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通常所说中国戏曲五大剧种分别为:京剧,豫剧,越剧,评剧和黄梅戏。
也是在49年后定下的,只是常人不去深究,五大剧种是否够资格。
五大剧种,即京,豫,越,评,黄
那么,进行几方面的探索?首先听到的数量、影响面、其次剧种本身行当全不全、剧目“硬整”不“硬”、再次能否表现出该剧种艺术家的数量、最后以宣传或以艺术精湛行当全闻名全国。
第一第一:倾听数量
这出京剧毫无疑问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京剧,大江南北观众众多。那我就这么说吧好多豫剧的影迷都是不喜欢听也不认可的,你们认可还是不认可,真相是真的!现在的京剧可能还没有解放前那么有影响,但是京剧到了60,70年代样板戏的年代,它肯定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剧种了,大家都唱京剧了,那个年代大家还唱豫剧么?
豫剧在河南、及周边地区都还可以,从河南出来,那么喜爱的人都是零零散散,反正每个区域都有每个区域的地方戏,都有自己喜爱的人。越剧、黄梅戏等,均属南方戏,少为北方人所喜爱,评戏流行于河北、东北一些地方,南方则差事。
豫剧院团到农村演出
项目二:剧种本身行当完整与否。
这一点只要剧种历史足够悠久底蕴足够深厚就能做得完整。京剧和豫剧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他们都有着几百年发展史的融合史,评剧是差事,而对于越剧和黄梅戏则更是不可能,他们因种种原因,主要是时间较短和地域观众的嗜好,导致一个剧种中缺少武生,武旦,丑角和花脸行当而完整的戏更是不可能,以演出“三小戏”居多。
两大剧种的主要行当是小旦青衣与小生,而武旦,刀马及武小生与花脸则是两大剧种中基本上不存在的。然后缺陷行当导致许多武戏亦无,这缺陷剧种,何以成为全国性大剧种确实亦令人匪夷所思,笔者认为究其原因仍在于解放后电影宣传起了巨大作用。
小生和小旦在越剧黄梅戏里更是一种表演常态
项目三:名角儿多,是剧种能够繁荣发展的根本。
那么京剧为什么会成为国剧呢,就在于其底蕴之深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则在于两百多年来诞生过许多名角儿,而这些大师们的影响,已不只京剧,更不只北方,还有其它剧种乃至世界各地。
以梅兰芳为例,1961年逝世至今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其影响甚至在今天依然巨大,若哪一个不信您上街一问,只要中国人喜欢看戏或者不喜欢看戏,就知道有一个梅兰芳,这一影响,没有一个剧种的艺人能够达到,而就旦角艺术创新来说,梅兰芳在化妆、服装、音乐和剧本等多方面的创新,其影响之大,何止京剧一家,就连中国所有剧种(如当今国戏)中的一个剧种(如梅兰芳),其化妆也多为中国传统京剧所借鉴和参考。
享誉全球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
第四:京剧大家艺术成就之高,之高,非其它剧种可比。
49年后,全国各剧种拍摄了大量影片,于是像黄梅戏这类尚未摆脱蹦蹦跳跳歌舞形式而存在的剧种也很快为国人所认识并接受。
但我们综观黄梅戏发展历史上的艺人名录,不难看到该剧种杰出艺人连扇耳光都数不清,而受其影响的艺人,则属于严凤英,但从严凤英几部影片中不难看出其“四功五法”并没有特别出色,其突出表现是歌唱有方,其身法在多部影片中日臻完美,有人说是后来到与昆曲师事其身段。
严凤英,黄梅戏大家,有影响的画家
而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其影响最大、名气最大的“大师”也是如此,那这剧种要说在全国几大剧种中是否略显单薄?
这5点也就是笔者的5个问题,笔者的提问与回答也未必全面、准确,因此,笔者撰写此文只是抛砖引玉,期望更多的理解者能够得到更加深刻、明确的答案。
欢迎大家关注荷露团珠,说戏、说戏、聊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zong/8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