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花费300文钱购买了当下流行的考试范本并熟读其在考场上接连获胜
辛弃疾,字子幼,号稼轩,是我国南宋豪放派的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和苏轼合称为“苏辛”,和李清照合称为“济南二安”。
辛弃疾一开始只重纯文学,对科举并不看重,但是他并没有通过科举来取得功名,就无缘仕途了。因此,好友劝诫他暂放文学创作,考中功名再来。辛弃疾笑着说:“考科举有什么困难,只要花三百文钱买几本现在很受欢迎的范文本并熟读下来,就一定能考上。”
辛弃疾禁不住友人再三规劝,果然花重金将范本买回来,烂熟于心。果不其然,考场上屡屡获胜。
宋孝宗召新科进士,侍臣按顺序唱晋见。轮到辛弃疾了,皇上就问旁边的大臣们:“他是用三百文买下官爵那一个?”大臣回奏:“是他啊!”宋孝宗见辛弃疾气宇轩昂,心仪已久,遂授以观文殿修撰。
辛弃疾的词主要是豪放而不拘一格的。他擅用比兴手法,想象奇特,把感情寄托于自然界中的山川风月草木。他又善于从民间口语中汲取入词的成分,特别是在用典,用事以及引证前人的诗句,文句时,常常略加改动而别出新意。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他的词慷慨激昂、纵横捭阖,具有不可一世的概貌,在倚声家作变调的基础上,又脱颖而出,能在剪红刻翠之余,屹然别成一家。”吴衡照在《莲子居词话》中说: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历史,汉代,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使用,弥见其笔之险峻。”
辛弃疾存词600余首,为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其词多表现国家和民族现实问题,表现慷慨爱国情怀。辛词因其爱国思想和艺术创新而对文学史有重大影响,南宋中叶后爱国词派由此形成。
辛弃疾诞生之初,北方广大地区已经是金朝统治区域。辛弃疾从小失去父亲,从小被爷爷辛赞拉扯成人。宋朝廷南下后,辛赞受家口之拖,仅能留居北方,并在金朝任开封府知府。但是辛赞在“身在曹营心在汉”中,对大宋政权念念不忘。他常常率领儿孙登高望远、纵览山川、希图中原复辟。他特别热切盼望辛弃疾,两次请辛弃疾到金都燕京赴考科举,借机侦察和了解金人之情况。
辛弃疾受爷爷的培养和教育,不但诗文出色、剑术精湛,还自幼树立抗金爱国志向。他曾经豪迈地说过:“我可以用一句话把这个世界上的小偷都骂个狗血淋头,用一把利剑把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小偷都杀死!”
1162年完颜亮遇害,金世宗完颜雍继承皇位。他对起义部队实行劝降诱降,分化瓦解,并动员军队,严酷镇压的方针。以耿京为首的起义军是其重点压制对象。
辛弃疾等回到山东恢复命令,来到海州(今江苏东海附近),却听到一个坏消息:耿京手下张安国和邵进被金朝买通,杀了耿京。起义军大部溃散,小部分由张安国率金兵投降。张安国还受金兵委任,任济州(今山东巨野)知州。
辛弃疾又气又悲,马上请海州统领王世隆和五十名精锐部队直奔济州抓捕张安国。抵达济州当晚,张安国正在中军帐内与金朝诸将饮酒。
再无下文
原文《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的译介与鉴赏
【译文及注释】
译着作
躺在水边阁楼里的竹席里,清冷如凉秋,一片片浮云顺水流而下,傍晚的黄昏让它们逐渐敛收。
红艳艳的莲花相倚相依,完全就像是少女醉酒后,羽白如雪的水鸟安闲寂下来,定然独自烦恼。
与其象殷浩朝天写“怪事”泄愤,不如象司空图找好山林安闲自在地去隐逸,一丘、一谷、一壑,亦风流更逸。
不知道现在衰损的能量有多大,只是感觉最近上楼懒爬梯子。
注
(1)鹧鸪天:词牌名为[3]。鹅湖:江西铅山县有辛弃疾谪居的经历,后来去世。
(2)簟(di à n):竹席,溪堂,即临溪之堂舍。
(3)收:敛收。
(4)浑如:非常像,酷似。
(5)无语:不鸣叫。
(6)咄咄,以殷浩事之。《晋书·殷浩传》记载殷浩炎热中富,罢相之后整天手书空有“怪事”四个字(意思是“唉唉,这个真奇怪啊!”表示沮丧之叹。
(7)休休:用司空图事。《旧唐书·司空图传》载司空图轻淡名利,隐居中条山,他作的《休休亭记》云: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安闲自得的样子。
(8)风流:优美,有风韵。
(9)筋力:精力。
(10)然而:只是。
【作品鉴赏】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一词为辛弃疾流亡鹅湖、病愈后的抒情寄意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为作者在患病之后所作,前阕描写鹅湖的自然风光,似故人饱经沧桑之后的宁静平易,绘景状物、渲染氛围、凸显悉字、花鸟亦知情等。下阕起首剖诉心曲、情感骤转,以两个典故婉转地表达了对于统治集团迫害爱国志士之畴和他本人对于仕途已失望之无奈。但是,后来词人却从自然中寻求到了解脱。后二句倾诉老弱多病切肤之遗憾。有沉哀茹痛之言,无剑拔弩之势。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不知”二字,用“衰”字和“懒”字写词人在鹅湖隐居,病后体弱多病,不自觉地筋力乏感,“但觉”又转了一步,着重指出了登楼远眺、新近日渐见到的懒散乏味,透露了“烈士暮年”没用武、“壮心不已”竟成蹉跎之悲愤悲怆,与他激昂慷慨的作品相比。形象清丽、色彩明快、含义隽永、细腻无比。下片运用殷浩被无端贬谪、司空图无可奈何隐退这两段典故,看似旷达却又实含怨含愤、感慨万千。这首词却以深婉沉郁的形式出现,独树一帜。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暗含词人悲凉压抑之意,给下阕的抒情造成冷寂、空寂、沉闷之气
