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城大战当然不是史上首例诱敌深入进而大获全胜的战争,如秦朝白起佯装溃退将赵括45万追击大军包饺子,不过这并没有影响诸葛亮先生在这场战争中的辉煌,他的同学司马懿也表现乖巧、顺从。
卤城大战中
许多人都觉得诸葛亮不应该北伐了,将巴蜀做强自己不香?
诸葛亮说非常气愤:要么就去吧?了解温水煮青蛙的方法有哪些?
一、温水煮熟青蛙
魏,蜀关系在当时与温水煮青蛙十分相似。
四川有一口大铁锅,巴蜀人民都是烧过的蛙,陇西有柴灶,魏国人民则卡着灶不慌不忙地添柴火,一来柴火不足,二来胃里还是没有多大饥饿感。
等饥肠辘辘时,使劲往灶里添硬柴、火一起烧,青蛙也会跑?
魏国吃肉喝汤后,用牙签剔去牙缝,摸着鼓胀的胃,真心称赞道:“巴蜀之蛙,味即芬芳。”
诸葛亮决不允许这一局面发生,他只会主动出击、变被动为积极主动,甚至不可能灭魏,他还会扰乱魏的程序,耽误魏灭蜀。时间对于谁来说都很公平,老天对于辛苦的人们来说也常常很好,万一蜀地不小心将魏国灭掉怎么办?希望又渺茫,这还是一种希望。
诸葛亮重情义,同意刘备兴蜀必须要做到,只是一国担纲,有些劳累。
诸葛亮战略意图十分单纯,占陇西、守四川、让陇蜀合一。
东可出关中、西北至河西、东北至河朔、西南亦可远遁青藏、陇西是巴蜀天然跳板、蜀一旦出陇西,像鱼入海,魏国欲为渔翁并不是那么简单,于是诸葛亮毅然北伐取陇西,跃出巴蜀之地,而不是魏国锅中蛙。
“天下之富,莫若陇右”对于出征运送军粮这一老问题的巴蜀而言,简直是福地;骑兵,历来都是蜀国之短,但是凉州出骑兵呀,会骑会射也会打仗!
能捞个好将军那是一本万利,于是马超投靠刘备,刘备面露难色,三月桃花直挂枝头,被封为“西和诸戎也”平西将军,言外之意是:多拉几个好哥哥,大伙升官发财吧。
诸葛亮首次北伐捞取一个姜维,占据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后,将一个魏国气得呕血三升,因此对诸葛亮,魏国人民敬而远之,畏而远之,不知诸葛亮此次摇扇、抽风是为了什么.
鄙视诸葛亮者常常是悲剧,于是与诸葛亮初次交锋的司马懿吃哑巴亏做回十分顺从的乖学生。
那就是着名的卤城大战。
二、卤城大战中
卤城大战中,实际战斗并不出彩,斗智斗勇的场面倒也值得称道,诸葛亮对司马懿狠下杀手:祁山多雨,切莫使头进水。
1、摇扇子又是一个人
诸葛亮回来啦!
敢于和诸葛亮面对面叫板,但曹真已经死!
诸葛亮最初北伐攻占魏国天水,南安,安定三县时,曹真派张郃在街亭大破马谡,顺便夺回遗失的三县。
曹真向来不是善辈,挨打的脸肯定会打回来的,过了两年,他指挥部队分两路进攻蜀国,因为汉中的艰难险阻和雨季的到来,魏明帝终于下令撤军。
实在打不开,每个月只跑半条路,军粮来的时候也赶不上,那纯属赴蜀的见面礼。
其中来自汉水的攻击主将就是军司马懿,差一点点就和诸葛亮打起来了,可能上帝认为这对敌人还没相遇,就下起雨来制止他们。
曹真返回之后一病不起,隔年死去,此时诸葛亮再次派兵出征。
魏明帝的一纸诏书让司马懿大放异彩,出任雍凉都督。
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一对死对头,好不容易要见上一面,只是不知是司马懿大腿粗壮,还是诸葛亮拳头比较有气势。
2、跟屁虫司马懿等
红旗招展前引后引,蜀将驾宝马驰骋疆场,后面将士甩动火腿跟从,大部队直抵祁山;尘烟背后,便是久治长安、拍胸打包门票的巴蜀大地——李严这一刻正压着粮草,漫天飘飞着雨丝。
王平率蜀兵包围祁山时,诸葛亮率主力失踪。
司马懿听说诸葛亮针对天水郡以南祁山的消息后,急冲冲地点了兵,率领魏军主力部队向祁山进发,郭淮和费曜两大将奉命率领四千精兵进驻上邽城。
诸葛亮眼见声东击西之计得逞,掉头抄起铁堂狭道前往上邽城,沿途偃旗息鼓、人马不嘶、人声鼎沸,于密林间挥手告别木门道行色匆匆的司马懿:路远,尚请君更珍。
见到不知从何而来的蜀兵后,郭淮、费曜高兴极了,认为那是一只跑到祁山迷了路的小羊,开门抄起家伙骑上马。
没打几轮,就发现四面围蜀兵越打越大,好在见机速很快,一边打一边撤溜着回城,关了门,奔城楼一看,当场目瞪口呆:我行我素,摇扇也是,完蛋啦,快来蜀国主力部队吧!
