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食品添加剂(到底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是什么)

食品业人士常说:“食品添加剂乃食品工业之魂”.然而关于食品添加剂却有许多消极的论调,究竟食品添加剂究竟是天使抑或魔鬼呢?

什么叫食品添加剂(到底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是什么)

1,食品添加剂究竟有哪些种类?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提高食品品质及色,香,味等品质,同时为了防腐,保鲜及加工工艺等需要,添加到食品中人工合成或天然的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的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等亦被列入其中。凡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清单的材料,均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国内已批准的食品添加剂约2000多种,根据其作用可划分为23类,其中人们最为熟知的大概是防腐剂,膨松剂,香料/香精,着色剂/色素等等,而不太熟悉的如加工助剂和营养强化剂。其中香料的品种最为丰富,达1000余种,除了香料外,约300余种。

消费者之所以误解食品添加剂,一方面是因为不断爆出违法违规事件,特别是违规添加物让食品添加剂背上了许多黑锅。在实际工作中,从未发生过因食品添加剂的合理应用而导致健康受损的情况。

合理应用:满足国标中关于用途及用量的规定,并与食品添加剂应用原则相一致。

什么是滥用:超过国标要求(如染色馒头中柠檬黄)或超过国标要求(即超过国标要求)或违反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原则(如香精腌制鸭肉假冒牛羊肉等)均属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

违法添加:若添加物质未列入国标许可范围,则为违法添加(如苏丹红鸭蛋,塑化剂饮料,三聚氰胺奶粉等),所用工业级产品(如工业明胶,工业柠檬酸,工业硫酸铜)属此。

2、食品添加剂是否必要?

食品添加剂发展历史与食品工业发展历史相伴而生,其主要功能表现为两个方面,即符合加工工艺要求和符合我们口感或者营养要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通常是为了下列目的:

1.维持或增加食物自身营养价值如高钙饼干,高铁酱油中营养强化剂等;

2.用作一些特殊膳食用食品(如婴幼儿配方食品所用酸度调节剂碳酸钾和碳酸氢钾等)所必需的原料或原料;

3.改善食品质量及稳定性如食用油抗氧化剂;

4.提高食品感官特性如冰激凌用乳化剂和增稠剂等;

5.方便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贮存,如果肉罐头内防腐剂,充气包装内氮气等。

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超市里买到琳琅满目的食品,主要得益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以防腐剂为例,在食品工业时代以前,人们只能够就近选购食品,那些需长途运输或者长时间保藏的食品也只能够通过腌渍,烟熏,风干和发酵的方式来实现。防腐剂的问世,使以往不易保藏的食物可达到长途运输的目的,即使不出国门也可尝遍世界。

过去食用油,麻花和坚果之类的食物往往带有哈喇的味道,而如今这样的味道要小得多,那是由于我们拥有抗氧化剂。但甜味剂糖精,安赛蜜和阿斯巴甜,其甜度均大于蔗糖,不仅能降低食品成本和减少能量摄入而且能满足糖尿病人吃甜食的愿望。

什么叫食品添加剂(到底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是什么)

3、一个食品为什么需要使用各种食品添加剂?

近年来,“一支雪糕19个添加剂“、“25克糕中含有17个添加剂”等系列报道层出不穷,最后得出了“中国人一天吃了将近100个添加剂”这一结论。实际上,这就意味着为了满足生产工艺及口感上的要求就必须有N个食品添加剂才行,如此等等。

例如,一只色彩斑斓的雪糕可能要用好几种不同色彩的着色剂才能吃到,奶白色雪糕则没有着色剂。但其所以能变成入口绵软爽滑的雪糕还得归功于乳化剂和增稠剂的使用。

从另一方面来看,各大食品企业研发部门正在竭尽全力地寻求最为合理的配方来满足工艺需要、消费者口味需求、同时还能够控制好成本。试想,当实现相同工艺目的时,公司是否愿意增加更多的增加成本或尽可能少增加控制成本?回答应是明显的。

当前,根据国家标准规定,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原则是不能对人体造成任何健康危害,不能掩盖食品自身或者加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缺陷,也不能为了掺杂,掺假,伪造等目的,更不能使食品自身营养价值下降,在满足预期目标的条件下,尽量减少食品中用量。

什么叫食品添加剂(到底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是什么)

4、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安全吗?

通俗地讲是:“剂量决定毒性。”食品添加剂是否安全,归根到底取决于其用量及食用情况,与所用种类的多寡并无必然关联。只要达到标准要求就能保证食品添加剂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几种食品添加剂复合应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协同效应”,将极大地减少食品添加剂总量。试想,商家如何能制作出一个复杂的食品添加剂用量较大、效果也打了折扣的配方呢?

