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崇到底有多富有(解读石崇斗富的典故)

晋武帝司马炎与叔父王恺挖空腰包凑成的珍宝被石崇打碎,石崇一晃赔上几枚较好,使两甥舅一下子丧失攀比之心。

这个石崇,的确“壕”得没有人性。

石崇生活在魏晋时代,当时富甲一方,无法直接以金银概括之,因当时货币之容量尚未无限,许多区域间物产与物品仍无法互通,有些顶级珍贵的东西,本质上还是要“以物易物”的,所以要想在魏晋时期“比富”,就得看手中有多少“珍稀物”,怎么用。

石崇到底有多富有(解读石崇斗富的典故)

说石崇是个政治家,还真是个比较十足的商人呢,贪财又聪明,很早便把富贵的目光,投向海外。

石崇为炫富和享乐而装饰了一幢别墅,史称“金谷园”。其中石崇使用了岭南及南洋群岛出产的大量“象牙”“玛瑙”“琥珀”等、“犀角”是用来内部装饰的,岭南(包括现在广东,广西,海南一带)自己当时并没有什么这些资源,主要是出海去南洋群岛获得。

仅此一通道,就可以使石崇致富,而这种致富并不单单指银子的多与少,更代表了石崇拥有的丰富珍稀资源。

而要想得到这一切资源,石崇并没有用通货来换取,而是用了很多布、茶和铜银之类金属来换取,因此戏称石崇豪富无比,也许人们对于其“富有”尚无准确概念,但若以大宗商品——战略金属——来审视石崇的话,石崇则是一位典型的“红顶资本家”。

于是王恺与石崇斗富贵,遭弹劾丢官,晋武帝辅佐叔父,丢尽脸面,说到底,都是输于渠、输于眼。

这么个晋朝官员能够在奢侈品、财富方面也压得住皇帝一头呢,他又依靠什么呢?

石崇到底有多富有(解读石崇斗富的典故)

石崇的父亲说自己凭天赋。

石崇就是这样一个官二代——顶尖官二代。

往上数二辈人,家世都不突出,石家能一飞冲天,全凭其父石苞一人,这石苞乃三国魏晋时有名的“寒门大士”,身世低微,家世不堪入目,但是人很有才,长相很伟岸,脾气也特别好,以今天的眼光看,是一个“高帅”的男人。

不要问为何不富有,因为它实在贫穷。

那年代并没有专门为穷人而设的学校,要想读书成材全靠自己。

若好奇于世,不甘心于命,不愿一生面朝黄土背朝天,那就要想方设法摸索攀登这世道最高端的方法,石苞天然一问,才知道这就是阅读。

关于读书,很多人仍然在纠结怎么读,读什么,其实很多时候,读书本身也是需要天赋的,或者不武断地说,需要的是一系列的因缘际会,因此不必纠缠,就像石苞同时期的“官二代”,自然也没少读过书,只是能力与想法各方面,肯定无法与石苞相提并论。

强调石苞才华的原因,亦在于表明石家基因、生存之本,石苞也曾干过小买卖,立功时尚未安排官职,石苞还自强自立靠卖铁维持生计,后石苞与人沟通时显露出非凡的才智,时人都知道有石苞这样的大才。

石崇到底有多富有(解读石崇斗富的典故)

石苞因站队清晰而立于曹魏时期司马家这边,后为太守又为大将军,西晋开国后,石苞受到司马炎的礼尊,迁大司马,又加封爵为乐陵郡公、寒门士子自此成为贵族、生活迁跃不讲事理,但培育下一代以传承家族昌盛,却是石苞不可忽视的使命。

石崇是石苞的第六个儿子(未必是最小的儿子),石崇理论上最受石苞宠爱,但在石崇死后,石崇的几个哥哥都参与了家产的瓜分,唯独石崇没有份,石苞对此的解释是,他自己会挣。

苞临终时,分财及诸子,独不崇重。其母以为言,苞说:“这孩子不大,后来自会得到。”――《晋书》

这时石崇已经二十四岁了,石苞要对儿子有多大信心,才能说自己能赚到钱,身为石苞之子,这“挣”不能仅仅是小赚,由于一郡巨富之子若只是在街市上经营几家连锁包子铺的话,这样相对并不富裕,也不及父辈之赐,因此石苞寄希望于石崇:至少要富可敌国。

而石苞这个“预言”也在不久后变成现实。

石崇的发家路,私吞商财。

石苞很难说,石崇要经商?

