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水木清华”论坛曾风靡网络一时,已成为高校BBS“龙头”的存在和中国学子的圣地之一。 清华大学缘何将论坛命名为“水木清华”? 凡此种种,自有来历,清华工字厅北面,有个名胜叫园中园,人们叫它“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一词源于南北朝时期谢混所写的一句话“景昃鸣禽聚,水木湛华清”。 多言清新宜人,刻画清秋时节水清木青、鸟兽啼鸣沁人心脾之景象,极富情调。 清华园“清华”一词,实际上来自于这句话,那时取名的人们,也许是面对着清秋幽然翠绿的景象,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谢混。
此园之美,实早于明朝时期美名远播此皆有迹可觅。 明代人士、蒋一葵曾有记载,此园因景色实在太美,被当时皇亲国戚修建为山庄,山庄主人为万历皇帝外祖李家。
山庄十分辉煌,占地面积可达1200亩,此园以湖闻名,此湖以南北为线分为前胡和后湖,两湖之间有一“挹海堂”。 此堂北侧有一观景亭,亭内有万历皇帝之母所写“清雅”两字,这里的景色的确配得上此二字。
在这片土地上,有着国色天香牡丹、绚丽芍药、清丽荷花等众多绚丽多彩花丛。 后湖北岸又有一山丘,山上还建有观景用亭、台、楼、阁,这里可饱览美丽峰峦。
因此,许多文人、贵族在闲暇工夫,便到此坐坐、玩玩,袁中道还特别喜爱此园之美,觉得此胜仙界。
最终由于和明朝一起灭亡,这座山庄亦成为断壁残垣之地,但美景犹存,于是后来康熙亦相中了它,并在此重筑园林,取名畅园春作为避暑山庄,并要求儿子们在这里附近也建园林,这里有有名的圆明园和熙春园,这个熙春园便是今天的清华园。
熙春园为康熙赐三子胤祉所建,该园始建于公元1707年。 胤祉后购得水磨闸东南,其主要目的在于能够时常见康熙一面,同时还希望能够接近胤禛所在的圆明园,让康熙看到自己与其兄手足情深的一面,尽管真相并非如此。
现今的清华园的前身正是胤祉的熙春园,当然论面积来说,过去的熙春园自然比不上现在的清华园,熙春园主要包括现今的工字厅和近春园那一片,以及水磨社区。
那时熙春园只修建了不到一年,胤祉曾几次请父亲在此游玩。熙春园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部分,而东部的工字殿就是现在清华的工字厅,西部是一个方形的大院子,分为前所和后所,造型别致,错落交织。
园林内榆树柳树共千株,与幽绿湖水相衬,给人以沁人心脾之感。这座方形大院被当作许多学者研讨学术之地,但它原本只是一个幌子,其实是九子夺嫡的铺垫,但如今它已变成名副其实的学术研究之地。
岣等胤禛称帝后,这熙春园便成御花园,也更名云锦园。
后来清朝走下坡路,不再有本钱来维护如此高级皇家花园,于是将这皇家御用之园改为私有,东送给绵恺、更名涵德园、西送给绵忻、更名春泽园。但咸丰皇帝时涵德园改清华园为春泽园、近春园。
直到后来英法联军摧毁圆明园时,才将两园一并摧毁,最终熙春园仅留下东面清华园一座,此园亦被视为见证两朝兴衰史之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广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rwen/15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