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梅兰芳是京剧大师,可他的书画水平也不低。诗文大家王湘绮曾对梅兰芳说:“当一个艺人容易,但当一个艺人不可没有文墨,更不能不懂诗歌。”自此,梅兰芳铭记于心。
梅兰芳:(1894年-1961年),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祖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梅兰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在西方人的眼中,梅兰芳就是京剧的代名词。
梅兰芳先生学画是从辛亥革命后开始的。一九一三年和一九一四年梅兰芳两次赴沪演出时,与比他年龄相差达五十岁的老画家吴昌硕结为忘年之交,吴老在看完梅兰芳的演出后赠与他自己亲手绘制的花卉画,从此引起了梅兰芳绘画的兴趣,并就此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梅兰芳才20岁,名气还不是很大,邀请他的上海丹桂第一台许少卿特地安排他和京剧老生王凤卿同台演出,又邀请了一大批包括“海派”领袖吴昌硕在内的海上名流为他捧场。演出了一个半月,梅兰芳一下子走红上海滩,也和一批海派书画名家交上了朋友。
第二年他再次去上海演出和吴昌硕聚会时,吴昌硕主动说:“畹华(注:梅兰芳名澜,字畹华,艺名兰芳),你这次来,我要好好地给你画一张着色的红梅。在你回去之前,我一定画好了送过去。”
没过几天,吴昌硕果然为梅兰芳画了一幅《红梅图》,上面题有于右任的一首诗:“辉映天人玉照堂,嫩寒青晓试新妆。皤皤国老多情甚,嚼墨犹矜肺腑香。”
此前,诗文大家王湘绮曾对梅兰芳说:“当一个艺人是容易的,但当一个艺人不可没有文墨,更不能不懂诗歌。”梅兰芳得到这幅诗画并茂的墨宝后,进一步激起了学诗习画的兴趣。1915年,经介绍,梅兰芳开始向名画家王梦白学习绘画。
有一次,梅兰芳来到王梦白家中,看到大笼子内装着许多小鸟,王梦白抓起一个土块往笼里一打,让梅兰芳趁鸟受惊时,观察它们起飞,张翼,滑翔的姿态。
不仅如此,当王梦白来到梅兰芳在香山的别墅小住时,他也会让梅兰芳近观远眺,凝神领略山水树石的气韵,捉住蝈蝈蟋蟀,反复观察。他告诉梅兰芳,这些都是天然的画稿。
王梦白对于梅兰芳绘画的教学,让梅兰芳受益匪浅,也使他的绘画功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梅兰芳后来回忆说:“我学皮黄是吴(菱仙)先生开蒙,昆曲是乔(蕙兰)先生,学画的开蒙老师是王先生,先入为主,他们对我的影响是不小的。”
梅兰芳转益多师,也曾拜齐白石为师。1920年,梅兰芳与齐白石相识,并向他学画。一次,梅兰芳请齐白石先生到缀玉轩教画,他希望白石老人能够教他画草虫、虾米,并且亲自给白石老人研墨。白石老人笑着答应了,并且要求梅兰芳唱一段,梅兰芳欣然答应。
只见白石老人挑出画笔,在笔洗里轻轻一涮,蘸上墨,就开始画草虫,他的画细致生动,下笔准确程度和速度也都是惊人的。在落笔之后,白石老人还把一些心得和窍门将给梅兰芳听,让梅兰芳受益匪浅。
齐白石对梅兰芳说:“你姓梅,理所当然要画好梅花。”拜师之后,梅兰芳一直尊称齐白石为“老师”。一次,两人同时被邀参加某达官贵人的堂会,齐白石先到,因穿着朴素,不起眼,又与众多达官贵人不熟悉,独自坐在一个角落,有些被冷落。
梅兰芳一到,马上受到簇拥,他却挤出包围疾步走到齐白石面前,恭恭敬敬地鞠躬并叫道:“老师”。又搀扶齐白石到前排坐下,然后向大家介绍:“这位是名画家齐白石先生,也是我的老师。”大家听了纷纷上前与齐白石打招呼。
齐白石对大名鼎鼎的梅兰芳在特殊的场合以特殊的方式为他争回了一个大面子,非常高兴,心存感激,回家后精心绘制了一幅《雪中送炭图》,并配诗:“曾见先朝享太平,布衣蔬食动公卿。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梅兰芳收到后和诗一首:“师传画艺情谊深,学生怎能忘师恩。世态炎凉虽如此,吾敬我师是本分。”
有一段时期,梅兰芳画画入了迷,佛像、花卉、仕女、草虫无所不画。他还打算将自己种植的牵牛花和心爱的鸽子都作为写照。有朋友提醒他唱戏是他的本行,如果废寝忘食的作画,恐怕会影响本业,梅兰芳听到后悚然有悟,便适可而止了。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作画。在九一八事变后,他举家迁沪,每周二、四、六请画家汤定之教他画松梅。汤先生的傲骨嶙峋的苍松最受到梅兰芳的喜爱。汤先生曾传授梅兰芳先生心得“画大幅要结构紧凑,不能有松弛之感,画小幅要有寻丈之势,小中见大。”
梅兰芳认为这个道理与京剧表演相通,在大台上要使观众不觉得空,小台上要放得开,是人不感到局促,但这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锻炼,火候到家,才能得心应手,小大由之。
时至今日,梅兰芳先生的事迹仍然被后人广为传颂,他的戏曲艺术和民族气节使他成为了一代大师,而他的画作也使他的大师称号更加熠熠生辉,永世留传。
-END-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rwen/3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