也许石苞这么认为,但是石崇说效率比较高的方式,就是“抢”。

石崇到底有多富有(解读石崇斗富的典故)

为承继家族辉煌,石崇与几位兄弟同样为官,石崇精明强干,虽得父位保佑,石崇20多岁就担任修武县令,不久以后升为阳城太守,这一升迁路线之长、速度之快,足见其才能之高,若无才能,则大有被召回宫廷担任闲职之势。

公元280年石崇只有三十一岁,但因伐吴有功而被封安阳乡侯,受封后,这就意味着石崇再也不用靠家族荣耀行事,而他本人则是一号的权贵人物。

但是司马炎好像故意压制石崇,原因就是石崇此人很傲娇,聪明才智与才能皆属上乘,但性情与目光与一般人截然不同,性情很坏、目光过高,对于司马炎而言,并非一件好事情。

恰遇石崇之弟石统冒犯司马炎舅舅扶风王司马骏之手,司马骏令人治石统之罪,同时司马炎亦受司马骏之误,备加惩处,这石家马上利用人脉疏通,再与司马炎讲清案情,司马炎饶石统一命,石家还拜司马炎为师明察秋毫,然石崇不上书谢罪,遂复获构陷之机。

司马炎自然不满意石崇傲视天下,还流露出惩办石崇之意,与石崇被逼急,写下长长的表格给司马炎赤裸裸,其中亦不讳言司马骏从中作梗之举,同夸司马炎贤明,见石崇服软司马炎甚喜,遂以石崇乃石苞之子,连续为石崇添官曾任司马炎左右“散骑常侍”,“侍中”,等待司马炎贴身侍卫加上秘书。

在司马炎支持下,石崇前途无量,广交良友,还保持着人脉关系,不过这些都是费“钱”。晋代官吏尤喜“奢侈品”交际,以金钱来开道,这也让石崇开始敛财,而石崇敛财的方法是:“攫取商人财富”。

石崇到底有多富有(解读石崇斗富的典故)

石崇究竟干过多少这类事,史载不多,惟一见于《晋书》的是晋惠帝时石崇为荆州刺史,兼南蛮校尉时,石崇已有商人发迹之举:

崇颖悟才,任侠不检点。于荆州劫远令商客发迹不赀。

史书上对石崇的评价是“侠行不检”,就是说石崇这个人不太讲规矩,也正是这种不讲规矩的方法,使石崇变得十分富有,试问古往今来,多少刺史能公然攫取商人财富,而能攫取他们成为可与天下首富相媲美者,恐怕唯有石崇了。

故石崇之财多为“不义之财”。

石崇斗富甲天下,司马炎曾两次败北。

司马炎其实并不太喜欢派头,但是他叔叔王恺是一个财迷,干什么事都必须注意排面和派头,这脾气引起石崇攀比心,所以石崇除了和王恺“斗”之外,还和司马炎打架。

石崇此人在炫富时的确是“气人”。

一次司马炎接到一种名是“火浣布”的外国贡品后,命人将这些火浣布做成华丽衣衫,但这种火浣布并不多见,只能省吃俭用了,衣衫弄好之后,司马炎激动得奔走相告,向石崇招摇过市,想给石崇压“壕”气儿。

石崇到底有多富有(解读石崇斗富的典故)

或许石崇知道司马炎要来,提早给司马炎准备了“大惊喜”,火浣布是吧,我石崇不穿,但我让我的婢女们穿,而且不止一个婢女,而是五十个婢女。

司马炎见到五十个穿着着火浣衣的丫鬟,心里凉飕飕的,但是石崇还算会做人,他给司马炎多了很多东西,让司马炎在家吃,石崇厨房里都说世界上飞鸟鱼兽都有,正因为如此,司马炎其实并没有跟石崇斤斤计较:

财产丰积而室宇宏丽。后室百有数人,俱曳纨绣、珥金翠。丝竹尽时择,庖膳穷水珍。――《晋书》

不得不说司马炎做这皇帝不过是一种身份享受而已,但是从物质的角度来说,完全没有人是石崇能够玩得转的,石崇能够找到这些值钱的东西,并且能够对其进行处理,这可不是光有金钱就可以做得到的事,它本来就是一种艺术的状态,也许司马炎身处石崇之家,才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那超越帝王所享有的味道,它并不属于礼法层面,而属于新意层面。

