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惟春秋是什么意思(到底怎么看待张居正这个人)

引子部分

关于张居正,历来争论不休,人性复杂多变,即使秦始皇、汉武帝、张居正也无法一概而论。有言张居正乃乱世之清流,治世之孤臣者,亦有言张居正乃贪图权谋之独相和抄家之罪臣者。张居正有句名言:“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对他如此评级的张居正究竟是拯救天下宰相还是祸国奸佞呢?

正文部分

张居正自诞生以来便不同凡响,嘉靖四年张居正降临人间,降生前一日,爷爷、曾祖父梦见自己置身于一片大海里,始终是白龟畅游于大海里,古人认为水是富贵之意,龟是力量之意。爷爷给张居正取名“张白垚”,是说张居正最终是为了张家的光耀门楣!

张居正肖像

其惟春秋是什么意思(到底怎么看待张居正这个人)

张居正天资聪慧,精明好学,嘉靖26年,年仅23岁便已进入翰林院,彼时张居正少年轻狂,精神抖擞,踌躇满志地写了生平第一篇奏疏《论时政疏》.他大胆地暴露了明朝彼时种种弊病,明中肯暗,一针见血地抨击时弊,决心进行改革以使明朝更好地发展,然而很明显,人微言轻,张居正所作《论时政》并未在朝中激起多大回响,如石沉大海。由于当时明朝廷完全没有时间顾及,朝堂上徐阶与严嵩正在斗智斗勇,这次尝试,对张居正的影响倒是正面的,少年张居正悟出了这样一条真理,那就是只有当他真正站上舞台正中时,还会有人关注到他的言论。

张居正在那个时代总是好奇这些掌权者为何对时政总是少言寡语甚至连自己的恩师徐阶也不例外。庚戍之变后,张居正清楚地看到这里是个什么朝堂,毅然退出官场,这次张居正读懂了权,但没有从徐阶身上学会隐忍!也注定张居正与张璁,夏言,严嵩,徐阶的区别!

张居正肖像

其惟春秋是什么意思(到底怎么看待张居正这个人)

直到万历皇帝登基,张居正终于有了自己的黎明,那时万历皇帝还小,其母后又怕皇帝幼小,无法主持国家大事,此时冯保断然力荐张居正,张居正刚正不阿,公正无私,严以律己,既合乎为人师之准则,又能辅政爱民。张居正一跃为宰相,并为皇帝之师,这一身份在那个年代可谓是风头正劲,张居正终于走到舞台正中,此时张居正极力推行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首先是推行“考成法”.什么是考成法?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讲得直白点,便是对当时满朝官吏戴上紧箍咒、裁撤相当数量官吏、化解冗官冗员、整饬吏治、切实强化中央集权,但是很明显,“考成法”自身有不理性之处,甚至可视为张居正复仇之举,这一暴力行政手段难免招致反噬而不能根本消除其弊。

万历皇帝肖像

其惟春秋是什么意思(到底怎么看待张居正这个人)

此后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最重要的改革莫过于”摊丁入地”.以往对百所课税均按户,丁计征,亦称“人头税”.人头税无疑有很大缺点,即使许多地区溺毙婴儿事件时有发生,许多较为窘迫的人家为了避免原本繁重的赋税加重,“摊丁”改课税为按丁数及地亩出征,丁役一部分摊给土地。与此同时,“一条鞭法”又把田赋等土地方物全部改征银,赋役银亦由地方官直接征发,从而有效地减少中间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为老百姓减负。

张居正旧居

其惟春秋是什么意思(到底怎么看待张居正这个人)

万历十年张居正生病,正所谓“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张居正一蹶不振,给明朝带来中兴张居正改革随之结束,4个月之后,张居正就撒手人寰,在张居正去世之前这段日子里,他又应对蒙古叛乱、平定浙江兵变、夺取镇夷堡大胜利,饭来张口时仍在催促万历皇帝推行新政,万历皇帝曾经信誓旦旦地告诉病中张居正:”先生功德无量,吾无所依止,必多照顾先生后人!”臣子能够获得君王这样的宠幸,死也无悔。

张居正肖像

其惟春秋是什么意思(到底怎么看待张居正这个人)

结论

万历皇帝在位40年,张居正一死,万历皇帝勉强上朝,后期的明朝像大海上一页扁舟、一根风雨稻草,轻碰即散。直到崇祯帝登基,对张居正的眷恋之情日益加深,许多人才幡然醒悟:“如果张居正还在世,明朝就不会达到这种境界。”张居正自评说“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其用意在于向天下人昭示:我所从事的那些事业,后世肯定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是只要觉得这些都值得、都可贵,那么我会坚定不移地去从事!张居正对自己的结局非常了解,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

张居正既是天使又是恶魔,为推行改革他千方百计上位,为夯实改革基础他拉人脉、建小团体、顺应时势又不盲潮流,他既是真英雄又是孤英雄,即使背后已过千载,仍要松松垮垮、像柏树一样留白天下!

参考资料:。

〔清〕张廷玉等著《明史》

《论时政疏》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rwen/493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