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流氓乐器是哪三件套(解读流氓乐器在国内的说法)

网络上流行的三种流氓乐器泛指国外萨克斯和国内传统乐器唢呐、二胡,而今天小编重点只说一件,“流氓之王”——唢呐

唢呐,究竟为何物呢?有的叫“乐器流氓”,有的叫“唢呐响起来,金光闪闪”,还有的叫“乐器之王”.我接触唢呐是从儿时的农村生活算起——得说那段时间生活虽单纯,但确实充实而惬意。

三大流氓乐器是哪三件套(解读流氓乐器在国内的说法)

具体到几岁时第一次听唢呐演奏还不得而知,咱们那村的话就是“吹响器”一班人通常都是红白事,因此对唢呐了解当然仅限于红白喜事而已,当然如今接演商演的人很多,自己了解仅限于成长环境与时代,不再详述。

事实上,就是在一个村庄里,谁的红白事要在这个村庄里流传多少天—这个时代要依靠“人们之间相互传播”,无非就是新闻、好事、坏事而已。但若谁还没有充分收到谁红白喜事信息,“乐器班子“一上来,唢呐一吹奏,大功率喇叭或音响往周围”扩音”,那全村人便心知肚明。

在那个年代,只要准确地知道谁有什么红白喜事时,外公家饭后的“娱乐活动”,肯定会提前搬起凳子到人家家里蹭个热闹。无论是在大路上行走,或是贴在人家房前屋后的小路上行走,总会发现陆陆续续有一些人跑到了“最繁华的那家”。沿途谈笑风生,且不论他人是死人还是嫁娶,总之看热闹者,从来不会计较这么多,自然不嫌事大,这一“吃瓜”心态,在现今社会上被“大大传播光大”。

通常“办事的人家”还在刚吃过晚饭时,大队人马、乐队成员吃过晚饭后或吸烟、或饮酒,那吹唢呐者先“吹几下喇叭”—或示意、或准备欠一顿,乐队中的其他人则稍慢些开始抹口、吹箫、敲击。当时普通乐队中最早并无电子琴,即四、五人、一唢呐、二吹笙、一敲短木棍之类。别的地方配置都不得而知,咱们那地方也是如此—电子琴稍后出现。

唢呐先吹奏一小会儿,别的乐队也开始参加,一阵热闹过后,接着洗碗碟的匆匆洗去,前来围观的人们便紧锣密鼓地坐起来,或掏出烟袋抽上旱烟,或端上一盆凉白开放在下面,总之便开始“欣赏”起来。唢呐音色明亮,当死者死亡时,唢呐音色确实弹奏出死者亲人的悲痛与种种忧伤,但凡走心“听者”,亦不禁潸然泪下,弹奏出唢呐者变换着不一样的唢呐,的的确确渲染着场面的氛围。

一番折腾下来,吹唢呐者汗流浃背,脱下上衣,开始越吹越有劲儿,起身、晃动身子,在乐声中荡来荡去,四周的人们彻底为之倾倒。唢呐一会儿面对天空、一会儿面对大地、一会儿声嘶力竭、一会儿小声啜泣、一会儿号啕大哭……当然这也是唢呐强悍之处,靠吹唢呐演奏者肺活量之大、演奏技巧之高超,无所不能。大家也深有体会,言过其实,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换一种说法,就觉得自己成了“当事人”。散场之后,大家相继散开,沿途还发表了各种各样的评论—这班吹捧的真棒、多么辛苦呀之类的。甚至有人已在着手安排,将来他们还有什么需要,还得找到这支队伍,乐队。

不得不说嗓音大而尖细的唢呐确实在表现多元化的感情上非常占优势,毕竟确实能摹仿所有的感情与心声,即所有的感情—从出生到死亡。笔者也非常赞同唢呐这一乐器仅仅是扮演了其角色,并没有“乐器之王”之说,我国每一种民族乐器各具特点,只不过唢呐代表实在是过于庞大,适用范围非常广泛,而且深受人们喜爱,红白事终究是能用到。

对于网络上所谓的“唢呐一响”,自己都要躺下来了,而我则更愿意将其理解为对唢呐极其膜拜的外在表现,但这肯定并不能代表唢呐所有的意义。但这又归咎于网络上的流传将此乐器之特性仅限于“红白事”,大有限制。如能拓展传播种类与内容,则唢呐观众将更加广泛,而这样也就能体现出对坚守民族乐器者的尊重。要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发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rwen/803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