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刺漫灭什么意思(解读三国成语故事)

今《三国演义》成语故事载于《后汉书·祢衡传》.年代为献帝建安初,主角叫祢衡。原文是:

怀刺漫灭什么意思(解读三国成语故事)

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难得才辩,但尚气刚傲、善矫时慢物。兴平年间,避居荆州。建安初来游许之。初至颍川,是以阴怀一刺字,自是无适,至刺字漫灭。时值许都新修,贤士四方来此聚族。或问衡曰:“曷由陈长文,司马伯达?”对曰:“我焉能由屠沽儿哉!”又问:“荀文若、赵稚长云何?”衡曰:“文如果能借面吊丧、稚长能让监厨请吃饭。”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融也深爱着自己的才华。

怀刺漫灭什么意思(解读三国成语故事)

这段所记大意如下:祢衡字平正,平原般县人。少年时便很有才华,且辩才出众,个性坚强孤傲,喜纠正时俗、待人态度骄横。兴平中,避居荆州。至献帝建安初年再游许昌。在颍川的时候祢衡暗暗有了名片。但是很快就没什么去处了,以致于名片上面刺字模糊。

怀刺漫灭什么意思(解读三国成语故事)

这时许昌刚建一新,许多贤士大夫都来了。有问祢衡曰:“何不投靠陈群、司马朗?”祢衡答道:“屠牲沽酒,岂能屈从?”这个人接着问道:“荀彧与赵稚的相貌如何呢?”祢衡接着回答说:“荀彧相貌不错,能借面吊丧;赵稚大腹便便,能吃能喝,能监厨请人吃饭。”祢衡只有对孔融和杨修很好,常说:“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等人,别人只是平庸的人,不值一提”。孔融还很赏识祢衡之才。

怀刺漫灭什么意思(解读三国成语故事)

这篇文章所要讲的是依据课文中“是阴怀一刺。既来之则安之,则安之。至于刺字漫灭”,这个成语就叫”怀刺漫灭”,意思是说怀里的名片变模糊了,后喻怀才不遇了。

怀刺漫灭什么意思(解读三国成语故事)

祢衡此人确有才华,这一点在其诗文中可见一斑。然而他的下场却很惨,怼曹操、怼刘表、最后被黄祖杀死,时年二十六岁。什么使祢衡这个才子成为喷子?除年轻气盛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一段颍川、许昌等地的经历。他自以为没受到应有的关注,所以玩世不恭、言语刻薄、最后成为喷子、死于非命难怪人家,只怨他那个臭嘴。

参考书籍:《后汉书》、《三国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rwen/1273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