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该句出自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期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写作背景
这首诗应当作于宋祥兴二年(公元1297年)。宋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解途中,于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后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便出示此诗以表明自己的志向。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名垂千古的明志诗。
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起一经”指的是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而“四周星”即四年,文天祥于德祐元年(1275年),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1278年)被俘,刚好四个年头。这两句诗是诗人自叙生平、思今忆昔的表达,个人入世与国家危亡,两件大事,一片忠心。
颔联紧接着“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依旧是从国家以及个人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展开和叙述的。南宋自临安弃守,恭帝赵昱被俘,国家已名存实亡。而这时文天祥年迈的母亲也被俘虏,妻妾还被囚禁,就连大儿子也命丧黄泉,当真是国无国、家无家,好似那水上浮萍,无依无附,景象凄凉。
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相对照,今昔作对比,写出昔日惶恐滩边,作为战将的自己,忧国忧民,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为此而惶惶不安;而今零丁洋上孤独一人,作为阶下囚,自叹伶仃。
尾联,也就是今天我们选取的两句,笔锋一转,忽然宕进,由现在过渡到将来,拨开现实迷雾,露出心中理想,以此来作结,有如撞钟,一鸣惊人,振聋发聩,余音绕梁。而全诗的格调也在此由沉郁、悲哀转为开拓、豪放与洒脱。
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就了这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确是一首浩然正气,惊天动地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rwen/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