于是司马炎根本就没有去“自讨没趣”,但是司马炎的叔叔王恺并没有停止过,王恺同样是斗富狂人,但是他本人并没有看到自己与石崇之间的差距,一直与石崇斗富贵,两人时常争锋相对,不同的只是,王恺当真,而石崇却敷衍了事。

恺以台澳釜崇蜡薪。恺为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为锦步障五十里以敌害。崇涂屋以椒为之,恺以赤石脂为之。

石崇到底有多富有(解读石崇斗富的典故)

王恺叫下人以“甜汤”洗铁锅,石崇听了便叫家人以蜡烛为柴火焚烧,王恺寻着40里紫丝步为步障,石崇闻之寻着50里锦布,两人斗了起来,在王恺差点没赢球的情况下,别说其他了,王恺这个想法是错了,石崇把柴火换成蜡烛也情有可原,但是王恺把甜汤洗了锅刷了碗都没啥脑回路了。

难怪他输了。

有一次司马炎看叔叔被“虐”得面无表情,就悄悄地给叔叔“支援”。他将别人进贡的“珊瑚树”送给叔叔,请叔叔带到石崇跟前显摆。

石崇得知此事,心生疑虑,恭候皇上。

武帝每扶恺时,尝珊瑚树以赐物,高丈余,枝柯扶疏而天下罕有比者。

王恺拿到珊瑚树,欢呼雀跃,匆匆来到石崇跟前招摇过市,石崇看王恺的珊瑚树只有二尺高,枝叶也很疏朗,忍不住哈哈大笑,便掏出铁如意将珊瑚树敲得粉碎,石崇的这一举动让王恺目瞪口呆,待王恺回过神来,马上开斥。

恺示崇,崇遂用铁如意击其手而破。

石崇到底有多富有(解读石崇斗富的典故)

接着石崇很平静地说,你别担心,坏掉我会赔给你一些比较好的才对,所以就让人出六七棵三四尺高的珊瑚树来,它们和王恺珊瑚树根本就是两种,石崇丰腴魁梧,王恺矮瘦疏朗,这下可以治好王恺。

恺为之扼腕叹息,亦认为嫉己之宝声色方厉。崇曰:“不足多痛恨,今日归卿。”乃命左右皆悉取珊瑚树,有六七棵高达三四尺,条干绝俗光彩曜日如恺比。恺昉然自失。

司马炎得知此事也哑然一笑,毕竟石崇又送来几棵珊瑚树,可谓进退有度了,说明向司马炎道歉,可无论如何,司马炎与王恺捆绑在一起与石崇斗富,总是输在下风,完全没有获胜的可能,司马炎奢侈品完全靠他人进贡,但是石崇都已有渠道可以直接寻找原产地,这并不是维度上的竞争。

因富贵而遭不幸,尽为人作嫁衣。

晋惠帝即位以后,朝政相继由杨家和贾家控制,其中又以太后贾南风最为过度和遭人痛恨,于是酿成八王之乱,与石崇处于滥觞之时,投奔贾南风侄子贾谧,公元300年司马伦灭贾家,石崇便失去靠山。

在石崇面前,没有人愿意去啃,司马炎也不愿意去啃,就是因为石崇常常割自己的肉,但为了他人,石崇没有主动去割,于司马伦亲信孙秀便向石崇“出手”了,他首先请求石崇将自己的爱妾“绿珠”送去,绿珠乃当时有名的美女,石崇喜欢奢侈品更是喜欢美人,此乃他心中之宝,石崇当然不肯答应。

石崇到底有多富有(解读石崇斗富的典故)

在拒绝孙秀之后,石崇面临灭顶之灾,由于得知司马伦要对他下手,石崇带头通过“金谷二十四友之一”第一名、当时任黄门侍郎潘岳前去劝说司马囧、司马允让两人先行谋反杀司马伦,石崇却迅速响应,孙秀更是迅速响应,事先派兵包围在酒楼里的石崇,石崇知道自己陷入绝境,于是要绿珠自杀以免被羞辱。

而且石崇自认为斗争失败之后将其放逐交趾,谁知孙秀却想一鼓作气将石崇杀死,石崇坐在囚车里这才慨叹原来这几个人都在密谋着自己的财产。

很快,石崇被害,石家遭株连灭,说石崇清白,石崇之前还干过此类横夺他人富贵之事,可见石崇那不过是碰到了他望尘莫及的对象,这应该更多地算是因果吧,金代富豪石崇在古代富豪里最为独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rwen/88938.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