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有个地主只要骑着驴子出门时,就会让路人向路人贫贱的人弯腰敬礼。那时还只是个小孩的郑板桥很生气,想了一个法子。他乘地主不备,拿了根柳条向毛驴猛抽气,吸了好几遍,向驴行礼。那就多抽几次再来个礼吧。这样一来,当毛驴又背着地主出门的时候,一看到有行礼的人就吓了一跳,主人掉了下来。如是数次,地主骑着驴子出门就再也不敢叫人向自己敬礼。
这是条件反射建立与运用的过程。
尽管我们在曹操“望梅止渴”时便已巧妙地利用条件反射,但这一理论正式提出是在1600年以后一个苏联人。
IvanPedrovichBalvov(1849-1936)前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和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奠基人和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奠基人。
巴甫洛夫出生在俄国中部梁赞城一个贫困的神甫家庭。他从小亲眼目睹病患临终疼痛的模样,决心“搞清人类构造,助人做一个健康智慧快乐之人。”
巴甫洛夫的人生研究经历了3个时期,首先是血液循环系统与消化系统的研究,其次是神经系统的研究。
1904年巴甫洛夫因在消化系统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荣获诺贝尔奖。这一年他已经五十三岁了,这一殊荣足以让他享受一生。但他忽然出了个小问题:唾液怎么会流下来?朋友们听了这个决定都劝阻了,生怕自己非但没有新结果,反而给别人空留了一个笑柄。
巴甫洛夫淡淡一笑道:“一片树叶虽不大,但必须依靠树根和树身来为它提供营养,这滴唾液不就能把人们的身体都牵住了么?这里面的奥秘谁知道?”
所以他说做就做,马上跟助理安排了实验室。他抓住了一只狗并在其脸颊上开了个洞。狗嘴里本就有6个唾腺在分泌唾液,此孔仅把1个唾腺唾液引出体外,并有特殊仪器精确统计唾液滴数。
这条狗关在一个毫无声响的屋子里,像往常一样住着,吃着,睡着。食物经口中咀嚼后,会分泌出唾液,只是其中1/6并不流入口腔,而流入下巴边缘的管中。
他说:“动物是如何主宰其活动的呢?目前我们尚不了解。过去生理学上已经作过很多解剖并探明了很多问题,但是它们所解剖的都是已经停止生活的动物,因而不能观察它们生活中的动向。而我们目前所要进行的实验则是使犬在正常摄食的同时观察其唾液的分泌情况。”
巴甫洛夫告诉他的助手:“今天我们不仅需要观察犬进食时唾液是如何分泌的,还需要观察犬在进食时是否能够分泌或者在何种情况下也能够分泌。如果可以的话,那不仅是进食问题,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命令犬的唾腺进行分泌。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从犬的唾腺中去研究犬神经的运动情况。”
它们先把铃铛摇响,然后再开始喂食狗狗,如此搭配数十次,只需铃铛响一下,就算没有喂食,狗狗也能分泌出唾液。以后它们也改为电灯一亮喂饭,然后再更换各种其它信号。但是不管是哪种信号只需反复配合数十次就可获得相同的结果。这个信号刺激准确度太不可思议了。
弄清楚这个道理,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举着棍子或者突然蹲在地上做出摸石头动作的时候狗都会敏捷地躲开。即动物每个细微的脏器都被大脑、神经将其连接起来,外界给予动物任何刺激时,神经、大脑都会做出反应,然后反复地进行刺激,当后面遇到同样情况时,马上产生同样的反应。
巴甫洛夫称这种现象为“条件反射”。没有这一条件反射能力的动物与人类是无法生存的。然而,人类与动物之间又存在着差异。动物可依特定条件发生反射,人类也可依言语进行反射,称为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tel/7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