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多种渠道都能听到这样的说法:”顶胯”是专业教练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时常提及的。
那么,“顶胯”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般的业余爱好者是否需要这样做呢?本文试着向你说明这个问题。
所谓“顶胯”,人们所看到的文字表述中,多用“转髋”来形容。胯是髋的意思,但是“顶胯”和“转髋”之间有什么不同吗?无差别,那么人家怎么就不说“转胯”?
“顶”天然具有由下而上之意,真正行动是斜上。所谓“转”,通常是指同平面上的方向旋转。
“顶胯“还是“转髋”,究竟应用于何处?就是正,反手拉髋腰用力。众所周知,在乒乓球比赛中,速度是致胜的主要因素,而想要发挥出最佳速度就必须依靠积极主动地用力,因此怎样用力是打乒乓球绕不过去的课题。发力分为借力和主动发力,这里主要探讨主动发力的问题。
乒乓球运动中在正反手进攻拉球时用力使用频率最高,属于协调用力。何谓协调发力?就拿正手用力拉冲球来说,其协调用力过程主要是如下发力点:蹬地(同一侧脚蹬地),顶胯转腰,收臂收腕。用力时,这几个点要按顺序用力和转移,最终到手腕上,穿过球板进行击球。在这一过程中,关键词依次用力,力量转移,力量集中。其中腰胯是这个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发力点之一,也有调整出球线路之功能。
反观“顶胯”之意,其目的是充分发挥腰胯之力,也能调整出球之路线。因“顶”有自下而上之意,故“顶胯”在抢冲下旋球中运用较多。如反拉或对拉都不需要“顶胯”,只需用“转髋““转腰”即可。
业余爱好者练“顶胯”,首先必须体验到用胯之感,然后才能运用顶胯用力。这点在拉下旋球时应用较多,经验上多以胯发力为主。对外行而言,必须提醒的是,在顶胯拉下旋球的过程中,应适当拉紧大臂,切忌外张而绝不抬肘。若大臂外张或者抬肘则顶胯完全丧失功能。
业余爱好者了解动作构造、懂得发力原理,多体验顶胯之感,在实践中用力,最终用于实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normal/8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