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为什么没生孩子(盘点古代苦命女子)

西施、貂蝉和杨贵妃之所以没有孩子,并不是她们不想生,而是各自有各自难以启齿的苦衷。

西施为什么没生孩子(盘点古代苦命女子)

提起中国古代历史上有4位美女,想必许多人都非常熟悉,这四位美女就是沉鱼西施,落雁王昭君和闭月貂蝉还有羞花杨玉环。

这四个人的美。它被人们所认可,有关她们的事迹,为多数人所熟知。

然而如果要问起四大美人的子孙如何,我想多数人对其并不陌生,其实这四位之中除王昭君外,其余三位一生下来就没有生过一个孩子。

那四大美人为什么有三人无儿无女?

其实,她们之所以没有孩子,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总结一句话就是,生不生孩子,决定权不在她们的手上。

西施为什么没生孩子(盘点古代苦命女子)

先来说说貂蝉吧,作为四大美人当中唯一一个虚构人物的她,是没必要生育的

貂蝉这一角色,历史上实际上根本没有出现过,是个正儿八经虚构出来的角色。

现实中吕布与董卓的贴身婢女私通,正因为有这样的事情,吕布才会非常担心自己会被董卓识破而责罚他。

于是王允等人就会用这一点说服吕布,最后借吕布的手除掉董卓。

吕布所私的那名婢女在一定程度上是后代文学作品里貂蝉的原型,只是她的遭遇与际遇有很大改变。

那么,貂蝉何时第一次登上三国系列文学作品?

关于这一问题,许多人认为答案就是《三国演义》。其实不然,貂蝉这一角色的首次登场,还是元代长篇小说《三国志平话》。

《三国志平话》一书,作者何人已失传,本书主要内容,即依托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互相斗争而叙述。

然而书中的很多东西,正史里是没有的,如“张飞见到黄巾”,貂蝉这一角色,也是正史里没有的。

在这本书中,貂蝉虽然是第一次露面,但是笔者给她设置的身份,与大家所熟知的有一定的区别,书中貂蝉一露面,就是以吕布之妻的形象示人。

“王允忍不住在法庭上问道:“您为甚烧香吗?向我实说。”唬得貂蝉连忙跪下,不敢抵讳,实诉其由:“贱妾本姓任氏,小字貂蝉,父母为吕布,从临洮府失散,迄今未曾谋面,故焚香不绝。”—《三国志平话》

因貂蝉是书中吕布之妻,所以,王允借助这一地位,说服董卓与貂蝉成婚,由此惹恼吕布,引发吕布行刺董卓之事。

并且,在《三国志平话》中,貂蝉虽说有出场,但关于她的章节较少,基本上是作为一个工具人出现的,为的就是让吕布有个杀董卓的理由,因此,此时的貂蝉整体形象还比较单薄。

而且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参考《三国志平话》对貂蝉的规定,对这一角色有所保留,只是有很多修改。

西施为什么没生孩子(盘点古代苦命女子)

一是罗贯中把貂蝉和吕布夫妻关系剥去,改封王允为义女。

二是大量刻画貂蝉这一人物性格,使其由瘦弱的工具人变成有家国义气、忠义无双之情的女性。

最后是使貂蝉成了董卓死亡的关键人物,使她成了一个舍身取义奇女子,用自己的美貌加剧董卓与吕布的冲突,从而借吕布之手杀死董卓。

总之,在罗贯中系列刻画下,貂蝉形象更加饱满立体,同时其遭遇及其忠义无双也使其在《三国演义》里成为杰出女性人物。

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无论是《三国志平话》还是《三国演义》及其他一些派生出来的丛书中貂蝉这一角色,就其本质而言,它总是推动故事情节前进的角色。

正因如此,貂蝉完成使命后,对貂蝉的描述自然也随之消失,换言之貂蝉已不再具有生存的意义。

所以,即使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三国演义》,也没有貂蝉完成任务而吕布去世后,对貂蝉的结局与去向有任何记述与介绍。

