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青矾有毒吗)

青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青矾有毒吗)

绿矾等

拼音Lǜ Fán

【异名】青矾(出处】唐本草、皂荚矾(出处】刘禹锡《传信方》、皂矾《普济方》。

【来源】《日华子本草》

其产地是硫酸盐类矿物水绿矾或化学合成品矿石。 采收后去除杂质。 宜于密闭保存,以防变色、潮湿。

原形态为单斜晶系。 晶体呈短柱状而少见。 一般呈毛发状,纤维状,钟乳状,雪花状和土状。 色彩是多种多样的绿。 条痕为白色。 光泽为玻璃状。 透明到微透明的断口为贝壳状。 硬度为2。 比重在1.8-1.9之间。 性脆嫩。 常产在氧化带之下富黄铁矿的半分解矿石裂隙内。

生境分部分布于山东,湖南,甘肃,新疆,陕西,安徽,浙江,河南。

性状是棱柱状的结晶或粒状、半透明、显有多种绿色。 质较硬而脆。 无异味,味微涩、甘甜。 最好是绿色,无杂质。 易溶于水而难溶于醇。 干燥的空气中风化。 被湿空气快速氧化后表面产生黄褐色碱式硫酸铁。 红灼后分解并释放无水亚硫酸和无水硫酸气体,剩下氧化铁。 该产品水溶液显有亚铁盐和硫酸盐多种特殊反应。

化学成分天然绿矾中以硫酸亚铁为主,由于来源不一,常或多或少含有铜,铝,镁,锌夹杂。

炮制煅绿矾(别名:绛矾,矾红):取绿矾与米醋一起放入砂锅中,加盖后置于炭炉中烧制煅制,绿矾融化后,即与竹片混匀,使矾与醋完全混合,再经加热后煅制,以完全呈现绛色为度,捞出后冷却。(各煅绿矾一百斤配米醋二十斤)

性味酸、涩、凉。

1、《日华子本草》载“性凉、无毒”

2、《品汇精要》载“味酸涩、寒、无毒”

3、《本草再新》“味酸涩、凉、毒”

归经1.《玉楸药解》载“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

2.《本草求真》:“入脾,肝二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消积杀虫、止血补血、解毒敛疮。用于黄肿满、疳积久痢、肠风便血、血虚萎黄、湿疮疥癣、喉痹口疮、烂弦风眼等。

1、《唐本草》“疗疳,治诸疮”

2、《日华子本草》:“治喉痹、钟牙、口疮并恶疮、疥癣;酿鲫鱼烧灰灰和之,疗肠风泻血”

3、《医学入门》:“消水肿黄疸、小儿疳积、治甲疽肿痛水出。”

4.《纲目》:“消积滞燥脾湿化痰涎。去胀满黄肿,疟利风眼口齿诸疾。”

5.《现代实用中药》载:“以其量少,可活血,适用于贫血和萎黄病的治疗,并可治疗胃肠出血。与他药配伍制成丸剂使用。生的用量大,可做催吐剂,外用、火煅透服,治疗结膜炎、白癣、脓疱疹、腋臭,系本品稀薄液,具有收敛的功效。”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剂,散剂0.5-1.5g。 外用:研末撒布或调敷,也可制成溶液涂擦。

注意多吃会导致呕吐腹痛、胃弱的人谨慎服用。

1、《纲目》“怕醋”

2、《本草经疏》:“令人作泻者、胃弱者忌用之。”

复方1.治黄肿病五倍子一斤(炒黑色)、绿矾4两(姜汁炒白色)、针砂4两(醋色炒红)、神曲一斤(炒微黄)。 上研细末,生姜汁煮食枣肉,如梧桐子般大小。 服六七十粒,温酒下酒,不喝酒米喝汤也可以。 一生不吃荞麦面、犯了难又要治罪。 (医学正传】绿矾丸

2、治食劳黄病及身目俱黄者:青矾、煅赤、米醋调成细末,枣肉和丸梧子大小。 服二三十粒,食姜汤。 (救急方)1。

3治疗钩虫病的方剂:青矾一斤、米醋4两、黑豆4两、米饭少许。 首先把青矾放在新瓦里煅红,分成2次淬入米醋中,煅干后,取秤取4两,共研细末;另取黑豆炒后磨成细末,加入青矾搅匀,以米捣成丸并搓成黄豆大小的丸,焙后即成。 大人一次服6~8分,小孩酌减,每日早、中、晚各一次服–,5~10天为一个疗程。 休息几天再服用。 以10~20日为1个疗程。 服药期忌食茶。 (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等

4、治小儿疳疾有虫、爱吃泥土:绿矾研末,用猪胆汁和丸如绿豆大小。 有五七丸者,米饮之,无时不有。 (绿矾丸《小儿L卫生总微论方》)

5.治成人小儿赤白痢及肠滑不绝:绿矾白矾石灰铅丹(4味共入罐中,烧通光凉,研末)龙骨赤石脂缩砂仁各半。 上捣研作散,更和研匀服。 服–钱匕、小儿半钱匕、一字匕和米饮调服。 肠滑极效,为丸服之也。 (圣济总录】绿白散

6治积年肠风下血、面黄肌瘦、下肿疼痛、或若鼠奶、或若鸡冠、常被虫咬、痒痛不绝:绿矾4两、捣安瓶中、瓦子盖口上、以大火一食、侯冷取下、细研为粉、更与白盐1两、硫黄1两合研、再入瓶中、准前烧食、候冷取下、研极细、入附末1两、皆研匀、粟米饭、丸、梧桐子。 每天中空和晚食之前,用暖生地黄汁20粒。 (圣惠方】绿矾丸

