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的抚远大将军有多大(介绍年羹尧官位级别)

在清朝,抚远大将军属于是“超品超级”的存在,也是除皇帝之外,权力最大的人。

年羹尧的抚远大将军有多大(介绍年羹尧官位级别)

抚远大将军一职,在清朝开创了先河,特设武将官职,然而此职并不比普通武将官职逊色,它极其特别。

特殊是什么?第一、它是无品无级的。

清朝武官品秩由高到低共分为十八个级,正一品最高,如像领侍卫内大臣和绥远将军等,这类武官属最高级别。

而最低级,则是从九品上,特定官职如“额外外委”之类,它是绿营军最低级武官,估计身份,与近代副连长不相上下。

当然也有低于此水平的武官,即那种没有入流的武官或最基层百长等,若算上此种武官,清朝武官官职品秩为十九个品级。

而且在这十九个级中,不存在抚远大将军这个职务,即抚远大将军不存在品级,也就是无品无级。

二是抚远大将军没有列入常规武官官职的范围。

没有列入常规武官的含义?非常简单,在清朝常设武官的各种职务中,都不约而同地不存在抚远大将军这个一号。

清朝武官除具有品秩高、品秩低、品秩高之外,又可划分为“武职京官”与“武职外官”两类。

所谓武职京官之意甚佳,是指京城中担任武职的官员,如前文所讲领侍卫内大臣等,也是大家观看清宫连续剧时,常听过的九门提督之一。再加上那一等和二等这几个级别不一的侍卫就属武职京官了。

而武职外官从字面上看,天然就是地方武职。

例如前面所说绥远将军属武职外官正一品,然而这个官职清朝前期不存在,直到乾隆时期绥远城修筑完成后才设立,它的主要职责,就是对漠南蒙古王公和归化城土默特蒙古的管辖,此外,还可派遣宣化大同二镇绿营的士兵。

而首任绥远将军的姓名就叫旺昌,然而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并不清楚,仅知生于满洲、为旗人、究竟哪一个旗人并不清楚。

除绥远将军以外,尚有如各地方驻防将军等,亦属为武职外官。

例如年羹尧受到雍正的怀疑,失去雍正的信任后,雍正三年四月调任杭州将军,此职,品秩从一品,也属武职外官。

另外还有大家所熟知的都统,各省提督和加授提督衔的总督(注,即加授提督衔,独任总督,仍属文职外官)等,均属武职外官。

但是,从武职外官的最高领侍卫内大臣到“额外外委”的最低级别,也都没有抚远大将军。

年羹尧的抚远大将军有多大(介绍年羹尧官位级别)

无品无级不说,也没有列入常设武官官职序列中,那这位抚远大将军呢,属什么官?

若以通俗直白的语言来说,那么这位抚远大将军就与临时加任之职相近。

意思是说,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清朝才设置这个官职,平时是没有的,这就有点“特派员”的意思。

然而清朝抚远大将军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特派员”。他的职权很大。

有多大?通俗地说,即拥有“专断之权”,意即在他的管辖之下,所有的人员等等,必须听命于他的调遣,而且大事小情,上到官的任免,下到钱、粮、税的缴纳,全由这位抚远大将军来决定。

这其中厉害就厉害在,“专断之权”这四个字,可别小看这四个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管什么事情,抚远大将军都可以“先斩后奏”,即先做了,随后再上奏皇帝。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以年羹尧为例,他升任抚远大将军后,雍正皇帝将川、陕、甘、云四省的一切事务,“俱降旨,交年羹尧处置”,也就是说,这四省在当时,年羹尧就是一个不二的人。

而且就像前面说的那样,那时候这四省、官吏的任免、赋税钱粮、反正大事小事,全由年羹尧决定。

堪称已与“土皇帝”相差无几。

除了对所辖省份拥有直接管理权之外,抚远大将军的另一特色,就是可以在战场上根据局势的需要,来进行调兵遣将,而不用等到皇帝批准后方能进行。

众所周知,清朝这个王朝高度集权,朝廷对兵马调动,向来拿捏得非常严格,任你有多高的地方官职,但如果不是经过皇帝同意,基本就不会调人。

此外,三藩之乱在清朝身上所带来的影子,更是使清朝对当地养私兵者严厉禁绝,为之也设计出极为复杂的调兵体系,这些导致清朝时期,来调兵者异常烦琐。

这种时候,平时确实需要作战,往往需要皇帝亲力亲为的兵力调配,非但如此,就是作战期间,什么时候发兵、出多大兵力、如何作战,也需要皇帝下命令后才能实施。

类似因私自派兵而事后被皇帝追究罪责的事在清朝不胜枚举,如康熙时准噶尔犯边塞,时任理藩院尚书阿喇尼,未经康熙同意,便积极派兵响应,不料事成之后,阿喇尼却因违命轻战之罪,革去议政大臣之职,降为四听。