诸葛亮并不强攻上邽城、出兵监视城门口、敢于出城打回原形、别人前去帮助魏国收麦、主人不想要的宾客千万不要客气、否则就是不敬主人。
没辙了,搬运粮食的李严尚在途中,皇上也不差饿兵,诸葛亮也只有优先考虑粮草。
行至中途,司马懿闻军报诸葛亮正包围上邽城时,气得乐不可支,亦不顾攻打祁山王平、全军调头往回赶,想起诸葛亮占着上邽城坚守、嬉笑着下魏兵饥肠辘辘的模样便怒不可遏起来。
司马懿决不能让诸葛亮占据上邽城。
诸葛亮占领上邽城作为大本营,既能侵占周围郡县,又能切断魏军粮道,届时司马懿攻或退或不退,蜀军一旦进攻祁山就来一轮,魏兵变成饺子,饺子命运最能体现在知道蜀国吃粽子是沾还是不沾醋。
诸葛亮在扇子上坐镇中军,等待司马懿的攻击。
司马懿倒是窝囊,没有弄清摇扇子来路决不冒进,占着地形结阵相持。
守株待兔,诸葛亮率全军消失于司马懿面前,空城计玩得贼溜之大吉,将上邽城所收小麦顺手带走,粒粒不留司马懿。
“敛军据险要,兵不交众,亮引而归。”
3、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也
丢脸丢进奶奶家啦!
司马懿气得发疯,派出奸细满天下跑,终于接到消息说诸葛亮已退守祁山卤城后,便左冲右突,终于在祁山一带赶上撤退中的蜀军。
诸葛亮命令先行骑兵改向后军,并掩护步兵改向前军后撤,以防司马懿的突袭。
司马懿看了看,摇着扇子没按常理办事呀,既没进攻,也没结阵扎营,撤退也没乱过,不是有伏兵吗?如此狐疑之下,司马懿命令军队与蜀军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随便上前作战,不能跟着丢掉。
这下惹毛了勇将军张郃了,是不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像话?也不汪汪了,所以就为司马懿分析情况。
“诸葛亮远在千里之外,要和我军速战速决,当然认为我军要用消耗战来不打必胜,所以只好撤退。现在祁山守军得知我军前来支援,军心大稳,能保城不失。没有祁山顾忌的情况下,要兵戎相见,一路牵制蜀军、一路迂回包抄断蜀军退路,二路夹攻,欲战而屈人之兵。只尾随,不攻击,非常伤人心知?诸葛亮孤军深入、粮草未足、不战而屈人之兵更何待?”
司马懿还只肯去跟踪蜀军,诸葛亮站住自己还站住,诸葛亮拔营向前自己去追赶,这可把大家都整蒙在鼓里:你们苦心孤诣去追赶人家,不是打来送行,把人家平安送回四川么?天哪,掉个雷劈了我,我被司马懿雷了。
诸葛亮见甩不掉魏军,琢磨不透司马懿,人高艺胆大,索性不去,在卤城建军事营寨,大部队吃魏国小麦,嬉笑看司马懿哈哈大笑。
司马懿马上又在与蜀军相对的地方筑了营寨,两军遥相呼应。
贾诩、魏平受不了,激将法都用上了,“老头,不怕天下人都说怕诸葛亮像猫一样见虎呀?丢人现眼也不耻!”