因此,考虑到貂蝉自身是个驱动故事的人这一原理,她自然没有生儿育女的需要,各方面作者都没有允许她生儿育女。

此外,在一些关涉貂蝉终局的民间传说与文学作品里,貂蝉一样是无儿无女。

如元代杂剧《关公月下斩貂蝉》,貂蝉死于吕布之后,又为曹操所用,明许刘备与关羽暗配,意在借其美,离间桃园兄弟三人感情。

可结果是刚烈刚直的关二爷为使曹操阴谋不得逞又免后患而终于斩貂蝉。

人们已经死去,当然也没有生育。

又有一说是关羽怜悯貂蝉的悲惨遭遇,但又被其家国大义打动,于是偷偷送貂蝉到了一个隐秘的地方,并且貂蝉就在那里出家为尼并且最终老死。

这样的结局还算比较好,至少貂蝉能善终,但是由于出家为尼的缘故,当然是不能结婚生子的。

整体来看,无论哪个版本貂蝉都无儿无女,这在很大程度上由其身份性质决定,而其自身也是驱动整个故事的角色,任务完成后,不再有必要再由作者去写。

并且,如果让貂蝉有孩子,那么就需要描写她的夫君是谁,怎么相识,怎么走到一起等等内容,这些情节均与主线故事无关,所以作者自然就不愿多费笔墨来写这些了。

西施为什么没生孩子(盘点古代苦命女子)

再说西施,她之所以没有孩子,原因是因为形势所迫

西施又叫西子,坦率地说,西施和貂蝉同为工具人,只是西施在历史的长河中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越王勾践在公元前494年才败于吴王夫差之手,因国力大损加之时局窘迫,致使越王勾践只能拱手请求吴王夫差的和亲。

而为免亡国灭种的勾践则忍辱负重亲自去吴国做人质,在这期间,饱受吴国屈辱。

然而勾践却是个有野心的男人,为了这屈辱,勾践非但没有就此沉沦下去,还激发起坚韧的意志,以“卧薪尝胆”这一手段,激发他不忘初心。

最后,经过勾践主动示弱,称心如意的夫差又把勾践放回越国,勾践从此,准备了复仇计划。

而当他准备怎样报仇时,谋臣文种、范蠡却给勾践出“灭吴七计”。

这灭吴的七计之一是“美人计”,那时人人都知道吴王夫差的好色,于是,文种与范蠡便打算献美女给夫差,败坏他们的心志。

计划确定后,下一步是找美女,范蠡受命在全国各地巡行调查美女,并在诸暨(今浙江绍兴诸暨)苎萝山村行走时,见到了两个绝世美女。

不错,范蠡认识了两个漂亮女人,就是西施与郑旦姐妹花。

然而对郑旦却鲜有记载,仅知她与西施共被派往会稽越王宫,在那里经过礼仪,歌舞的修养,与西施一同送去夫差之初,此后就再也没有关于西施的记载。

而最后,西施以其娇艳的外表,和婀娜的造型,令夫差们如痴如醉,自此沉溺于女色之中,不理政事,最后走上亡国丧身之路。

从西施这段经历其实还可以看出来,其功能与貂蝉差不多,就是为了迷惑敌人来达到一定目的而存在。

因此,由于角色是相同的,由于西施受夫差宠爱时期,痴情西施的夫差们自然不允许西施生育子女。

而且当夫差身死、越王勾践大仇大恨得报时,西施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完成,于是,她便与貂蝉同流合污,丧失角色后,终于不知去向。

有关西施归宿问题,较为盛行的大体有6种:

西施为什么没生孩子(盘点古代苦命女子)

一是西施负罪缢死。

这类言论,西施被吴王夫差杀死之后,一方面是由于她任务完成的安慰,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夫差待她不错,但是她本人导致他身死的内疚。

