鳃耙是什么(介绍鳃耙长在什么上)

鲫鱼在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小杂鱼,广泛存在于许多江河湖泊之中,民间又常将其称为土鲫鱼,小鲫鱼,野鲫和边鲫。

以前鲫鱼并不是很招人喜爱,只是由于个头小,而且鱼刺特多,而肉味较小,爱吃者并不多见。但现在野生鲫鱼也已是香饽饽了,市场上价格高时卖到20几块钱一斤。

鳃耙是什么(介绍鳃耙长在什么上)

可就是这样,养鲫鱼者仍是凤毛麟角,其基本都是野生。那么,鲫鱼每次能产卵几粒?鲫鱼的最大长度能达到多少?

鲫鱼小常识

鲫鱼属鲤科,鲫属中,小型鱼类,主要活动于水体底层,为典型杂食性鱼类,幼鱼与成鱼期食性大致相同,均在水中取食有机碎屑,水草和植物种子,偶有在水中捕食摇蚊幼虫和桡足类。

对经常垂钓的朋友来说鲫鱼是最普遍、最容易识别的鱼类。其体型不大,体呈长椭圆状、体侧扁、背鳍始点处体型最大。且前后鼻孔邻近,在眼的稍前。其中以鲤科虽无须根最为显着,而其鳃孔较大,鳃盖膜连接并与鳃峡相通。鳃耙的形状发达,具有很多细小的凸起;且尾鳍深而形,叉部圆钝。

鳃耙是什么(介绍鳃耙长在什么上)

该鱼类适应能力较强,而且适应低氧能力也不强,故在我国分布广泛,除青海和西藏高海拔地区外,还遍及全国各主要流域和湖泊。

鲫鱼每次产卵的数量是多少?

别看鲫鱼个头小,但是它是“性早熟”鱼,通常在自然条件下长出来的鲫鱼在一年后性腺都会成熟。即有产卵能力。若人工养殖则成熟较早,一般在4-8个月份即可达到性成熟的首次成熟,甚至可自然产卵。

鲫鱼繁殖周期比较长,其产卵可分为几次,通常从2月开始至8月。水温超过18°C时即可产卵,最适水温为20-26°C。

鳃耙是什么(介绍鳃耙长在什么上)

与多数鱼类相同,鲫鱼产卵量与其年龄,体型大小有较大关系。正常情况下,一龄鲫鱼可同时产1万多粒卵。2冬龄的鲫鱼产卵量在2~6万粒卵,3冬龄的鲫鱼产卵量在3~7万粒卵。若为5年以上鲫鱼,一次产卵量可达10万只以上。

再加上鲫鱼每年至少可以产卵两次,不同品种产卵的频率不同,每次产卵以后休息一个月,或者是数月以后就会进行下一次繁殖,由此可见其产卵量还是很大的。当然具体产卵量,还与其种类,个头大小以及生长环境有关。

鲫鱼产完卵后,若水温环境适宜,最适温度约为25°C,使受精卵只需2-3天便可孵出小鱼。如果气温较低,孵化时间会长着一定的温度,如水温为15-20°C,通常需要5-7天才孵出小鱼来,水温20°C以上四五天才会孵出小鱼来。

鳃耙是什么(介绍鳃耙长在什么上)

正由于鲫鱼繁殖能力很强,且适应能力不弱,即使是在含矿物质泉水,污水和工矿废水里都可以生存,而又耐严寒,还可耐高温环境,因此全国各地分布极广,以往为最普遍淡水鱼类。

鲫鱼的最大长度能达到多少?

然而鲫鱼虽多,但一般其体型并不大,也不知你钓了多少条最大鲫鱼,我捉了也没超过一斤。

鲫鱼体型实在不是很大,这类鱼类长得非常慢,尤其野生环境中鲫鱼长得更慢。一般野生鲫鱼重达二三两,少数活了几年的鲫鱼可长至一斤多,有的甚至可长至1斤半左右,但是极为少见。

鳃耙是什么(介绍鳃耙长在什么上)

若为人工养殖,鲫鱼长得就会更快,而且自然会更高。饲养土鲫鱼时,若驯化得好,且饲养时间较长,最多可养二斤左右。

至于有些网友所说的钓到过两三斤,或者是五斤以上的超大号鲫鱼,实际上它们并不是土鲫鱼,而是“工程鲫”。

工程鲫又名其湘云鲫是中国科学家利用细胞工程结合有性杂交等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的一种新型三倍体鱼种。这类鱼类由于性腺尚未发育成熟,即无法繁殖后代,故生长速度快得多,且体型较土鲫鱼大得多。通常一年可长约2斤,大者可长至七八斤。

但鲫鱼生长缓慢还与其性腺发育较早有一定的关系。之前还讲过鲫鱼通常在一冬龄性腺发育比较成熟,但是性腺发育太早会消耗很多养分,所以也会影响其生长。

鳃耙是什么(介绍鳃耙长在什么上)

又由于鲫鱼生长较慢,且野外分布着相当数量的鲫鱼,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属于小型杂鱼,真正作为经济鱼类饲养的人较少。

而且近年来由于野生鲫鱼越来越少,且鲫鱼营养价值较高,其价格开始上涨,甚至高出工程鲫数倍。所以一些人也故意将养殖工程鲫伪装成野生,是以卖价为目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广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zong/7887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