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灭菌方法:辐射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气体灭菌法、过滤除菌法、环氧乙烷灭菌法和臭氧灭菌法。
辐射灭菌法是将灭菌物品放置在合适放射源辐射γ射线或者合适电子加速器产生电子束内,通过电离辐射达到杀灭微生物目的。医疗器械,容器,生产辅助用品,未受到辐射损害的原料药和成品,都可采用本法进行灭菌。
干热灭菌法是把物品放入干热灭菌柜和隧道灭菌器内,用干热空气实现杀灭微生物或者消灭热原物质。适于耐高温而不适于湿热灭菌的方法
灭菌之物品杀菌,例如玻璃器具,金属材质之容器,纤维制品,固体试药及液状石蜡皆可用本法杀菌。
湿热灭菌法是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用高压饱和蒸汽和过热水喷淋,使物体内蛋白质和核酸变性,从而杀死微生物。该方法灭菌能力较强,是目前热力灭菌效果最好,使用范围最广的方法。
过滤除菌法是利用细菌无法透过致密具空滤材这一原理,来去除气体或液体里的微生物。多用于热不稳定药品溶液或物料除菌。
臭氧灭菌法臭氧为强氧化剂灭菌过程属于生物化学中的氧化反应。
气体灭菌法是指利用化学消毒剂产生的气体,对微生物进行杀灭。通常使用的化学消毒剂是环氧乙烷,气态过氧化氢,甲醛和臭氧(O3)。本法用于气体中比较稳定物品的灭菌。在使用气体灭菌法过程中,需关注灭菌气体可燃可爆性,致畸性及残留毒性等。
气体灭菌法中最常见的气体为环氧乙烷气体,环氧乙烷气体具有杀菌力强,杀菌谱广等特点,能杀灭多种微生物,其中包括细菌芽孢等,属于灭菌剂。通常与惰性气体80%~90%混合,并在充满灭菌气体的高压腔室中进行。
环氧乙烷对灭菌后的物品不造成伤害,穿透力强,通常可用来对医疗器械、塑料制品和其他无法用高温杀菌的物品进行杀菌。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医疗器械,图书,文献,皮毛,棉花,化纤,塑料制品,木制品,陶瓷与金属制品,内镜,透析器以及一次性用诊疗用品。环氧乙烷还是低温灭菌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要注意含氯物品和可吸附环氧乙烷物品不适合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法。
在用环氧乙烷杀菌过程中,杀菌柜中的温度,湿度,杀菌气体浓度和杀菌时间等对杀菌效果有显着影响。
用环氧乙烷杀菌时,需具备以下杀菌条件:
温度(54±10)°C
相对湿度为(60±10)%
灭菌压力为8*10〈5〉Pa
灭菌时间为90min
灭菌条件应核实在灭菌过程中,首先对灭菌腔室抽真空后通入蒸汽,使腔室达到所设温湿度平衡额定值后通入过滤预热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时,要密切监测腔室温度,湿度,压力,环氧乙烷浓度和灭菌时间等参数。必要时用生物指示剂对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本法灭菌程序控制有一定困难,灭菌全过程要由熟练人员监护。灭菌后用新鲜空气置换的方法将剩余环氧乙烷等易挥发性残留物散去。并且监测灭菌物品环氧乙烷残留物及反应产物,证明不会超出规定范围,以免有毒。
环氧乙烷残留的原因有哪些?
环氧乙烷残留,主要指经环氧乙烷消毒后在物品及包装材料中残留的环氧乙烷及其两种副产品氯乙醇乙烷,乙二醇乙烷;暴露过多环氧乙烷残留会造成患者灼伤及刺激。环氧乙烷残留量与灭菌物品材质,灭菌后参数,包装材料及包装尺寸,装载量,解析参数相关。聚氯乙烯导管60°C下解析8h;在50°C的条件下分析了12h。有的材料会使解析时间变短,比如金属、玻璃等可以马上投入使用,而有的材料则需要增加解析时间,比如内置起搏器等。
环氧乙烷是如何排出的?
医院排放环氧乙烷首选气氛,在安装上要求:一定要设置专用排气管道系统、排气管材料一定要是环氧乙烷不可以透入比如铜管。距离排气口7.6m以内,不得有门、窗等易燃物及建筑物入风口;如果排气管垂直部分长大于3m一定要增加集水器,不要让排气管出现凹陷、回圈等现象导致水气聚积或者在冬天结冰、堵塞管道;排气管应引导到户外,在出口处倒置朝下,以防水气残留在管壁上或引起管壁堵塞;一定要邀请专业安装工程师和环氧乙烷灭菌器厂家要求安装。如果环氧乙烷排入水中,整个排放系统(管道,水槽等)必须密封,否则大量带热的环氧乙烷会从水中溢出,污染周围的工作环境。
环氧乙烷在使用过程中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确保环氧乙烷灭菌器以及气瓶或者气罐与火源、静电保持一定的距离。
2)环氧乙烷保存的地方,要没有火源、没有旋转的马达、没有日晒、通风良好、气温在40°C以下,但是不可以放在冰箱里。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易燃易爆物品存放要求。
3)投药和打开瓶口的力度不宜过大,避免药液喷溅。
4)环氧乙烷工作环境空气浓度年监测。
5)要对环氧乙烷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及紧急事故处理方面的训练。当环氧乙烷暴露过多时,应迅速把病人从中毒现场转移出去,并马上吸入新鲜空气;皮肤触及时,用清水清洗触及部位至少15min,同时脱掉脏污的衣物;眼睛暴露于液态环氧乙烷或者高浓度环氧乙烷气体中冲洗眼睛至少10min。遇到上述情况时都应该尽早就医。
6)根据生产厂商的要求,环氧乙烷灭菌设备的清洁维修及调试是经常性的工作。
7)环氧乙烷遇水会生成有毒乙二醇,因此不能对食品进行杀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广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normal/80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