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伏天老人应该知道得较多,但对年轻人来说不一定多好懂。 何谓三伏天? 三伏天如何推算?
何谓“伏”?
《艺文类聚岁时伏》当中引用《历忌释》:“伏,何者为金气伏藏之日。” “伏”的阐释应与我国传统五行学说相联系,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万物均由金,木,水,火,土五中元素组成,而且我们四季春夏秋冬分别与无形中木火金水四要素相对应,木火克金即夏天之火克秋之金,这样秋天就不敢出来,需要“伏藏”起来,五行学家就把夏季和秋季这段时间称为“长夏”,长夏是属于土元素的,这样的话一年就有了五个季节,五个季节连起来就是相生的关系了。 而长夏这个时候,正是我们常说的“伏天”。
伏天如何算?
伏天推算方法按农历推算,需以夏至日之后第三庚日为起算点,夏至日第三庚日为入伏前一天。 那有些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么算? 这实际上仍需与上述五行相关内容相联系。 按五行来说,秋季属“庚辛金”,因此伏日计算时需选择从庚日开始计算,而且长夏也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而且一年中最热时是夏至日后20天至30天,这样伏日就要从夏至日后第3个庚日算起。 我们知道天干一共有十个,因此每十天可以出现庚日。
再仔细看的人应该都知道,咱们的三伏天未必有30天,有的年份甚至有40天左右,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实际上古人推算三伏天时,头伏、末伏均为既定日,头伏从夏至日第三庚日初一开始,末伏为立秋以后第一庚日。 且二伏天为夏至日之第4庚日,但夏至日至立秋之时长短不固定,若立秋为夏至日之后之第5庚日,二伏为10天,若立秋时间过后,则闰中伏发生,二伏为20天,故我国三伏天有时为30天,有时为40天。
最热天气果真是三伏天?
古人根据五行学说推算的气象变化是不够准确的,有时甚至有极端气象,三伏天最高气温气象未必发生,但不能否认,三伏天的确是夏天很热的时候,朋友们要好好防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广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rwen/15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