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虫养殖(简析土鳖养殖前景利润如何)

土鳖虫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蜚蠊目鳖蠊科,俗名地鳖虫,土元和土鳖子。土鳖虫主要包括中华地鳖虫,冀地鳖虫和金边地鳖虫,中华地鳖虫因其分布广泛和药用价值较高等特点而成为国内上市土鳖虫中最主要的土鳖虫品种和药用土鳖虫养殖品种。雌性土鳖虫干燥体作为动物药材有破血逐瘀,续经接骨作用;主要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血瘀闭经,产后瘀阻腹痛,症瘕痞块。同时土鳖虫又是蛤蚧等许多动物喜食的昆虫饲料之一,从疾病防治的角度来看,土鳖虫在蛤蚧常发性疾病及药用有效成分积累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现将土鳖虫的人工养殖技术简介如下。

土鳖虫养殖(简析土鳖养殖前景利润如何)

一、前的准备工作

土鳖虫养殖房应选择地势高起处,以防积水。养殖房可利用废旧和闲置,并设在安静处,房内灯光应尽可能暗,前后左右打开窗户并设置纱窗,大门宜设置两层,只适合一人穿过或用小手推车穿过。养殖房外开一条水沟并注水,既能阻止鼠类,蛇类及其他天敌入室,又能阻止土鳖虫的逃逸。

为便于管理,充分利用空间,养殖室一般用木条、竹条或不锈钢制成三层搁架,养殖盆分三层放置(见图1),也可直接在地面砌池饲养。饲养土鳖虫用塑料盆等容器不应直接触地,以免受蚂蚁等危害。

土鳖虫养殖(简析土鳖养殖前景利润如何)

二、饲养管理方面

土鳖虫是一种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其全生命周期分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在饲养期间需要进行分龄期的管理。土鳖虫常规饲养土主要是草食动物的发酵粪便,为避免螨虫为害,各期使用的发酵粪便都加入不同配比的泥土饲养。

1.卵鞘孵化时期

1.孵化土准备。黄壤土与沙土以1比1配成孵化土,土块与碎石用筛子筛去,曝晒2天,然后对孵化土进行浇水,含水量为20%~30%。

2.卵鞘处理。通常每隔7天集卵一次,均匀孵化后将集卵时间记录于孵化盆等容器。挑选孵出的卵鞘要求壳呈鲜亮褐色,卵鞘丰满有光泽,里面有白色小米粒大受精卵双重排列。选好卵鞘,集中摊平,放入带紫外线消毒灯消毒室消毒30分钟后孵化。

3.孵化操作。孵化容器用3厘米厚孵化土盖好,将卵鞘与孵化土以1比1容积比例混合均匀;其次,在混合好的孵化土上覆盖一层新鲜植株(例如三叶鬼针草和花生藤,可以因地制宜地选用新鲜植物),并根据需要不定期地向覆盖物上喷洒清洁水,以保持孵化土湿润。每隔三天换一次覆盖物。

土鳖虫养殖(简析土鳖养殖前景利润如何)

2.若虫期和成虫期

1.养殖土准备。以富含腐殖质的肥土一份,黄壤土一份,并适当添加草木灰(添加的数量取决于土壤的品质)拌匀后筛去土块作养殖土。养殖土的pH值要求在6~7之间,土壤松软,含水量30%左右。

2.若虫和成虫的管理。

若虫管理:卵鞘内孵化的若虫呈乳白色,孵化后每隔5~7天达一定数量,可过筛投入养殖盆(或养殖池)饲养。若虫的养殖密度以2~3万尾/平方米。养殖盆(或养殖池)中放入厚度为5~6厘米的养殖土,再把土鳖虫按照规定养殖密度轻轻均匀地拌入养殖土;随若虫生长需进行分盆饲养以避免密度过大而自相残杀或因食不均而出现个体强弱不均。

成虫管理:土鳖虫在4月龄以后,雄虫会逐渐羽化出长翅(雌虫没有羽化过程)并进入成熟阶段,这时只要留50%雄虫进行繁殖即可,其余均可作淘汰处理。雌虫初选,种用要个体壮实,反应敏捷,动作敏捷,假死性强,色彩艳丽。雌、雄虫体均可自由交尾,交尾1次即终生受精。通常在交配25~30天后雌虫即开始产卵,为避免成虫食入卵鞘中,卵鞘需要定期过筛并置于孵化容器中,以每隔7~10天过筛一次为好。

三种虫的管理。种虫与商品虫可单独养殖。土鳖虫在4月龄以后,可用于种虫、商品虫筛选。种虫养殖密度以3500~4000只/米2为宜,商品虫可以增加到5000只/米2。

