上进行加工,即从炉内出来即为炽热(故称“热轧”)成品,经冷却即可使用。

但冷轧钢筋就是将热轧后的钢筋重新冷加工获得的钢筋,如室温下冷拉,拉拔等。

热轧钢筋具有屈服强度低、塑性性能优良的特点。

冷轧钢筋具有屈服强度高、塑性性能较差的特点。二者极限抗拉压强度是一致。

1、冷轧成型钢使截面发生局部屈曲,使杆件屈曲后承载力得到充分利用;且热轧型钢不得出现截面局部屈曲现象。

2、热轧型钢与冷轧型钢的残余应力成因不同,因而在截面中的分布情况也大不相同。冷弯薄壁型钢断面残余应力的分布为弯曲型,热扎型钢或者焊接型钢断面为薄膜型分布。

3、热轧型钢自由扭转刚度高于冷轧型钢,因此热轧型钢抗扭性能明显好于冷轧型钢。

热轧和冷轧的区别和用途(介绍冷轧和热轧实物的区别)

热轧利弊:

优点:它能破坏钢锭铸造组织、细化钢材晶粒、消除显微组织中缺陷,使钢组织致密、力学性能提高。这一改进主要表现为沿着轧制方向的改进,使得钢材不再具有某种程度的各向同性体的性质;浇注过程中产生的气泡,裂纹,疏松等缺陷也会在高温及压力条件下焊合。

缺点:1。热轧后钢材中非金属夹杂物(以硫化物及氧化物为主,也含有硅酸盐)压成片,分层(夹层)。分层极大地恶化了钢材在厚度方向上的受拉性能,并可能导致焊缝收缩过程中发生层间撕裂。焊缝收缩所产生的局部应变往往是屈服点处的几倍,远大于荷载产生的应变;

2、不均匀冷却引起残余应力等。残余应力即无外力时内部自相平衡,各断面热轧型钢均存在此类残余应力,且通常型钢断面尺寸越大其残余应力越高。残余应力虽处于自相平衡状态,但是对于钢构件受外力作用时的表现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对变形,稳定性和抗疲劳会造成不良影响。

热轧和冷轧的区别和用途(介绍冷轧和热轧实物的区别)

冷轧利弊:

优点:成型快,产量大,而且不会破坏涂层,可制成各种截面形式满足使用条件要求;冷轧能使钢发生较大塑性变形以增加其屈服点。

缺点:

1、成型时虽未进行热态塑性压缩处理,但是截面上仍有残余应力存在,这对于钢材的整体及局部屈曲等性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冷轧型钢式样通常采用开口截面使截面自由扭转刚度小。受弯时易发生扭转、受压易发生弯扭屈曲、抗扭性能差;

3、冷轧成型钢壁厚很小,且板件连接拐角处未增厚,抵抗局部性集中荷载作用较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广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normal/7928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