⑦治妇人赤白带下、年年不瘳:绿矾(烧赤)、釜底墨(炙黄)、乌贼鱼骨(炙黄)各一两。 上药细研成细末,用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小。 每食前用暖酒十五丸。 (圣惠方】绿矾丸

⑧治耳生拦疮,枣子去心,用青矾煅研包敷,香油调敷。 ①《摘元方》

⑨治甲疽,绿矾5两,煮取汁,研末服。 先用食盐汤洗疮拭之,用散敷疮疡,但其效果较好,著药物止,用软帛缓裹之,如有急痛者,即涂少酥令润之,日1次,食盐汤洗之,有脓处便洗之,其痴干处勿须亲近,每洗止之,敷之如旧,如急痛者涂之如酥,五六日觉疮疡上痂渐次脱落,然依前次洗敷,10日后疮疡渐次总脱痂脱落,柔软或更生白脓泡者擦之如新。 (外台秘要方)

⑩治趾甲内疮,恶肉凸出,久治不愈,名曰臭田螺,用皂矾日晒夜露各1两,煎取汤浸,仍用矾末1两加入雄黄1两、硫黄1两、乳香1两、没药1两,共研匀涂擦。 (医方摘要)1

⒀治疥疮,绿矾1文,花椒1文,冰片1文,樟脑7文。 上药以鸡子1枚,滤黄存白后,将药纳壳内,共煅为灰色,疮湿晒干掺之,晒干莱油调涂之。 ①《良方汇录》

⒀治疗钩虫病初起感染:皂矾少许,共研细泡于冷开水内,搓揉患处,能止痒止痛消炎。 (《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徐州版)

⒁治秃头疮,皂矾,楝树子。 烧研涂擦。 (普济方)

⒀治喉痹,取皂荚矾加入好米醋中,或常以酽醋也通服。 二物同研末,吞服,如偏于苦喉一傍痛者,即侧卧则痛处含而不咽者。 (刘禹锡传信方)

⒀治喉风肿闭,皂矾1斤、米醋3斤。拌和晾干、研末、吹干,待痰涎出尽后,以良姜末适量入茶中含漱、咽下。①孙天仁《集效方》

⒀治喉疮毒盛及有虫:雄黄7分,绿矾3分,硼砂5分(煅)。上研极细而吹之,若热甚则用生硼砂。①绿雄散《万氏家抄方》

⒄治舌体突然发硬肿胀,瞬间气绝者,名痿舌:绿矾不限,在新瓦面煅赤,放地凉之,共研为末,用牙刷足撬咬牙,涂擦舌面。(绛囊撮要】绿衣散

⒁治烂弦风眼,用青矾火煅出毒药,研细,泡汤清点洗。①永类钤方

⒁治汤火灼伤,皂矾加冷水浇服,其痛止而肿亦除。①杨诚经验方

(20)治狐臭:绿矾半生半煅为末,入轻粉少许共研为末,每服0.5钱,浴后用生姜汁调下,候极热痛止(仁斋直指方)

诸家之论1、《纲目》:“绿矾酸涌涩收、燥湿解毒、化涎之功,同白矾而力差缓之。”据《张三丰仙传方》记载:伐木丸者云治脾土虚弱,肝木气盛及肝乘脾土等病心腹中满或黄肿似土色者,服此可助土益元,以苍术2斤、米泔水浸2宿,与黄酒面曲4两、炒赤色、皂矾1斤、醋拌和晾干,入瓶中火煅后服。为末。酣糊丸。梧子大小。好酒米汤任下。日2-3服。时珍尝以本方加平胃散。治中腹胀满。果有良效。盖用矾色青酸。煎汤。煎汤。日1-2服。日1-3服。有良效。《张三丰仙传方》:“伐木丸者,木石也。”此药也

2、《本草经疏》:“绿矾在《本经》中主治喉痹、酸涌化涎。治牙口疮、恶疮疥癣、燥湿除热解毒。肠风泻血,耗散湿热后,复有收涩之功。然诸治法外,亦善消积滞。凡腹之坚涩、肉积、诸药皆不可化,用矾红与健脾消食药同服之,投之辄除。”

3.《本经逢原》:“皂矾者,特除垢腻也,与苍术,酒曲醋丸同用,主治心腹中满或黄肿似土,效甚。盖矾色青,味酸涩,烧而赤者,以破血分瘀积也,其效最甚。《金匮》治女劳黑疸、消石矾石丸者,特取皂矾破瘀血,缘其未标明,尝误以白矾涩服之,殊昧此义也。”

4、《医林纂要》云:“矾赤,功略与白矾同。色赤入心入血,主治一切血病,从容不迫,平缓有奇。尤其消水肿血胀、治劳黄疸,合以苍术、神曲,主治中满鼓胀者,胜于鸡矢醴及其击破药物。并能敛气而无忌盐者,盖平肝即和脾、补心即生土。”

临床应用治钩虫病:青矾一斤、桐油二两,混合在一起,置锅中用大火炒至青矾呈酱油色的小块及粉末。研粉过筛100目,加入稀盐酸少许,装胶囊(0.8 g/粒)待用。成人一次2丸(1.6 g),一日二次,食前服用,5-7日为1个疗程。孩子酌减。用药期间禁茶。妊娠,重度胃溃疡伴呕血史在三月内禁服。治疗35例在用药一个月后大便沉淀镜检1~2次后发现除3例尚呈阳性反应外其余全部转阴。用药后1天或2天反应大,表现为上腹部烧灼,恶心呕吐,拉肚子,头痛眩晕等症状,通常不需要治疗,两天后即可自行消失,更严重的患者,用针刺治疗后反应会迅速消失。如果改在每晚睡前服用1.5 g,连续服用10天会有更少的反应。

节选自《中药大辞典》

青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青矾有毒吗)

青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青矾有毒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tel/1003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