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原本以为祺贵人已经被甄嬛计算过,谁知道呢。看完结果才知道她被亲爹给“算计”。虽然自己的父亲也身不由己,不得已而为之,但事实如此,如果不是父亲在幕后推波助澜的话,祺贵人的死亡根本就不可能如此迅速。
1:祺贵人和甄嬛的恩怨是背后的原因
祺贵人之父和甄嬛之父,本来就是好朋友。原著里他们也是一墙之隔,甄嬛大妹玉姚和祺贵人弟弟有着婚约。所以两家感情很亲。
祺贵人入宫之后,太后看到祺贵人胸大脑小,而且还颇具姿色,认为他是个不错的炮灰,他必须好好利用他,才能让他好好伺候他。
那时候皇后有两大仇人,明敌华妃和暗敌甄嬛。太后的打算就是等到攻下华妃之后,就集中兵力打击甄嬛。
甄嬛不只拥有长相的优点,长得很像纯元,同时,她也很聪明,很聪明,知道收敛锋芒、韬光养晦。假以时日甄嬛的未来一定会很美好,无限美好。如果再生下一个皇子母凭子贵的话,越发厉害,那时候将比华妃还难以应付。
因此女王应未雨绸缪、随时备战。手里的秘密武器肯定少不了,安陵容、祺贵人都是她最好的储备。特别是头脑清醒的祺贵人会在需要时给甄嬛“自杀式攻击”。
如在“滴血验亲”这件事上,祺贵人是被太后抛下炮弹的。不出意外的炮弹,就能炸死甄嬛,如果变成哑弹或者不幸爆炸到她的位置,最多能炸死祺贵人,而皇后横竖都处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时刻撇清感情全身而退。
安陵容和祺贵人本来是甄嬛心目中的“好姐妹”,没有一个需要皇后来故意安插亲近,只需要原地踏步不动。在当时,将某些关键情报通过很隐蔽的途径传达出去就可以。
起初,太后要额敏收集年羹尧与华妃之间买卖官位的证据,这也仅仅是太后的个人意志。后来居然还成为帝王的旨意。额敏一见到“帝后同心”就会绊年氏一族的后腿,更放心大胆的去做事。
只要把年氏一族拉下马来,不但他们能加官进禄光宗耀祖而且连他们的女儿都将随之飞黄腾达,备受皇恩。果然额敏第一步棋就走对了,在除掉华妃、年羹尧后,不但他本人受到重用,而且女儿由小贵人升为“嫔”。
从那时起,额敏更坚定地认为:听从太后安排是对的,太后之意代表着皇上之意。就这样又是第二步—帮助太后除掉甄嬛和治罪的爸爸甄远道。
原著里甄嬛还有个握着兵权的弟弟。扳倒年羹尧之后甄嬛弟弟就变成后起之秀也是让皇上非常害怕,不希望甄嬛弟弟又变成第二个年羹尧。因此打压应该趁早进行。
加之甄嬛构陷到华妃放火并逼华妃撞墙身亡,这更令皇上怀恨甄嬛,这时正愁找不出任何借口来压制甄嬛气焰。正好太后设计甄嬛错着纯元故衣的事情,皇上就顺水推舟把甄远道贬罪处死并流放到外地。甄嬛虽因怀身孕暂避风头,但却后知后觉到甘露寺历练。
自此额敏父女更得到了皇帝和皇后的信任和依赖。而且额敏父女俩更增强了“听从太后的话,追随太后”的自信和决心。
然而正应了那句:“事不过三。”有头有尾,额敏应该适可而止,如果不能,物极必反的话,甜头背后只会有“苦”。
2:额敏受皇后挑唆,结果不小心踩到皇帝红线
正是“得意忘形”.人们春风得意时哪能考虑这么多呢?因此,在太后指示额敏要尽快帮助自己劝说皇上—立弘时为皇太子的时候,额敏没有丝毫犹豫就同意了。
他认为那本来是理所当然的。弘时为“皇长子”,现已由太后养至膝下,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嫡长子”。自古以来皇帝立为太子,首选“嫡与长”,次为“贤”。
因此弘时成为太子只是早晚之事。自己只是顺水人情。然而正是由于额敏这一举动,完全激怒了皇上,从此把他列入“不友善臣民”黑名单。
甄嬛进宫之后成功产下双胞胎母凭子贵站稳脚跟。此后甄嬛又屡次请求皇上对父亲陈年冤案进行重新审理,以还他清白。
当年此事由祺贵人之父额敏所告,且“真凭实证”,皇上一再搪塞:”无正当理由坏反查旧案”,涉案之人众多,牵强附会,只为还甄远道清白,搞得朝堂上下人心难划。甄嬛不得不罢手。
可是让甄嬛怎么也没有想到,本来皇上会饶了额敏一命,但是额敏偏偏“地狱无门自来投”,竟然主动撞上了皇上的“枪口”。
有一天皇上来到永寿宫,闲坐着和甄嬛聊起额敏上本的要求:为了国家的利益,皇上该立弘时。
甄嬛听到后借机煽风点火:“说到做到,应该乱棍打死。皇帝春秋鼎盛。为什么要提前讨论国本呢?”甄嬛说了一句话,建议立为太子,不就是变相骂皇上早死吗?
立太子之后,等于是决定将来新的皇帝,而这些太子党也会盼望老皇帝早死以支持新皇帝即位。也好成就各自政治抱负,“被许诺下”高官厚禄。帝乃九龙夺嫡获胜,天然知利害。那么如何才能提前为自己埋下了炸雷呢?
立太子等于为自己树立政敌与对手。其父皇不提前立为太子是为了害怕自己的帝位会遭到垂涎,进而想办法架空他—最后做了个权倾朝野、名垂青史的帝王。
而额敏,偏偏哪一盆不开提起哪一盆,竟于此时提出立太子的建议。皇帝能不含恨吗?
皇上对于太后的举动也是耳濡目染,太后宜修为了能够让皇上早点立弘时做太子,一直在背后运作经营,拉着朝中大臣们给弘时拉选票。其中,领头的部长是额敏。这样就等于在皇上身后捅了一刀呀,难道皇上就不愿意坐着等死吗?反击有其必然性。
因此,皇上再次玩弄借刀杀人之手段,先是承诺玉娆将重新启动甄远道旧案,然后命令纪检委工作人员调查额敏“问题”。无论哪一个官都最怕被查处。正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上司要检查你,不怕检查不出来没有悬念,额敏终于“罪证确凿”,入狱
皇帝为釜底抽薪而断绝和弘时父子之间的联系,使其永远丧失成为太子的可能。宜修还在景仁宫被禁了脚,自此完全打入冷宫。正是覆巢之下安得完卵吗?
这样祺嫔还有好结果吗?归根到底是额敏考虑不周、追随皇后、误打误撞,以致使全家陷于万劫不复之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rwen/8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