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作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其词曲华美动听,诗词意境浓郁,更是有浪漫而幸福的故事结尾。但《西厢记》从唐传奇《莺莺传》中脱胎而出,两故事相距甚远,同是一人,命运各异。这一百年间,薄情郎遗弃的崔莺莺终于变成乘坐八抬大轿、身穿凤冠霞帔的状元夫人。《莺莺传》至《西厢记》中“崔莺莺”女子形象在百年之间到底经历了哪些变化?
身份的变化—豆蔻少女向知性女子的蜕变
从古到今,文人墨客们总爱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女性形象来,而女性形象又是随时代更替、岁月变迁而不断变化。“崔莺莺”是《莺莺传》吴氏《西厢记》两书中的女主者,最先改变的是其地位。《莺莺传》里的崔莺莺不过是个“家产极厚,奴仆众多”年仅十七岁的没落贵族之女,《西厢记》里却是个聪明伶俐,貌若天仙,知书达理,此时年纪已变成“一十九岁”的相国小姐。
王实甫对崔莺莺身份刻画得较为细致,时代有所改变,实际上是想使莺莺这个形象变得成熟化。元稹的《莺莺》是个情窦初开、被张生诱骗私定终身、仅凸显“情”字而没有突破封建礼教禁锢的性格和才情的女孩,其这一段爱情故事实际上更像是个走上歧途、率真率真的女孩。然而当王实甫塑造的莺莺形象成为有文化、有才华的千金小姐时,阻挡她和张生的困难和危险则更加巨大。既有两人身份上的落差,也有封建家长对莺莺的阻隔,还有对自我个性的张扬,而这一切正是《莺莺传》所没有的。
性格的变化――吃人不吃天封建礼教
《莺莺传》里出场的崔莺莺身上不可回避地透视出封建礼教对她的束缚。张生救了崔氏全家,为答谢张生救命恩情,崔家老太太在家设宴招待,结果筵席之上闺阁女子无法登场,老太太叫下人把小姐叫出来敬了酒,结果她以自己身患疾病搪塞不见了,由此可知她是个很守封建礼教的妇人,即使筵席之上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也很难破除妇人不得当众抛头露面这一封建礼数。
再看《西厢记》里莺莺确实有病推诿宴席,但一听这大白宴席要答谢张生,就回了下一句:“扶着病还索走一回”。他们两人一是看重封建礼数,二是重感情,从而造成两个“莺莺”之间完全不同的爱情故事和结局。元稹的《莺莺》不乏求爱之勇,但严重的封建思想却始终妨碍着他求爱之步。
在她大胆地向张生跨出第一步时,莺莺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毁礼法、她私会张生是非礼之举,张生弃她而去时莺莺无怨无悔。尽管这点也反映了莺莺的自尊自爱,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莺莺始终被封建思想所束缚,想追求爱情却很难作出有悖封建思想的大逆不道行为。一面是爱,一面是礼,张生薄情少义和莺莺心中的柔弱,终于使她在这场爱中沦为牺牲品。
观念的变化──自由之风永远吹
再析《西厢记》中的莺莺王实甫所塑造的莺莺是真正勇于从封建思想的牢笼中跳出来,同时又敢于大胆求爱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真性情妇女。作为受封建礼教影响较深的崔莺莺在《西厢记》故事里为反抗封建势力而发生的心理变化很复杂。故事一开始崔茵茵就有一种想恋而又害怕被恋的个性。她出身权贵之家、父亲是当朝宰相、母亲更坚定地奉养封建制度,成长于这种家庭大环境下的莺莺不能自始至终都有反抗精神。
直至张生对普救寺崔家施以援手,通过和张生频繁交往,从小被寄养于深闺后院里的莺莺对爱情产生了向往。王实甫笔下莺莺要恪守封建礼教较多,因此时已许配给尚书大人之子郑恒。古人眼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不可以违背,现阶段即使莺莺对张生产生倾慕之情,但她并不为张生而违背父母。
真正激起崔莺莺逆反情绪的事情之一就是“崔母悔婚”。当贼人被困在普救寺时,崔母带头放豪言壮语,能救出崔家的人就用小女许给他,其母的话,完全照亮了崔莺莺对爱的憧憬。但当其母发现迁救张生只是个白衣秀士之士时,便不惜再次失信。这一时高时低、时隐时现的心理落差使莺莺叛逆的性格完全受到刺激,开始向封建礼教迈出反抗的步伐。
《西厢记》中莺莺和张生暗中交流十分曲折,这种情况在《莺莺传》反映得一点也不显着,后两者数封书信便能邀集佳人见面,前两者却在月下弹完琴后莺莺闹简,赖简和酬简,这些似是而非的情节使莺莺敢于对张生采取决定性步骤并鲜明地示爱。两人私定终身之时,实际上付出最多、选择自由恋爱的崔莺莺必然要和包办婚姻抵抗到最后,连封建家族门面都被毁。这种英勇坚忍,抵抗到最后的气概在元稹笔下,根本见不到。
再加上王实甫的《莺莺》,在他追寻的这一份爱中,他实在是做得一无是处。在张生为达到老夫人要求入京赶考时,由于从来没有指望过自己能金榜题名,而是夜以继日地为自己身体有无疾病而烦恼,同时又怕自己中学后娶了老婆。这这一表达,正是她对张生的喜爱之情,同时又神情着他对自己的追求之情洁白无暇、独此一家。但元稹所塑造的崔莺莺却为了薄情郎始乱终弃而选择逆来顺受。如此对比这两部书里的崔莺莺就可以看出,百年后的《西厢记》里的莺莺是个名副其实、血肉丰满、勇于通用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奇女子,《莺莺传》里的莺莺莺实际上不过是男人手里的玩物而已。
(谢谢大家的阅读。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
《莺莺传》等
《西厢记》中
著有《崔莺莺——自由的女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rwen/7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