因此,清朝时,无论是带兵打仗的将领还是当地高级武官,反正都很少能随战场形势而定,立即作出调兵应战,一定要等皇上同意方可。

但若是抚远大将军则不同。

年羹尧的抚远大将军有多大(介绍年羹尧官位级别)

如前所述,抚远大将军最强之处在于有“专断之权”之说,即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完全可以按需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

如此说来,打起来自然要比较容易得多,这就是年羹尧能够在西北战场运筹帷幄、终战告捷的缘由。

毕竟如果不受权力牵制,自然会比较得心应手得多,而且还可以令行禁止。

从整体上看,清朝抚远大将军是个没有品、没有级、但是权力很大的官,他的身份,比那些经常设立的武官职位还要高得多,即使在有些时候,他也是继皇帝之后才出现的。

若置于清朝以前各朝,此身份武官,属“假节钺”。

如果非要找个同类来比较,那可参考曹魏后期司马懿的做法,司马懿当时获得了“假节钺”,可处于战时的状态,不需要左求右报,必要时甚至可直接斩其军中犯军令者。

而担任抚远大将军的年羹尧,在很大程度上,权力就和被授予“假节钺”的司马懿很像。

由此可知,清代抚远大将军是个很超脱的存在,权之大者,已高于百官,然而正因为他权之大者,因此,这一职务,并没有成为清代常设职务。

毕竟这个如果由某人长时间来担任这个职务,那就有了清朝版本的司马懿了,肯定有很大的几率,而且清朝皇帝也自然深知其强大之处,因此,只在战争中设立抚远大将军一职。

等战争结束后,立即收回职务,决不允许某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并且,从上文我们也能看出,即便是抚远大将军是一个临时性职位,但其权力之大也必然会让皇帝心中忌惮,所以,清朝皇帝对抚远大将军候选人以上都极其谨慎。

年羹尧的抚远大将军有多大(介绍年羹尧官位级别)

其中要任抚远大将军的首要一条是一定要得到皇帝的高度肯定。

清朝历史上曾先后出现了9位抚远大将军,其时间跨度主要集中于康熙和雍正时期,而集中于此时期的原因主要有二。

原因一,康熙和雍正时,用兵西北比较频繁,特别是与准噶尔作战时,曾进行过几次战斗,所以当皇帝没有亲自出征时,需要设立能够临时决断之职。

其次,在雍正后期和乾隆即位之后,伴随着军机处的建立和成熟,军极大臣们逐渐代替抚远大将军,所以从乾隆时期起,清朝一直没有设立抚远大将军一职。

因此清朝抚远大将军在康熙和雍正两朝才有。

而康和雍时期出现的9位抚远大将军可以说每个人都是皇帝极为信赖的人物,皇亲国戚所占比例很大。

例如第一位抚远大将军就叫鄂扎,这个人,就是正儿八经爱新觉罗嫡传。

鄂扎之父,乃与郡王多尼并称多尼或许多人都知道,但是多尼之父,亦即鄂扎之祖父,却大为闻名,何人?他是多尔衮亲弟弟,豫亲国王多铎。

多铎清朝初期的战绩无需赘述,甚至乾隆皇帝也将其评为“开国诸王中战功最高的”再加上有摄政王多尔衮而被封为世袭罔替亲王爵位。

只是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对其进行清算,才连累多铎亲王爵位被夺走(此时多铎已死),改为郡王,并继承其爵位之子多尼,当然成为郡王。

但鄂扎亦继承其父多尼之爵,并于康熙十四年于清廷招抚察哈尔,受康熙册封为抚远大将军掌管招抚之事。

鄂扎以后,抚远第二位大将军是康熙年间的图海。

图海出生于满洲正黄旗人,但其在顺治年间,却是靠文职进入官场的,而到了顺治年间,他的仕途还是相当坎坷的,几经沉浮。

年羹尧的抚远大将军有多大(介绍年羹尧官位级别)

