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附六种天气课件笔记)

一、天气系统

1、气团:水平方向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冷气团和暖气团

冷气团:温度低、湿度小、气压高的气团。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附六种天气课件笔记)

暖气团: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的气团。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附六种天气课件笔记)

按性质:冷气团,比所经过地区温度低的气团。暖气团,比所经过地区温度高的气团。

按发源地:海洋气团,发源于海洋,比较湿润。大陆气团,发源于大陆,比较干燥。

同一气团运动方向不同,性质也不同。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附六种天气课件笔记)

3、锋面:冷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倾斜面。

4、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附六种天气课件笔记)

5、天气:一定地区短时间内的大气分布状况(阴、晴、冷、暖……)

6、气候:一定地区多年来大气平均状态(气温、降水平均值……)

二、锋面系统

冷锋与暖锋相比,冷锋与地面夹角大,暖风夹角小。

冷锋过境前(后),天气晴朗,气温高(低),气压低(高),湿度大(小)。暖锋过境前(后),天气晴朗,气温低(高),气压高(低),湿度小(大)。

冷锋过境时,阴雨天出现在锋后,刮风、降温。暖锋过境时,阴雨天出现在锋前,出现连续性降水。准静止锋过境时会出现持续降水。

三、我国锋面活动情况

1、冷锋。冬季遍布全国,夏季黄河以北。(北方夏暴雨,冬春沙暴)

2、暖锋。长江中下游,东北地区(常发生于春季)

3、准静止锋。春末,华南准静止锋(南岭);夏初,江淮准静止锋(带来梅雨);冬半年,昆明准静止锋在昆明——贵阳交界处(成因,冷锋南下山脉阻挡速度减慢),天山准静止锋(天山北部出现阴雾、白雪)

4、我国封面活动活跃,锋面气旋影响范围大,以冷锋为主。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附六种天气课件笔记)

5、雨的种类: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

A.对流雨:地面高温,水分蒸发量大。水汽上升在午后形成降雨。

B.锋面雨:锋面活动所造成的雨。

C.地形雨:受地形影响形成的雨(迎风坡雨多,背风坡雨少)

四、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高压:等压线闭合的地区,如果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就称为高气压。

2、低压:等压线闭合的地区,如果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就称为低气压。

3、高压脊:从高气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4、低压槽:从低气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5、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漩涡。在北半球,气旋区域内,空气作逆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相反。

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流系统,是气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附六种天气课件笔记)

6、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漩涡。在北半球,反气旋区域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相反。

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辐散、高空辐合的环流系统,是反气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附六种天气课件笔记)

五、我国常见的三种自然灾害

1、台风:属强热带气旋,破坏力表现为强风、暴雨、风暴潮。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附六种天气课件笔记)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附六种天气课件笔记)

2、寒潮:高压冷反气旋,破坏力表现为降温、大风、暴风、霜冻。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附六种天气课件笔记)

3、伏旱:热带气旋,夏季长江中下游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其标准是气温超过35℃。

六、课外补充

1、反气旋不能形成锋面系统,而锋(面)常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于低压槽线重合。

2、天气状况的判断

A.低压中心地区气流以上升为主,多阴雨天气。

B.高压中心地区气流以下沉为主,多干晴天气。

C.由低纬度海面吹向高纬度陆地的风,多温暖湿润。

D.由高纬度内陆吹向低纬度地区的风,多寒冷干燥。

3、在冷锋封面侧视图中,冷锋的近风从冷气团吹向暖气团,雨线向暖气团一侧倾斜。而暖锋的近风从暖气团吹向冷气团,雨线向冷气团一侧倾斜。因为冷锋是冷气团推动锋面移向暖气团,暖锋相反。

4、北半球气旋各部位所吹风向:东南西北风,往后退一风。

5、台风结构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附六种天气课件笔记)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附六种天气课件笔记)

6、气旋与反气旋图示(北半球)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附六种天气课件笔记)

7、锋面与地面所形成的坡,锋面坡度越大,一般为冷锋;锋面坡度小,一般为暖锋。

8、冷锋降水强度大而历时短;暖锋降水强度小而历时长,且多连续性降水。

9、用手势判断气旋与反气旋:

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成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用左手表示方法类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rwen/479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