4日常管。土鳖虫在25~30°C适宜生长繁殖,养殖土含水量在20%~30%之间。养殖环境应保持沉默,减少过多吵闹,以免引起土鳖虫的应激反应。室内光线不能过强,影响土鳖虫生长。定期检查门窗,防止老鼠、蛇、壁虎等天敌侵入。同时注意养殖室干净卫生,根据具体情况做到通风透气。

对于养殖土覆盖三叶鬼针草(见图2)和花生藤等新鲜植物应每隔2~3天更换一次,以保证覆盖物不会变质或腐烂,避免污染土鳖虫生活环境。在气候干燥的情况下更换时间可稍长一些;天湿了就减少更换时间。通常对土鳖虫进行补水并维持养殖土湿度,可采用对覆盖物适当喷洁净水的方法。

每天上午及时将土鳖虫食剩精料、青料、及土鳖虫蜕皮、料盘洗净。同时,除去落在养殖土上的饲料渣,避免诱发洋虫、螨虫等对土鳖虫生长造成危害。

土鳖虫直接把排泄物排到养殖土中,当排泄物过多时,需换入经过消毒处理的新鲜养殖土。

土鳖虫蛰伏时不吃不喝,偶有喝水现象发生,正常新陈代谢已经渐弱。这时需做好保温,关闭养殖室门窗,并适当减少养殖土湿;外界气温超过养殖室内部气温后,可以打开门窗进行空气对流。

三、饲喂管理等

1.饲料的类型

土鳖虫是杂食性动物,主要饲料是精料(麦麸、米糠等)和青料(青菜、果皮、瓜类等);动物性饲料如各种鱼虾,畜禽内脏和乳类产品的加工副产品,亦为土鳖虫所喜食,而腐烂变质者禁用。

用麦麸作精料,喂饲前一天用EM菌密封发酵麦麸,喂饲过程中发酵料与麦麸各为50%,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饲料利用率,降低了饲料成本,同时能促进若虫生长发育,提高成虫产卵率,还能确保卵茧品质。

土鳖虫养殖(简析土鳖养殖前景利润如何)

2.饲喂方法等

1.若虫阶段。若虫孵化后3~5天不吃不喝,不必投食,只向覆盖物表面喷洁净水,待小若虫体色转褐即开始摄食。开食时,按定时、定量方式投喂,尤精料为宜,装入浅碟或瓦片中,置于养殖土覆盖处,让土鳖虫自由发挥,随土鳖虫生长加大投喂数量。青料可以置于精料碟中或直接置于覆盖物中。一般选择上午10时左右或下午4时左右投喂,每天投喂1次。

若虫阶段土鳖虫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尤其是中龄若虫在3月龄以后生长更为迅速,这时需要在精料中加喂骨粉和其他含钙质较多的饲料来保证若虫发育所需的营养。

2.成虫阶段。这一阶段是土鳖虫交配和产卵的时期,它对营养的要求是综合而平衡的,可以将含蛋白质较多的豆粉或者花生麸加入到饲料当中,同时还可以加入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对产卵率有一定的帮助。

四、病害的防治

土鳖虫常发病害为肠胃病,绿霉病和卵鞘霉腐病,病后痊愈几率不大,故重在防治。

1.肠胃病等

症状:虫体无光泽,腹部膨大(因此,本病又称为大肚子病);行动呆滞、食欲下降、蜕皮不良、腹部节间膜无法萎缩、粪便不正常。

预防措施:高温高湿季节少喂青绿多汁的饲料;调整养殖土的湿度或者替换表层养殖土;投加精料的同时加入益生菌。

2.绿霉病等

症状:虫体缺乏光泽,腹面出现深绿色霉状物、斑点、身体瘦干、六足萎缩、触角凹陷、行动缓慢;生活规律不正常,夜不出来昼不伏;最后衰竭,在养殖土的表面死亡。

预防措施:精饲料不应混合过湿;当养殖土水分太大时,需要加入经太阳曝晒后新鲜干燥的养殖土;打开养殖室的门和窗户,使其通风透气。

3.卵鞘霉腐病等

症状:卵鞘霉变,内卵颗粒腥臭,卵鞘锯齿口生长白色丝菌,一般和养殖土凝结成团。

预防措施:制备孵化土所用土壤及孵化器皿,需经过阳光曝晒或灭菌;高温高湿天气条件下孵化土湿度应控制在30%;适时采集卵鞘过筛防治小若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广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normal/93186.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