真正兴起,也是康熙时期的事,先为平定与三藩有关的大事出更大的力,受到康熙赞赏,后随鄂扎征察哈尔,更多的是奇谋的频频出现,再加上他亲自率领兵力作战,显示出他在军事上的天赋,使康熙更加重视他。

又正由于信任度的加深,而图海又来自满洲,所以在此后平定王辅臣之战中图海受封为抚远大将军全权主持有关平叛之事。

但继图海后第三、四抚远大将军为康熙之弟福全与满洲正白旗人费扬古所生。

福全自不必多言,本是康熙异母弟,天生信任极高,与费扬古一样非外,若是从亲戚关系来梳理,他依然是康熙叔叔。

费扬古之妹,顺治皇帝最爱董鄂妃,所以费扬古全称为董鄂·费扬古,亦出生于董鄂氏家族,他原供职于安亲王岳乐的(努尔哈赤之孙,康熙堂伯父)帐下,后又于康熙三征讨噶尔丹时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

这便是清朝的前四任抚远大将军,不过相比于第五任而言,这四位,虽说挂着抚远大将军的名号,但在权力方面,还是受到了皇帝的颇多节制,毕竟那时候康熙还正值盛年,不能让底下的人有太大的势力。

例如费扬古虽然说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并不假,但是那时他在征准噶尔三路大军之中仅担负西路军之责,与康熙坐拥中路之责,无非就是如此,当时西路军为主力,而康熙率领的中路军则属辅助罢了。

总之就是,这前四任抚远大将军,权力和地位上还不算太离谱,也没有达到上文提到的“假节钺”地步,但是到了第五任,画面就不一样了。

抚远第五任大将军是什么人?对了,是康熙皇帝第十四子雍正一母同胞亲兄弟胤禵。

年羹尧的抚远大将军有多大(介绍年羹尧官位级别)

胤禵打小便受到康熙的喜爱,据史料记载,除与父亲常外出外,他还有一个特殊的权利,那就是可以提取官物,从大内供给他家食用物品。

当然这种特权,不只是胤禵一个人所特有的,但是别的皇子通常尽能享受一年左右的时间,只有胤禵,直到康熙死后,仍然拥有这种特权。

总之,康熙对胤禵的确有着非一般的喜爱。

当然胤禵的确有两把刷子,康熙后期,因为准噶尔又开始刀兵了,康熙不得已不得不出兵,但是因为年纪大了,他无法继续御驾亲征了,这样一来胤禵便成为代父征战的候选人。

能选择胤禵出征,本身就说明了他具备一定的军事才能,并且也是得到康熙认可的,而在他受封为抚远大将军,并开展接下来的一系列战役期间,更是展现了这一点。

也是通过胤禵运筹帷幄和如一拉一打恩威并施等各种战略,顺利完成康熙赋予的“驱准保藏”使命,它对当时清朝边境的安定,作出了难以抹煞的功绩。

毫不夸张的说,胤禵的军事能力,在整个清朝范围来说,都是排在前几位的。

而胤禵当上抚远大将军之后,已经宠着自己的康熙也下放权力到极点,如康熙从胤禵出发,要所有亲王,贝勒和贝子,以及二品以上大臣,着蟒服装,齐聚午门为胤禵送行,康熙本人也亲自到场,郑重其事的向胤禵颁授敕印等物,场面极为隆重。

这一点是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所诠释的,而且从历史上看,它的规模比电视剧里的还要大。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康熙对这个儿子有多看重,不仅如此,等胤禵出征时,康熙更向青海各王公下诏,请他们“或论军务、巨细事宜”,都要按照胤禵的指示去做,也毫不避讳地在旨意中说明,要“和本人(指康熙)面对面的训示没有什么区别”。

因此,仅从康熙的意志中又可以看出胤禵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

更为重要的是胤禵抚远大将军在清朝历史上也是唯一一个被誉为“大将军王”,而这一“大将军王”头衔,则由康熙亲授。

所以,这样比较起来,排名前四的抚远大将军,要差很多,远没有康熙自己的儿子胤禵好。

年羹尧的抚远大将军有多大(介绍年羹尧官位级别)

而胤禵平定西北后,时机已到雍正时期,因为争储的失败,胤禵终于被雍正所圈禁,当然不会继续担任抚远大将军,继任者叫延信,这个人又是皇亲国戚、乃豪格之孙但当时能够继任抚远大将军更是一种转折。

