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的背景和意义(概括为什么会爆发十月革命事件)

1917年11月6日到7日,十月革命在俄国彼得格勒(今圣彼得堡)爆发。

十月革命这一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孕育着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诞生,也宣告着一个全新社会制度从理想走向现实。同时也揭开了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揭开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的序幕。

这次革命标志着罗曼诺夫王朝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的结束,为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的建立奠定了开端和基础。

1917年4月列宁返回圣彼得堡后,在火车站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十月革命的背景和意义(概括为什么会爆发十月革命事件)

十月革命在中国社会变革中,同样具有深刻和重大的意义。毛泽东曾经写过一句话:十月革命的枪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送到我们手中。十月革命帮全世界也帮中国先进分子以无产阶级宇宙观为工具观察民族命运重新思考自身问题走上俄国人道路—这是定论。

那么十月革命爆发于何种社会背景?

一、一战导致了俄国经济的崩溃和阶级矛盾的加剧罗曼诺夫王朝的覆亡和苏维埃政权在历史的舞台上的崛起。

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俄国曾三次深陷战争泥潭,第一次为1854年-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第二次为1904年日俄战争、第三次为一战。3次战争都以惨败而告终,不但伤亡惨重,而且消耗大量人力和物力。

战争的失败使国内矛盾更加尖锐,人民起义此起彼伏。特别是在一战期间,惨重的人员伤亡与经济开销让尚未全面步入工业化社会的沙皇政府不堪重负。

1917年初,俄国各地爆发大规模罢工示威,人民高呼“面包和和平”的口号,被沙皇政府血腥镇压后愤然起义,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后,俄国发生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苏维埃政权并峙的形势,十月革命序幕拉开。

二是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劳动力,城市工人阶级与无产者的人数猛增,给革命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发动了农奴制的改革,重获自由人地位的农奴们既没有耕地也没有房产,他们成批地涌向圣彼得堡、莫斯科等主要城市。

农奴制改革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铺路

十月革命的背景和意义(概括为什么会爆发十月革命事件)

据统计,1890年至1910年间,莫斯科人口翻了一番。一方面资本市场没有能力消化多余劳动力、城市贫困人口大量增加、生产生活环境日益恶化;另一方面,工人和无产者受到马克思、列宁思想的感染,革命热情高涨,布尔什维克党力量不断壮大。

最终,临时政府执意继续参加一战,粮食供给危机激化,十月革命爆发。

俄国由帝制转向资本主义社会的企图是非常失败的。农奴制导致俄国工业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步调较为滞后,而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又使得俄国资产阶级力量对比乏力。二月革命后成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置民心所向于不顾,执意投入一战,对内既不能解决物资匮乏,也不能平息争粮的暴乱与暴乱。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和起义工人占领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的冬宫,总理克伦斯基仓皇出逃,临时政府被推翻。

十月革命进程大致可划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一、七月事变-积蓄实力(1917年7月3日-7月4日)

1917年7月3日,不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战争政策的工人和士兵在彼得格勒街头组织武装游行示威,要求“平安,大地,面包”。布尔什维克党人主动与起义者取得联系,并在起义队伍中担任首领。

7月4日,在布党组织下,武装游行转为和平示威,示威者高呼“所有的权力都属于苏维埃”,当天下午,临时政府派兵镇压,宣布首都戒严、解除工人武装、查封布尔什维克的党报《真理报》,通缉列宁。

七月事变后,布尔什维克党在工人、士兵中的威望大大提高,群众对临时政府更加不满,推翻临时政府成为当务之急。

二、镇压科尔尼洛夫反革命行动-清除障碍(1917年8月25日-8月31日)

那一年的8月底,俄国最高总司令、沙皇将军科尔尼洛夫策划发动反革命叛乱,意图复辟沙皇政权。叛军进攻彼得格勒时,临时政府无力回天,布尔什维克党人便组织起来反抗叛军,3天之内就有大批工人参加了捍卫革命果实。8月31日,叛乱平息,科尔尼洛夫被捕,国内反革命势力基本肃清。

面对叛军的软弱无能,使国内人民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更加信任,以布尔什维克为首的工,兵联合革命队伍日益壮大。

三、征服冬宫,推翻临时政府-革命高潮(1917年11月7日)

布尔什维克党在最初的两次活动之后建立起自己的威望,它的政策主张得到多数俄国人民的认可。七月事变后流亡国外的列宁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的布党中央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联合工人、陆军和海军士兵发动武装起义的设想,随后,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

10月列宁秘密返回彼得格勒参加革命军事委员会秘密会议并就革命事宜作了周密安排。

11月7日列宁率领布党赤卫队员、军人和群众围攻临时政府驻地冬宫,只有几百名士官生保卫冬宫,队伍在人群的冲击下迅速投降。防卫队长亲开冬宫的门,令起义队伍入场,临时政府领导人克伦斯基乘乱逃走,另一些官员也遭囚禁。当晚,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临时政府被推翻的通告》,称起义“没有流下一滴鲜血,便获得胜利”。

四、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1917年11月8-9日)

攻占冬宫以后,在斯莫尔尼宫举行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会议首先通过列宁草拟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打倒,全部政权属于苏维埃。

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的留影

十月革命的背景和意义(概括为什么会爆发十月革命事件)

次日会议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规定一战为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对人民没有好处,俄国要撤出一战,提出交战国应立即谈判签订不割地、不赔款和约。《土地法令》要求立即取消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并移交劳动农民。最终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被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设各部门,履行无产阶级国家一切职能。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十月革命标志着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开创了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从这个意义上看,十月革命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最深刻的政治性事件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广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rwen/6278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