两种感情交织在一起,西施无法自圆其说,于是最后选择自缢而死。

二是由范蠡沉入湖中

夫差死后,勾践非常爱貌美的西施,于是派人把她接到越国去,准备纳入后宫。

而谋臣范蠡则认为勾践若如此,日后还会再犯夫差之罪,于是,为使勾践不沉湎于女色中,范蠡设计把西施骗上太湖,终于把西施沉入湖中。

三是为吴国人所沉。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吴国被灭之后,吴国人民就把愤怒发在西施的头上,以为西施就是罪魁祸首,于是,就把西施裹在锦缎里,活的沉入江中。

第四、五种,西施都身死,由越王勾践和越王沉湖。

其中,第四、二种大致相同,无非就是把西施沉入湖中,改由越王勾践来完成,其目的就是要避免沉溺于女色之中,自愿把西施沉入湖中。

而第五则纯属“醋坛子事故”。越王羡慕西施貌美,又怕西施夺走她老公对她的爱情,于是,寻找机会杀死西施。

而末种情况下,西施结局较好,任务完成后,由谋臣范蠡将其掳走,两人弃物从戎,成为儿隐世神仙眷侣。

然而这一论断,一般被视为后世对美好事物的寄愿,因而频繁出现于文学作品中,然而真实度比较低且不值得信赖。

而另外几说,最后西施都以身亡告终,总归是没有死掉。

其实细想起来还真是这样,古代女子身份卑微,即使生得万千宠爱,也只是当权者使用后的工具,自然不需要存在,因此,西施身死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如前所述,西施之所以产生,仅仅是因为勾践要利用她与夫差周旋,而且任务完成后西施、身死不可避免,自人去楼空,便不能生育。

再说了,就算她死里逃生,也不过因为自己漂亮而已,这种时候,无论谁得了她都会因贪图美色而生儿育女,所以,当然不允许她生育。

西施为什么没生孩子(盘点古代苦命女子)

最后是杨贵妃,杨贵妃无子的理由很简单,他完全是“自找的”。

杨贵妃小时候有些悲惨,父亲杨玄琰十岁就死了,于是杨贵妃十岁以后,就和舅舅杨玄璬一起住在蜀州。

而她的首任丈夫,原为唐玄宗李隆基之子李琩。

二人如何相识?史料记载开元二十二年唐玄宗之女咸宜公主于洛阳结婚,当时河南府士曹参军杨玄璬亦收到邀请,因此他与杨玉环共同出席公主婚礼。

而且好不巧,咸宜公主弟弟李琩还来参加妹妹的婚礼,在那里,他见到了年轻英俊的杨玉环。

人们常说一见钟情威力大,两青年相见恨晚,顿时产生了爱慕之情。

回去后,李琩跟妈妈武惠妃提议娶杨玉环为妻,身为妈妈,儿子拥有一个自己喜欢的男人当然是件好事,于是武惠妃跟李隆基说,这件事就这样完成了。

并且,李琩和杨玉环在刚结婚之后,两人的感情很不错,史料上说二人“恩爱异常”。

本来杨玉环的命运本该如此,可是造化弄人的她与李琩婚后三年武惠妃死了,导致李隆基长期闷闷不乐。

并且,当时李隆基的后宫虽说嫔妃众多,但没有一个能让他中意的,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就向李隆基提出,说杨玉环“姿质天挺秀,宜充掖廷”。

起初李隆基并不相信,而当他寻找机会一睹为快的时候,立刻就对杨玉环产生好感。

不过就像归像,杨玉环毕竟那时候还是李隆基的媳妇,怎么能把她变成他的妾呢,这个对李隆基就是一个疑问。

然而人们一要做成大事,总要想方设法,最后,李隆基先是安排杨玉环做道士,然后寻找机会,再接她进宫。

从此,杨玉环一摇再摇,不但由李隆基媳妇成了李隆基妾,而且还立为贵妃。

西施为什么没生孩子(盘点古代苦命女子)

而当她成为李隆基妃子后,可谓备受宠爱,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华清池贵妃沐浴”之类的典故,都是李隆基对杨贵妃宠爱的明证。

