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磷肥料(浅谈家庭自制磷钾肥)

一、磷肥利用率状况

在氮,磷,钾3种主要营养元素,磷当季利用率远低于氮,钾。经多次科学试验,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测试的利用,结果均显示,磷肥当季利用率约为10-25%。据有关资料介绍,各作物对磷当季利用率亦不一致,列举如下:水稻磷肥利用率在8-20%之间变化较大,平均在14%之间;小麦6-26%,平均单产10%;玉米产量10-23%,平均单产18%;棉花4-32%、平均6%;紫云英9-34%,平均20%。通常谷类与棉花当季利用率都比较低,且豆科及绿肥当季利用率高。

二、我国磷肥应用现状

我国初施磷肥的时间为80年代初期。那时我国许多土壤中,尤其在我国北方农业种植区的土壤中普遍存在缺磷的现象,粮食作物产量偏低,当时,磷酸二铵或者一铵应用于多种作物,它的提高产量的作用均十分明显。因此造就不少北方地区农民对二铵情有独钟,当时流行的美国嘉吉二铵、摩洛哥二铵和其他进口二铵的牌号,占主要位置。国内磷肥企业刚刚起步。

至90年代初期,北方农业区农民才反映出来,在连续施用磷肥几年之后,肥效不再显着,而土壤却是愈用磷肥,就愈馋。但经科学测定,北方农业区有效磷含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农田表层20厘米土壤速效磷水平大多达到10mg/Kg-15mg/Kg中等肥力水平,表现为土壤中磷的累积,由于磷施入土壤以后,发生化学固定,吸附保存等现象。每年都要施用磷肥,但当季利用率低,但固着于土壤中磷,明年仍有后效,它积累起来利用率反而更高。

三、磷肥分类及其应用范围

我国磷肥大致可以分为4种类型:

1、水溶性磷肥:这类磷肥指含水溶性磷比例较大的磷肥,但是现实中商品肥料严格说来,它由水溶性磷和不完全水溶性磷混合而成。其中有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通常情况下,这种磷肥对土壤及适用作物的应用范围比较广,但以中性、石灰性土壤为佳。

2、枸溶性磷肥:由钙镁磷肥和钢渣磷肥组成、沉淀磷酸钙等等。这种磷肥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效果较好,它等肥效往往能超过水溶性磷肥。

3、混溶性磷肥:是含水溶性的磷肥、枸溶性甚至难溶性磷,如硝酸磷肥、节酸磷肥(也称部分酸化磷矿粉)等、氨化一般过磷酸钙,等等。这类磷肥应根据含有水溶性磷及枸溶性磷多少来决定用途,若含有枸溶性磷,则更适合酸性土壤的生长。而在水溶性磷所占的比例很大的情况下,它所利用的土壤范围可得到一定的扩展。

4、难溶性磷肥:例如磷矿粉。这种磷肥则仅在强酸性土壤上使用(PH值<5.5),并且所选磷矿粉一定要适宜直接使用,推荐用于旱作中生长期较长经济林木。

四、磷肥利用率不高是由于

磷肥利用率不高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二:

1、由于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不论水溶性、枸溶性和难溶性磷肥都存在这个问题。

2、土壤中磷运动能力较弱,实际上,这一原因还在于磷的固定。运动性不强,造成利用率不高是由于养分要接触到根系才会真正为作物所吸收,这牵涉到一个生物有效性问题,也就是化学有效性高的营养,一定是作物真正吸收了,才能对生物起到真正的作用,因此叫生物有效性。

大家都知道,土壤的营养只能通过和根系的直接接触才能够真正为作物所吸收,那些没有接触到根系的营养,一定要被根系拦截、质流和扩散三种方式到达根表面。根的截获就是根本身在生长的过程中,向营养所在之处扩展。所谓质流,就是溶解于土壤溶液里的营养,在向根液流的同时,移动到根面。所谓扩散,就是因紧贴根面吸收营养,造成亏缺区,该区域养分浓度比土体低,从而引起土体养分在根面的迁移。

对磷而言,因为土壤溶液的浓度较低,一般仅为0.05ppm以下,因此,质流能够为根系提供的磷量非常少。例如,浓度为0.05ppm的情况,质流仅能提供作物对磷需求量的多与少,作物磷主要通过扩散来获取,教科书上指出,这一比例超过90%。但磷的扩散系数很小(即运动性很小),其24小时移动距离仅1—4毫米,因此,磷的利用率则较低。

五、科学施用磷肥技术等

现了解到磷肥当季利用率不高主要是由于磷固定作用强,在土壤移动性小。以提高磷肥利用率为目的,经济,合理地使用磷肥,要把握好三条基本原则,一,降低水溶性磷肥对土壤的固定效果;另一种为对枸溶性磷肥,或者是含有枸溶性磷肥较多的肥料,要尽可能提高其对土壤溶解性;应尽量提高磷肥直接接触作物根系的几率。