也许人们担心几种食品添加剂同时应用将带来可怕的结果。科学家们确实没拿各种可能的食品添加剂搭配来进行研究,他们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2000个食品添加剂能拥有数以亿计的搭配。但科学家们对于每种食品添加剂必须经过严格而详细的风险评估,通过留有足够安全系数、严格指定使用范围及用量等手段保证安全性。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已考虑到“大量”,这”大量“可描述为”将食品添加剂当饭吃”。用动物实验获得无不良影响的用量,然后将其除以保护系数即通常为100倍,即为安全使用剂量。

而“长”则更多是用“终生“,“每日”的长短与强弱来度量,再加以上保险系数为科学的标准制定依据,所以只要是按照标准去用,它的安全性并不值得考虑。

5、为什么有些国外禁止使用的东西,国内也能使用?

常见有“欧盟禁用XX添加剂,中国仍用XX添加剂”,还有人说:“国外限量为XX,我们的限量高于国外。”事实上,不论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食品添加剂在获准使用时,其先决条件就是要进行科学风险评估并得出不危害人体的结论。至于某一个国家是否允许使用以及怎样使用,这仅仅是一个管理权衡问题。

一些食品添加剂为国内所独有,只允许在国内应用,如竹叶抗氧化剂,茶绿色素和茶黄色素。我国部分食品添加剂限量严于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如我国果冻用山梨酸钾(防腐剂)含量为0.5 g/kg,欧盟为1 g/kg。

也有部分食品添加剂为国际标准或发达国家所许可,我国尚未批准,如过氧化苯甲酰等面粉增白剂可用于国际标准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标准,我国已禁止使用。又如焦糖色在我国不得在面包上使用,欧盟则在麦芽面包上也有。国际标准规定食用冰可采用TBHQ,即抗氧化剂,而我国不得采用,此类事例也不少见。所以不能单纯通过对比谁是谁非、或单个指标高低就判断标准优劣。

6、“不含防腐剂““零添加”食品比较安全吗?

普通消费者都觉得“不含防腐剂“,“零添加”比较安全,而商家则针对这一特点,用这种形容在迎合消费者心理的前提下,卖上一个不错的价格。

在实际生产中,防腐剂的作用主要在于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不然有的食品在没有出厂的情况下就会坏掉甚至会产生毒素。从这一点上来说,防腐剂让我们超市货架变得更加琳琅满目,让我们食品变得更加安全。且凡国标许可使用的防腐剂均通过安全性评价,标准使用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无危害。

还有的食品由于没有为腐败微生物“生孩子”的宜居环境,自然无需加防腐剂,如蜂蜜(含糖高),方便面饼(干),腌渍食品(含盐高),所以这类食品宣称“没有防腐剂”纯属营销策略。

至于“零添加”,则更加不可靠。一、根本不用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环境中已难觅踪影,起码在加工工艺链条上根本不用加工添加剂是几乎没有可能的。二是食品添加剂规范使用原本具有保障安全功能,“零添加”决非安全性“优等生”。当然,如果消费者肯为此营销噱头埋单,这类产品将长期存在于市场。

什么叫食品添加剂(到底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是什么)

7、纯天然食品添加剂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相比,安全性高吗?

不管是天然或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必须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进行科学考察,即风险评估。只要经过风险评估、得到认可和按照规范投入使用,安全性就没有高低不平。厂家在选择天然来源还是人工合成时,由于二者达到了相同的工艺目的,所以对成本的依赖较大。“纯天然”的标签与安全性没有任何关系,它与“零添加”一样仅仅是一种营销手段。

8.误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会不会危害人体?

多了个让人纠结的话题,在众多媒体的报道中都能见到这样的说法:“某种食品被检测出/含XX物质或者XX超标。长期大剂量摄入可能造成XX严重的后果。”在此“XX物质”往往指某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或者某违法添加物,如工业明胶等。

媒体与消费者对“超标不一定有害,违规添加也不一定有害”这一论断难以认同。说超标不一定造成危害,是由于标准制定过程中留有余地。而说“不一定会造成伤害”,其目的只是为了告诉消费者不需要惊慌,并非超标行为能够得到宽容,更非让他们食用超标食品所必需。

强调食品添加剂滥用和违法添加均属违法违规,不论有无健康危害,均应果断采取适当惩罚措施。但是在前文中已提到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中已考虑到终生,每日和大剂量摄入等问题,所以按照标准规定所使用食品添加剂完全没有所谓“长期大剂量”这一先决条件。而且滥用食品添加剂往往与健康危害数量相去甚远,毕竟不能一辈子,天天食用超标的食品。

出处:知食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rwen/562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