然而,从杨贵妃第一次受到李隆基的宠爱到身死马嵬坡,前后将近二十年了,然而在这将近二十年中,她没能为李隆基生下一个孩子。

并且,她和李隆基之子李琩恩爱那三年,同样也没有生下孩子,对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有不少说法。

最早据说李琩并无生育能力,但是事实却是李琩与杨贵妃分离之后,在父亲安排下嫁给韦氏一女子,两人结婚后至少有5个孩子。

因此,说李琩没有生育能力,完全是无稽之谈。

又有一说,认为李隆基得杨玉环时,年龄太大,体质又没有再生子女的能力,因此造成杨玉环没有生育。

这句话表面上似乎值得相信,其实却经不起推敲。原因何在?由于李隆基一生有三十个的儿子和二十九个的女儿,生育能力根本没问题。

可是,杨玉环为什么不为李隆基生儿育女?究其原因,主要是两方面的。

首先就是李隆基不让杨玉环生育。

杨玉环被李隆基收归后宫前的身份如何,在那个年代大家都知道,虽然李隆基对其有过一系列的运作,例如将杨玉环送出为僧,但是无论如何,杨玉环作为李隆基以前儿媳妇的地位,这一点都无法改变。

也就是说李隆基夺子所爱这一事实也无法掩盖。

而面对这样的局面,李隆基又是如何让杨玉环生育的?假想杨玉环真有了孩子就出来了,那这个辈分应该如何计算呢?

特别是当这男孩与杨玉环前夫李琩见面时,他应该如何排辈分呢?

一句话,无论如何排就是个“乱”字,唐朝虽然风更开,但是伦理这个主体依然存在,再说如果杨玉环生子的话,还会让李隆基陷入困境,正所谓,要想避免这一切,还不如不生儿育女。

西施为什么没生孩子(盘点古代苦命女子)

这仅仅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一点是李隆基“私心”。

众所周知,李隆基宠幸杨贵妃之时,就已经把四子李亨立为皇太子了,也就是说李亨名分已定了。

如果说,杨贵妃给李隆基生下了个儿子,那就根据其被宠幸的程度、和恃宠而骄、保不齐的个性来为使儿子当太子而在李隆基面前吹捧枕边风吧。

一旦这样,会发生怎样的情况自不待言,在历史上因改立皇储之事,导致国家动荡不安者不胜枚举,而作为开“开元盛世”之先河的李隆基也不能不了解其利害。

特别是李隆基年轻时,同样经历了宫廷内斗,还深知宫廷一动荡所造成的恶果,正所谓为了安定大局,李隆基表示不允许杨玉环有任何生育。

最为重要的是李隆基将儿媳强行纳为妾,这已引起其子李琩和许多大臣们的不满,但李隆基当时皇权正盛,谁也不敢多言。

但是要是自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又让杨玉环生了一个孩子,那保不齐底下人们的不满情绪也是一触即发。

于是,权衡利弊后,虽对杨玉环宠爱有加,李隆基却也知道谁好谁坏,于是,不允许杨玉环生育,便是最好的结局。

再加上杨玉环无法出生也有待考的理由,而这一理由问题就在于她本人。

历史记载,杨玉环为保持容貌,所以久服一种叫“息肌丸”,其功效,是使皮肤变得滑嫩。

但是这种所谓“息肌丸”,在组成中除含部分麝香外,还有很多重金属元素,一旦长期暴露于人体内,很容易造成无法生育。

这一说法固然有待考证,但是无论如何,杨玉环在身死马嵬坡前,也未能生下一儿半女的事实,且据有关史料分析,她之所以没有子女,更是因为李隆基不让也没有答应她生育。

西施为什么没生孩子(盘点古代苦命女子)

整体上是四大美女之一貂蝉。西施与杨贵妃无儿无女都有各自的理由与委屈,貂蝉只是个虚构的角色,因此无须再生儿育女,西施在完成任务之后也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且大概率是被人害死,因此也不可能生孩子,至于杨玉环,则是因为李隆基的要求,让她不可以生孩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rwen/82982.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