词前阕写景、后阕抒情。但景中有情,无非很含蓄,必须详察始可领略。“枕簟”一句写出了气候的变化:枕簟初凉、溪堂乍寒,虽尚未进入秋季,但已能感受到秋天的气息。这冷寂之感,既有自然环境之写照,又有词人心绪之外射。“断云”一句写江上景色:浮游于水的片段烟云随着夕阳的余辉逐渐散去,一幅水远天长、浩瀚无垠的图景映入眼帘。此情此景,在带给词人辽阔美感的同时,亦激起其忧郁之情。“红莲”和“白鸟”两句转出近前的风景:塘中怒放的红莲相互依偎在一起,像醉醺醺的佳人。堤岸中白鹭安静兀立,想必是在烦恼罢!“醉”字用莲脸之红来引申为“愁”字用鸟头之白来生发,二词运用得实在恰如其分。红莲白鸟相映成趣,境虽优美,却以“醉”字和“愁”字表词人心中之苦。上述景物描写不仅暗含词人悲凉压抑之意绪,同时也给下阕的抒情造成冷寂、空寂、沉闷之气。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上片描绘景状物渲染氛围,下片剖诉心曲以典故的方式婉转地表达不满
下阕前三句虽承上启下,气氛与意绪并存,而在感情的表达方面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化含蓄为明达,在压抑中达到旷达。此三句共使用3个典故,前句以殷浩被无端贬斥为由,说明不以殷浩为是非;后两句以司空图无可奈何隐退与班嗣典故为慰语,说明隐居亦有乐趣。看上去词人似乎真高兴自己是个隐士,其实,这句话的悲愤是故作旷达之辞的,较之直抒悲愤更有感人至深之感。三则典故并用,不仅气势贯通,含义也曲折。结尾两句的情感表现又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将率真变为婉转,旷达变为凄婉。“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化用刘禹锡《秋日书怀寄白宾客》诗“筋力上楼知”句意。“不知”二字,用“衰”字和“懒”字写词人在鹅湖隐奶,病后体弱多病,不自觉地筋力乏感,“但觉”又复转进了一步,着重指出了登楼远眺、新近日渐见到的懒散烦闷,透露了“烈士暮年”没用武、“壮心不已”竟成蹉跎之悲愤与悲凉。与他激昂慷慨的作品相比,形象清丽、色彩明快、含义隽永、细腻无比。表面上是写病后虚弱的寻常感受,其实却包含着“豪迈江左老”(辛词《满江红》)悲愤之情。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写政治失意之情,使人感到苍凉结局特别淡朴浅近如野叟闲谈
作者平生立志于中原复辟,虽遭谗毁摈斥,却执着如旧,故表现于此则非一般惊衰叹老之伤感,而有深惧功业难做之忧。刘辰翁称自己的“英雄感怆有常情外”、(《辛稼轩词序》)是知道作者人格和词意的话。
从上文可以看出,这首词所包含的感情极其深刻,而词人所运用的语言则极其平淡。上阕写气候冷峭,云水舒卷,花鸟无声,均没有奇险,且孤寂沉闷之气已足使人惆怅,下阕出语极为旷达,然在政治上受挫心情越使人觉得苍凉结尾二语尤淡朴淡近,如野叟闲谈一般,稍有无意,“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感便显示出异常浑厚。这种用淡语写出情真意切的意境,使得此词显示出深沉婉丽,沉郁顿挫,独树一帜。
【名家点评】
陈廷焯评此词云:“信笔书写,风格自劲,意趣自沉,无须剑走偏锋,洞穿已过七扎,斯可谓绝活矣”——《白雨斋词话》
刘熙载评价说:“极炼若不炼。卓越与本色。人籁悉归天。”。
笔者认为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现为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别名:辛稼轩,我国南宋豪放派词大家,有词中之龙之称,和苏轼合称为“苏辛”,和李清照并称为“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在金国,少年时代抗金归宋任江西安抚使兼福建安抚使。追谥少师为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存词600余首,浓郁的爱国主义思想与战斗精神构成了其词作最基本的思想内容。
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其词的艺术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在豪放、沉雄豪迈的词风中也不乏精致柔媚的一面。其词作题材广泛而善化以前人典故入词作,抒发了企图复国统一的爱国之情,吐露了壮志难酬、怨天尤人的愤懑之情,对于当时执政者忍辱负重、求和多所责难;还有许多咏叹祖国河山之作。所著《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因与执政的主和派执政意见不和,后来又遭弹劾落了官,隐居山中,辛弃疾于公元1207年秋去世,终年68岁。
中文名称
辛弃疾
化名
稼轩居士
国籍问题
中国
民族
汉族人
出生地是
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
出生的日期
1140年5月28日
去世的日期
1207年1月10日
专业的
将领,词人
主要业绩
豪放派词人代表人物为词打开思想意境
代表作
著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rwen/14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