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说猫肉了,就连老虎也逃不过餐桌。
2021年8月5日越南警方在义安省某民宅中发现17头养虎,尽管这批虎最终获救,但是其中有8头因为实在太虚弱而不幸身亡,另外9头经专业疗养后幸运地捡回了性命。
据案犯交代,本来想在几天后杀了这只虎,并出售虎皮,虎骨和虎肉以谋取利益,最后却被警察抓获。
而上述17头非法养虎,不过是越南无数野生动物的一个缩影而已,百兽之王还落在这样的地步,更何况是越南猫。
我曾因猫肉和越南友人翻了个脸,因以前是搞旅游的,所以每年到越南出差数次,有一次我飞到越南,参加了当地友人的宴会,因去晚了,他们已点好菜。
当我走到餐桌前,越南朋友神秘兮兮地塞给我一块肉时,我问道:“那不是老鼠的肉吗?”
越南友人笑哈哈地说:“不不,非常美味!品尝一下吧!”
一想到不是老鼠肉就行了,可我吃了之后,总觉得这肉有些酸涩,经过询问才明白那是猫肉。
得知这个消息的我面色突变,马上到门外呕吐起来,那种心情别提有多么的难受了,由于这件事情的原因,我和他们吵了起来,结果不愉快,回到国内换了一个业务对接人。
然后我又特地查了一下下面的数据,结果发现越南人年吃猫400万只左右,就算越南当局禁止吃猫肉,许多小餐馆还是卖猫肉的,而越南街头几乎看不到流浪猫、流浪狗,就连许多家养猫狗也常常“神秘消失”。
越南人怎么那么爱猫肉呢?
1、战后饥不择食
按理说,越南气候十分适合耕种,但是这里却长期战乱不断,无论是大航海时代开始以后被殖民的历史,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大约6年来的战火纷争都使这块土地上的人饱受饥饿之苦。
1945年9月2日二战末期,越南战后开始复苏,在形势相对稳定之后人口数量逐步增加,粮食紧缺问题凸显。
而尽管二战已经结束,南北越之间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1955年20年越南战争打响,越南人民在战争中连吃穿都成了问题。
但是越南温暖的气候和丰茂的植被,也成为越南人解决衣食问题的希望所在,开始对动物动手,青蛙,蛇,老鼠和昆虫等,面对死亡,他们顾不上那么多,包括菜单上的猫和狗。
2、饮食文化差异
各地饮食文化不一,比如我们吃皮蛋,老外根本不懂。
食用猫肉是越南的风俗,越南人民认为,食用猫肉能延年益寿,而猫和老虎同属猫科,因此越南人民把猫叫做“小老虎”,足见其对猫肉之崇拜。
越南战争之后,尽管农作物产量渐渐增加,但是人们却一下也改不了猫肉食用的习俗,到后来越南很多地方都发生鼠灾,环境的破坏和农作物产量的锐减使越南当局要求人们不要再食用猫肉而由猫来抓老鼠。
起初,人们的确是这样遵从的,毕竟鼠灾太烈,已严重地影响越南民众的日常生活,但是鼠灾发生后,不少民众又在暗中食用猫肉,然后越来越多人开始吃猫肉,更多的人去越南餐厅大量进口猫肉,传说每年会吃400万只。
越南人疯狂食用猫肉和狗肉,激起海内外动物保护和其他机构的强烈反对,迫于舆论的压力,越南又对食用猫肉、狗肉混乱局面进行了整顿,因此如今到越南出差,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已经很难见到当街吆喝猫肉狗肉了,但是客观地讲,绝大部分地区都是饭店,仍暗中出售,为了彻底消除这种现象,短时间内是没有实际情况。
我国为何不盛行猫肉呢?
1、国内对猫的历史观感
商周时期已有记猫的记载,汉代猫的地位更扶摇直上。
《礼记》:“古之君子者,使必报以道,道猫者,以为食田鼠。”
由于古代储粮条件简陋,加上鼠患频发,所以能捉老鼠的猫咪,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一下子就提高了,甚至古人认为,猫本为看守粮仓之圣兽,腊月农事过后,古人要举行腊祭,以酬农八神,包括猫座。
至唐宋时,猫才渐渐走上神坛,一般百姓都能养猫。
到明朝时,家中养猫的风俗更达到顶峰,几乎到了全民养猫的地步,就连皇宫里也有“猫管事”的官职,由三至四人专司养猫之责,若哪一只受到皇帝宠幸,也可授予御名。
嘉靖帝以爱猫著称,此猫御名为“霜眉”。嘉靖帝爱此猫甚甚甚于妾,猫死之后,嘉靖帝伤心欲绝,立即命文臣为霜眉撰写祭文并为霜眉制作纯金棺木一副,终于举行国葬,同时那为霜眉撰写祭文书的学士也升任礼部尚书。
至清代,与猫有关的元素已兴盛于全国各地,如制作工艺品,写猫诗词等,不少姑娘甚至在衣服,鞋,枕头,手帕等处绣出猫图案,足见猫咪之普及。
从古代到现代,猫咪都是我们国家的“陪伴型的宠物”,除犬外,还有牛、羊等其他动物不可比拟,据《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中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养猫数量达到了2258万只,这个数字只是记录在案,因此我国国民对于猫宠得太晚了,对于猫肉自然也是非常排斥。
2。猫肉在我国被摆上餐桌,是一门“不及格”的生意
首先古人已经吃猫肉,本草纲目里有记载:“猫肉不好吃,也不入食物,所以用之人稀少”古人已经发现猫肉的味道不好。
另外是养殖难度大,猪肉怎么会是我们国家吃得最多的肉呢?
主要表现在猪饲养难度小,周期短和出肉率高等方面,同时饲养猫咪也有比较大的困难,首先一点就是猫咪容易上不去,然后看着猪,牛和羊等动物,它们非常平静。
另外,即使成年猫咪的平均体重估计为10至20斤,鉴于饲养成本的限制,即使为15斤,这15斤也是囊括了猫咪全部的体重,包括毛发,骨头和内脏,撇开一切不用,光是猫肉都没有太多,也就是说出肉率不高是养殖大忌。
因此饲养成本较高、市场需求较小,致使我国尚未形成猫咪养殖业的专业化。
3。流浪猫的体内可能存在寄生虫或病毒
许多朋友并不知道猫属于肉食目,散养或游荡的猫基本上要翻箱倒柜,不是食腐就是猎食鸟,鱼,昆虫等,除了细菌病毒外,它们的身体还易于感染寄生虫如弓形虫,旋毛虫,裂头蚴和肺吸虫。
我国也没有专门对猫肉的检疫标准,所以即便很多小餐馆偷偷卖猫肉,他们也无法保证猫肉的健康指数,此外,很多人其实已经在无意间吃过猫肉了,因为许多商店和街边烧烤时,猫肉被偷偷用来做羊肉串或者别的肉类,而在许多情况下,企业的烹饪技巧并不足以完全消除猫肉中的有害物质。
消费者对健康隐患猫肉更容易产生抵触心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zong/63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