司马懿也一样不让手下上阵,下定决心消耗蜀国粮食不打,进程无所谓,其结果就是胜利者写就神话,在部将请战时,索性装出一副病魔模样。
4、卤城大战中
熬到五月份,魏国军粮见底,蜀国大概攒得差不多了吧,司马懿就开始着急。
司马懿本打算拦截蜀国军粮队后,又凭地势之利困住蜀军,不料等待一个月后连蜀军军粮队身影也没有见到,气得恨不得把孩儿他娘臭骂一顿。
诸葛亮竟然还气得要跳脚了,押粮李严您究竟去了哪里啊?
司马懿没有等待。
猛将张郃猛攻王平守卫的蜀汉南围营,打垮南营,然后包围蜀汉中军生擒诸葛亮。
司马懿则率主力进攻,牵制住诸葛亮坐镇的蜀汉主力,不给诸葛亮救援王平的机会。
司马懿把宝压在了张郃身上,而诸葛亮也把宝压在了王平身上。
王平且战且退、一路丢盔弃甲、这高兴得憋屈许久像饿虎下山一样的张郃、带兵撵兔子一样冲了上去。等到锣鼓喧天,蜀国伏兵四起时,张郃意识到自己是个悲剧,蜀军包饺子,内外三层那种,他只能打起精神来突围,向司马懿呼救。
司马懿大惊,命令贾诩和魏平率军去救张郃,那时候两个人不就是每天都请战骂司马懿么?司马懿现在成全他们了,在战场说理的办法就是拳头、就是骡子都要马拉着出去遛遛才能明白。
贾诩和魏平斗志昂扬地带兵去救张郃,不久就会突进和张郃会师的地方。
又一阵锣响.
魏延,高翔,吴班率领蜀军,再次将贾诩,魏平一行人包成粽子。
魏军分裂为三处拼杀,不久便大败而归,大败而归,司马懿唯有泣不成声,率残军撤退至何卫大营。
“亮令魏延、高翔和吴班前往拒绝,大破,得甲首三千,玄铠五千,角弩三千一百,宣王亦保营。”
六月蜀国护送粮草李严仍未到,而是派人传话说:适逢阴雨绵绵,粮队行路难,对不起很难按时赶到,军师们,你们最好撤。
没了粮食还有什么办法?诸葛亮如今无法追究李严运粮不力之责,再不撤确实成了孤军深入,张郃在他面前便是一例,老虎被乱拳活活打成病猫。
蜀军撤退。
司马懿疯疯癫癫、吃得干干净净嘴巴还没抹掉就要跑掉?摇扇之人,莫说武德!
张郃挨了个打包,也生气了吧,却劝司马懿“归军不追击”,这诸葛亮满肚子坏水,可能会整出啥幺蛾子来。
司马懿不干,脸蛋儿被诸葛亮打得肿肿的,岂不是追得像模像样的?以张郃武力值来说,别说灭掉蜀军了,但是追击落单蜀军的小部队,起码恶心诸葛亮很不错,对于魏国来说也算是一个交代吧,司马懿小算盘打得啪啪作响。
蜀军随后的队伍见张郃追了上来,撒下脚丫子就像无头苍蝇一样跑到木门上,这混乱中,彻底打消了张郃的警惕,全力以赴地追了上去。
“咣当”又响起了锣声。
就见木门高地上冒出一堆堆乌黑的人头,张弓引箭,一片乌黑的箭雨急速下坠,什么都别说了,连躲的时间都没有,张郃左遮右挡的时候,膝盖还被乱箭射中了,摔下马去流血太多而死。
卤城大战全面落幕。
卤城大战被称为智慧之争,因为它前前后后都牵扯了许多兵法活用。诸葛亮明取祁山暗抢上邽采取暗度陈仓,声东击西之计,混水摸鱼抢得军粮;司马懿对抗蜀军一是出于慎重,二是围点打援打击蜀国运粮队伍;诸葛亮故布疑阵从容不迫地撤退轻易地和王平相遇,反客为主向魏军发难,用诱敌深入之计分化魏国主力部队,然后闭门不出、围点打援击败魏军从而化险为夷。面对蜀国没有粮食的尴尬处境,走为上计,诸葛亮却以上屋抽梯之计走之前还坑了魏国猛将张郃,如此看来卤城大战之前和之后就是诸葛亮冒光,被人牵着司马懿败下阵来不足为奇,并非司马懿太没本事,只怪孔明过于妖孽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rwen/86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