坦率地说,雍正当时是为了解除哥哥胤禵的军权和防止其在西北给自己带来威胁,于是暂时找了这样一个比较信赖的人来代替胤禵。

结果,延信抚远大将军做得时间不长,不久,便被雍正革职,又遭雍正幽禁闭,终于雍正六年,死于囚所。

而下任延信则是赫赫有名的年羹尧。

年羹尧发迹的过程实际上始于康熙时期,他亦以文职身份进入仕途,因其能力出众,仅六年间,康熙便升任四川巡抚,而至康熙晚期即皇十四子胤禵的“驱准保藏”时期,年羹尧对清军后勤供给的保障,更有杰出的贡献。

因此,康熙六十年时,他不但升任川陕总督,而且受到康熙本人的接见,这样的恩宠,使当时的年羹尧感动地说,这就是“极世之遭,非梦所及”。

而其终得以位极人臣的时间要数雍正时期。

康熙去世之后,年羹尧正好在西北,正因为有了他的存在,大大遏制了皇十子胤禵的脚步,终于能够使雍正成功即位,因此,这使年羹尧成了雍正心腹重臣。

再加上年羹尧之妹年氏也就是雍正的宠妃也就是敦肃皇贵妃了,这样一来他与雍正之间,也属就是郎舅的关系了。

既有心腹也有亲属,自然让雍正异常信任他,因此,延信革职后,抚远大将军之选,自然是当仁不让,非年羹尧不可。

当然,年羹尧也确实是有一定的军事能力,在对付青海的和硕特部酋长罗卜藏丹津期间,年羹尧运筹帷幄,极大的发挥出了主观能动性,最终彻底击溃罗卜藏丹津主力,平定青海。

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一件事:当捷报频传京城,雍正皇帝异常兴奋地说:年羹尧既是他的“功臣”,又是他的“恩人”。

这样,年羹尧更加受到雍正的重视,在这之后,雍正的大事小情都会与之商议,反正是宠信至极。

可俗话又说物极必反啊,再加上雍正这一位,翻脸之快那可是众所周知的了,同时年羹尧依仗宠信越来越膨胀,于是在以后,君臣两人之间产生了隔阂,进而发展为猜忌,终于,年羹尧在雍正几次被贬之后,赐死。

年羹尧的抚远大将军有多大(介绍年羹尧官位级别)

虽说年羹尧最终是以悲剧收场,但他在担任抚远大将军期间,其权力之大,基本上与当初的胤禵差不多,比如前文提到的,雍正将川、陕、甘、云四省所有事务、“俱降旨,交年羹尧处置”以及军中事务、作战战略、排兵布阵等都由年羹尧决定。

总之,年羹尧与胤禵除了没有胤禵这个“大将军王”头衔之外,在力量与地位上,并无不同。

年羹尧是清朝第七任抚远大将军,在他死后,雍正又先后封了两任,分别是第八任马尔赛(图海之孙)和第九任崇安(努尔哈赤嫡次子代善之重孙)。

不过,这两任抚远大将军,其中马尔赛是因为对付准噶尔时作战不力,被雍正以“延误战机”斩于阵前,另一个崇安,则是在接任马尔赛仅九个多月便病逝。

又病死于崇安,其时已是雍正十一年即雍正后期,不久以后,雍正因病去世,乾隆即位,因军机处渐趋成熟,此后,抚远大将军之职遂退出历史舞台,不再出现,代之以领班军机大臣之职。

例如乾隆时著名将领傅恒和阿桂就担任了这个职位,并且带兵打仗,只是乾隆对权力抓得比较紧,因此领班军机大臣虽与抚远大将军相似,但是权力比不上前胤禵、年羹尧。

除了抚远大将军之外,清朝还在战时设置过不少其他将军名号,比如岳钟琪担任过的“奋威将军”,就属于是战时临时设置的将军称号,而这类将领,和前面所说的绥远将领和驻守各地的将领(比如,年羹尧曾任杭州将军)在性质上却截然不同。

说穿了,一个属临时、使用完毕即被废除,一个则属惯例、真实官职,正是这样不同。

年羹尧的抚远大将军有多大(介绍年羹尧官位级别)

总之,年羹尧所任抚远大将军在清朝属战时专任临时职务,他没有品、级之分,但是职权很大,而且身份也因人而异,如康熙十四子胤禵、雍正最宠爱的大臣年羹尧等,都属“土皇帝”级,另外几位,权力比较小,也会得到皇帝多数节制,反正也是如此,此职还须视人而定,任者在帝王心目中之重要程度不一,则身份与权势,自然就不一样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rwen/81410.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