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看看今天的图,你就知道的北京、天津两直辖市中间夹有一小片属河北的土地,从地理学上讲,这样的土地被称为“飞地”,这块土地便是中国第一飞地廊坊。 那么如此诡异的分割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又何尝不是直接将此处划到北京或者天津去,而是留下了如此空挡呢? 廊坊究竟是什么?
当然,确切地说,并非整个廊坊都是“飞地”,而是“飞地”属于廊坊的“北三县”:三河市(县级市),香河县和大厂回族自治县,这三个县构成中国国内行政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省间飞地。
先来说说清朝,清朝可是没有直辖市这个概念的,那时候整个北京和天津都属于“直隶省”,北京是不是首都也是“直隶”? 是啊,但是北京一带的皇城当然不是直隶省管辖,而是皇城外有“顺天府”。
此时自然不会再有飞地了,整个廊坊、天津以北及北京均属“顺天府”管理。
但是后来形势发生改变,不只是北京,天津兴起,建国初期以北京为首都、天津为中央直辖市、建国后、现在北三县一带已经置二县,为三河县(唐始置临泃县)和香河县(辽始置香河县)。
明朝的“北直隶”(包含“顺天府”)
当时“北三县”归属“通县专区”管辖,当然,不止“北三县”,北京的昌平、顺义、房山等地方也是这个“通县专区”管(通县即今通州本身自然如此)。
1952年三河县设大厂回族自治区,1955年从三河县、香河县析大厂回族自治县组建“北三县”。
1958年通县专区裁撤,为唐山专区所吞噬,三河县、大厂回族自治县、蓟县合并属唐山专区;香河县又与宝坻县合并归唐山专区管辖,1960年4月唐山专区撤消,大部变为唐山市,但蓟县与宝坻县改属天津市管辖,此时天津为河北省省会,中央计划单列市;翌年7月蓟县、宝坻县改属天津专区、河北省。此时的天津专区受河北省、天津市的双重领导,主要由天津市负责。
河北与天津之间的感情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河北工业大学是河北仅有的211学校,但其本部却坐落在天津市红桥区内,这一奇特现象国内仅有。
但是不管怎么分,这是在天津,并没有形成这飞地。
此后形成区划变化地还非常频繁,渐渐形成了这样一股奇怪的局面,1974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天津地区”改名为“廊坊地区”。1978年8月,撤销天津地区革命委员会,建立廊坊地区行政公署。河北省以直辖市天津市为中心,以“天津专区”或者“天津地区”为区划概念,也就相应地成为了过去。从此,该地沿袭廊坊之名一直延续到现在。
划为两半廊坊
然而宁河县,静海县,武清县,蓟县和宝坻县五县却被划入天津市;但“北三县”天津却偏偏没有被吞掉,反而丢到廊坊去。时至今日,天津专区的区划与称谓已知之甚少,即使是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河北省廊坊市政府官方网站历史沿革介绍也未作介绍,它的存在也只见于为数不多的地方志。
而武清县对天津的分割则直接使这个“北三县”飞地。
1989年廊坊地区并入县级廊坊市成立地级廊坊市隶属于河北省。1993年,三河县撤县设县级三河市,行政区划维持至今。
关于天津为何不搞“北三县”,目前还没有被大家认可的理由,大概是那时候三县并没有什么太多资源,再加上那时北京、天津的城市面积有限,不可能辐射如此广泛的区域;而民间普遍认为,由于北京和天津缺水,所以把河北省附近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划归北京和天津是必要的(如怀荣、密云新建水库),但非常干旱的“北三县”却没有吞下去。
然而,这种“北三县”在一定程度上对京津两个大都市来说仍然非常重要,例如大厂回族自治县提供北京中高档宾馆牛羊肉消费的70%;香河县素有“天下第一城”之称,现已发展为我国第三大和北方第一大家具集散地,且绝大多数家具远销北京;三河市的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更是有“京东硅谷”的美誉。当然,与北京、天津两大发达地区相比,北三县的发展相对还要滞后许多。
并且,这种割裂式行政区划还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由于该片区经济活动等主要依托京津进行,导致该地带许多居民对河北认同感较低,而对北京、天津则较为认可,并且还存在着“进京证”之类的尴尬现象,北三县居民不能享有身为两大直辖市居民所能享有的种种福利。
三河市燕郊镇拥有我国目前仅存的2个县级市所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个高新区是我国目前惟一位于该镇境内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这当然与北京的实力密不可分,燕郊镇电话区号并非河北省0316,而为北京010。
但如今,“北三县”究竟还有个翻盘的可能,由于北京将城市副中心设于通州,相邻“北三县”与首都之间的联系必然更加顺畅,“京津冀一体化”,这个“北三县”无疑是焦点之中的焦点,今后这里甚至还存在着被分割到北京或天津的某种可能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广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rwen/12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