现作者就科学施用磷肥的一些有效技术作一简介:

1、将磷肥以不同的方式集中作基肥施入。

一般采用条施,穴施,拌种等。拌种是指,用磷肥拌种,该方法仅适用于非水溶性磷肥的施用,要重视磷肥用量,过多会危害种子。磷肥集中处理,能明显提高肥效的原因:

(1)因土磷比较小,可降低磷在土壤中的暴露量,使之固定作用降低。

(2)适当集中于根系周围,极大促进了磷肥和根系接触,根系可以最大程度的以截获途径获得磷素营养。

(3)当磷的浓度(与同量磷肥相比)增加时,质流和扩散的供给增加。

集中处理磷肥,增加肥效等作法,滕州广大土豆种植户仅用一个字便能解释清楚,那就是“一大片不如一条线,一条线不如一窝蛋”,讲集中施用之效益。当然在集中施用时必须注意的问题是,即不能直接与种子,种苗打交道,预留安全距离,以防烧种烧苗。

(土豆种植区小农户采用“一窝蛋”式集中施用复肥或磷肥。)

什么是磷肥料(浅谈家庭自制磷钾肥)

(集中施用时注意种肥隔离)

什么是磷肥料(浅谈家庭自制磷钾肥)

2、深施磷肥

不宜以单质磷肥作追肥、撒施于地表,并作为水冲肥。尤其是以磷作水冲肥,等于白白消耗了珍贵的磷资源,其随地面径流的损失,而且作物根系完全够不到。推荐磷肥作底肥,一次施足,并且尽可能地施用于作物主要根系分布区,不同作物以磷作底肥,其深度亦有差异,一般果树要求施地下40-50厘米、蔬菜20厘米,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0-30厘米。

(果树区施用底肥开沟深施,肥效稳定效果好)

什么是磷肥料(浅谈家庭自制磷钾肥)

3、磷肥配施有机肥

这种方法是将磷肥和腐熟有机肥完全混合后再施入。以节省劳力,可以按照1:5~10进行调配,这样有机肥的施用量较小,而且还容易混合均匀。此法的优点在于能降低土壤固定磷的能力,因此施入固磷能力强的土壤中效果较好。

4、对水田以磷肥撒施为佳

拿水稻来说事。水稻根系分布浅薄,根量集中于0~13厘米,根量90%左右,撒施磷肥,更能让磷贴近根系。此外,水稻施磷以沾秧根方式较好,具体做法是:将磷肥与有机肥或肥土以1:1~1:5掺混,加水调至泥状,插秧时,秧根上直接蘸磷肥,然后定植,沾秧根可节约磷肥40—60%,其不足之处在于此法用工多。

5、对水旱轮作土壤,将大部分磷肥甚至都施于旱作物,水田可利用旱田残留磷营养,从而达到一季肥,二季用的目的。使得磷肥用量相同,将增加产量,提高农产品产量。旱作物为豆科作物时(包括豆科绿肥),该施用方法对豆科作物固氮作用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这已为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证明。

六、磷肥过多带来的危害

1。磷肥过量,土壤固定磷增多,土壤理化性质变坏,导致土壤板结,养分失调。例如过磷酸钙中的游离酸较多,持续大量应用,将导致土壤酸化。钙镁磷肥含石灰25-30%,属碱性肥料,大量使用可导致土壤碱性增加。

(土壤过酸或过碱都会造成大多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率降低)

什么是磷肥料(浅谈家庭自制磷钾肥)

2。磷肥过量,会使作物从土壤中吸收过多的磷营养。磷营养过多,可促进作物呼吸作用过强,耗用干物质比累积干物质多,使作物的繁殖器官得到提早发育,造成作物早熟、籽粒发育不良,减产。

3,且能显着钝化铁活性。由于锌能与过多磷形成磷酸锌沉淀,同时,磷与锌呈拮抗作用,当植物体内P/Zn(磷/锌比)≥400时,植株则表现为缺锌症状。若土壤中施碱性磷肥,如钙镁磷肥过多,将导致土壤碱化,碱性土壤锌,铜,铁,锰等元素、硼的有效性显着降低。

4。磷肥过量,易导致作物缺乏硅这种有益元素。结果表明:磷含量过高会将更多硅元素固定在土壤中,尤其对于喜硅禾本科作物,效果更为显着。例如,喜硅水稻,如果土壤中硅元素吸收不充分,则表现为茎杆细长,节间延长、倒伏,抗病能力较弱的症状。

5。磷肥过量,会造成土壤中有害元素积累。由于磷肥的来源以磷矿石为主,磷矿石含较多的镉和铅等杂质、氟和其他有害元素。磷肥施用量过多,可导致土壤镉含量升高,它的年增长量在0.1—0.15%之间,且镉有效性更强,容易为作物吸收,危害人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广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normal/85636.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