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事顺遂什么意思(附出处)

《易经》贵在中正、《道德经》讲阴阳冲和、《庄子》讲物我两忘、《黄帝内经》讲阴阳平衡、《尚书》讲允执厥中、儒家讲中庸之道、释家讲不垢不净…等等

众多的典籍、众多的说法,其实质,是干着同样的事情,即:守中。

文章分享了一个实践心得:人将守中、事事顺。

诸事顺遂什么意思(附出处)

1.易贵中正万物皆可利用。

易经贵在中正。

中正之道乃生发之道、消息之本。(十二消息卦)等

物之中正者,形上也;

人正则灵;

事情中正就在于刚刚好。

打个比方,人体脊椎,本是中正笔直,在一年四季伏案劳作时,体形佝偻,偏袒中正。

只要背离了中正,形形色色的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病、就出来了。人体气血亦不通畅,精气神亦不充沛。

人心之中正在于不偏不倚、注重客观。

人心一背离中正,便产生私心,做事情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不顾全局,时间一长,格局、气量都变小。

诸事顺遂什么意思(附出处)

事之中正在于适当。

言出必行,事过境迁,亦绝于己后。俗话说:为人留得住前线,将来好聚好散。

周围有不少朋友,想减肥、想瘦就瘦,都没有取得成功。

原因是什么?由于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吃饭的时候,应该适量。可一遇到好吃的东西,人们胃口大开,不顾一切地吃起来,一时冲动,忘记了节制,吃得撑不住。于是,聊以自慰,饱餐一顿之后就会有劲去减肥。

《易经》中正之道,凡事都能用,每个人都能做。重点在于你必须有一颗心和一颗心。

诸事顺遂什么意思(附出处)

2.专一守中不发。

《易经》是一阴一阳、一开一阖、阴阳相胜之境界。

阴阳上面又有隐态:非阴阳也;非阴阳也。阴阳未发者,是中等。

守中不发之强,吾可以为例:。

有个男人,抬着双腿,停在门槛上,说进(阳)还是出(阴)呢?

他人不知,取其意志。他要进,他也要进;他要出,也要出。

此乃守中之玄机:“阴阳不测谓之神。”

阴阳未发两者兼而有之,各自把握主动权。

我们所从事的一切工作只有掌握主动才能轻松地成事。

那如何守中呢?

简单的说就是内心的坚定和专一。

诸事顺遂什么意思(附出处)

多数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做事之初,充满自信;遇到困难时,灰心丧气;遇到困难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容易产生自我怀疑而觉得不可能,或埋怨时机未到,运气不佳而渐渐放弃。

守中之人无论遭遇窘境、顺境都心向往之。

坚定信念、心无旁骛是守中。

做守中的人,他们意志坚强,不自我怀疑、更不自暴自弃、只专一、遇到困难攻坚克难、想方设法找到出路。

办法总是多于问题。

《易经》中有条法则:“穷则变、变则通、通则长”。

我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所遭遇的困难都不比其他人小。做这件事的原因是我从没有怀疑自己做不到。

方法不在行,要变通;本领不在行,多实践;专一、执着,总可以行。

诸事顺遂什么意思(附出处)

3.人将守中而事事顺。

前文作者讲到守中即阴阳未发。

阴阳启动后会出现相生相克的现象。

阳之势、顺之势、阴之势、逆之势,则阴阳一发、顺逆两大力量,相互作用,也就是:阴阳相生。

诸事顺遂什么意思(附出处)

守中者可免克。

守,就是掌握主动权,既能出击又能收敛。

在时势相克、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收放自如,从而克制不住自己。时势造势,对自己有利的时候才会放手,处事才会和顺。

看了我这篇文章后,有了点感触,不付诸行动的话,就是精神按摩而已,您看了一万篇,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

重点在于自己练习,练习之后,再去感受,就可以变成自己的了。

这是《易说瑾言》第十九回,共计一百二十多回,是作者收山之作。看完后觉得获益的小伙伴们,可关注本人,点个赞,转发点赞。

笔者首页栏目中,收录了《易经》《道德经》《庄子》等国学文章进行诠释,敬请订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rwen/676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