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里,我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这天。妈妈很早就起来卤了一大盆肉,里面放着鸡和香肠、瘦肉还包括猪的其他各部分。清晨睁开眼,满鼻肉香,不需要吃饭的感觉非常的惬意。更有甚者,隔天就过春节,能吃到许多通常不具备的美味,也有走亲戚过年的,也没啥家务做。就是大人也不会办事,孩子们还有事可干。
过年是中国人苦心经营一年后最闲暇轻松的日子。
“除夕”即岁除之夜,也叫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等,是岁岁末,终夜。除夕,除旧布新,合家团聚、祭祖日,以清明节和七月半为界、重阳节,是我国民间一个传统祭祖大节。除夕之夜在国人的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含义,这是年关最关键的一天,飘泊得再遥远的游子,都会赶回老家与亲人团圆,于除夕之夜、辞旧岁、迎新春。
除夕自古以来就是祭祖,守岁,吃团圆饭,贴年红的日子、挂灯笼这样的风俗,一直传承着,历久弥新。我们家乡除夕之夜要备先人的饭,从初一到十五,天天邀请先人就餐。
压岁钱是一种过年习俗,年夜饭过后长辈们应把预置的压岁钱分发给晚辈们,有人说,压岁钱能压邪祟,晚辈得了压岁钱,便能平安过周岁。压岁钱具有辟邪驱鬼、保佑平安的民俗文化含义。压岁钱的初衷就是为了镇恶驱邪。因为大家都觉得孩子易被鬼祟侵犯,故以压岁钱来压祟驱邪。童年时,对于新年的盼望中自然就有压岁钱的成分,尽管并不是很多,连以后也要上去给家长看,但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一种开心。
有关除夕的来历及传说颇多,一曰:
传说远古时,有种凶猛的生物,十分凶猛,民间称之为“年”。
“年”是每三百六十五天发生一次的。“年”这件事一出,则对人类有害,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年”是夜间出来活动的,所以人到时候会熄了灯,彻夜难眠避灾。后来才知道,穿着红衣,燃炮竹声,能赶“年”。
所以在岁末,觉着“年”将至,人们为了躲避邪恶,便放鞭炮,祈盼来年的吉祥。故逢年过节大放鞭炮的风俗,一直传承至今。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过年前一天,以击鼓之法驱除“疫疬的幽灵”,“除夕”这个节令就这样开始。据说首先提到“除夕”之称,系西晋周处所著《风土记》及其他史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广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rwen/85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