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行业历经2020年后的迅猛发展,2021年直播行业空前壮大,不仅是明面日渐增多的主播,还有一个个可怕的GMV数字,更有不断融合的行业资源和逐步巩固的规则,这些使得主播这一产业快速发展,再难以被忽略。
相较以往大主播一家独大而言,现在这一产业在演变过程中越来越丰富多采,大主播之“大”也不再是唯一性了,而是更加关注主播和粉丝之间的黏性、产品客单价,够不够垂直,带货产品和人设贴合度等条件都可以说将是今后主播之间比拼的重点。
“闭眼入”
粉丝量的大小决定着你能不能当主播,粉丝信任度的高低决定着主播能卖出多少产品,这一点7个柚子可以说是个非常值得学习的案例。
刚开始还在服装店卖的柚子,吃播风风靡全国的时候就加入了这个队伍,和别的吃播博主比起来,柚子粉丝量有200万左右,视频内容还停留在吃饭问题上,但是即使内容相同,不同博主制作出来的效果却不一样,柚子那边的好处就是:粉丝粘性极强。
吃播受众群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猎奇心态、对博主深不可及的肚子好奇的人,另一类就是彻底喜欢上了吃播,柚子那种清流式的吃播风格让其视频虽然没有猛增的数据,粉丝量也不高,却积攒了一群粘性极高的粉丝,其中96%都是女性,且基本聚焦于20岁-35岁之间,从在校大学生、职场白领、宝妈们分布均匀,身份各异,年龄不等,有的是减肥者、有的是同是吃货、甚至是厌食症患者,但是毫无例外地都是柚子短视频期间与之结下极其深厚的“革命友谊”,那时的她们会按照柚子视频里的食谱自己去买回来吃,在柚子直播后她们也变得“懒”起来,想要什么直接在评论区留言,辣条、蛋糕、饮料甚至湿巾、餐具、水杯无所不包。
这96%,堪称众多主播梦寐以求的一个数字,它代表垂直度即粉丝受众,而粉丝受众又和柚子吃播属性息息相关,他们给柚子带来了肯定,从而带来了更大的商业价值,例如现在他们不满足于和食物,他们从直播间里给柚子要了其他品类的商品连接,每当柚子在直播时说出:“如果你喜欢XXX的话,下一次我力争为您弄到,要什么就说什么吧。”粉丝回复得很踊跃,并且闭着眼睛看柚子推荐商品入账,这种粉丝粘性在现在新人云集的直播界不容易。
闭着眼睛入能说是每一位主播想要看的东西,但是它却不容易实现,和粉丝们的交流,最初时候的位置,粉丝们的观感和对待粉丝们的方式…这一切加在一起就能实现亲密的粉丝粘性和信任度,如果在这一领域功课没有做好,主播们的竞争力可以说是走了大半。
“新主播”
去年疫情中,不能旅行的柚子开启直播并正式踏入直播行业,这对一个吃播博主而言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短视频中,她能够通过视频剪辑、加速等方式减少吃播全过程,浓缩到大约1分钟,但是直播实时、注重互动性,却因为只能在家无聊到无以复加的感受克服了那些“顾虑”,于是柚子首次站上直播镜头。
直播带货也算另外一个职业了,更别说吃饭了,短视频也能不言不语地进行沉浸式体验了,但是直播却全然不同,那就是不但要有相同的激情,后面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这些对柚子而言既陌生又是个大问题,除了“水土不服”之外,柚子面临的当务之急就是思考方式不一样。
短视频以内容为立足点,作品完整性,逻辑性和可看性特别关键,每一期的内容筛选,题材都是最繁重的任务,直播却不一样,直播更加注重互动性,让一直在拍沉浸式吃播的柚子们都绕不过去,每次直播结束后最少4个小时开始,这4个小时中每10分钟就要换一款商品,由主播进行商品介绍,同时还需要在评论区实时顶撞粉丝提问给予回馈,优秀口才于此显得格外重要,正因为如此,现在不少MCN机构都回去招导购做主播。
这也仅仅是些心态转变和形式转变,区别最大的是团队架构。短视频拍摄中团队构成正规一点就会包括编导,文案和摄影等,若视频内容视角相对固定,则更加关注单一场景内容输出,那你完全可以一个人兼做很多工作,但是直播是一个流程化正规化了。
选择产品,谈判品牌,实时监控数据,实时和品牌方交流,选品和试品要有固定的职位,怎么保证产品质量?怎样搞优惠?如何确定价格?与商家如何交谈?团队之间怎样合作?出了问题如何解决?这些过程既烦琐又不可能有丝毫马虎之处,一旦有了就等于给任何主播带来灭顶之灾了,而这也正是新主播需要面对的事情。
如今柚子带货经历近两年,早没了一开始的手忙脚乱,一款产品成本,售价,怎么和商家洽谈等等资料拿到手里一看心里都有数,从一无所知到现在签约游良想要突破全品类,柚子直播版图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划,这也就代表了新主播走向成熟。
“食量较大”
任何行业经过飞跃发展之后都将被迅速标准化和流程化,流程化之后又不可避免地落入同质化状态,因此目前直播行业尚处于开发,整合阶段,有这么多资源,有多少可吃可喝各有各的本事。
大部分人说起直播行业,最先想到的是李佳琦和薇娅,通过捆绑宣传,参加综艺和短视频曝光来极大地提升知名度,由此换来的是粉丝的大量涌入和曝光的增加,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抖音直播拥有短视频内容来帮助曝光,形成一种叠加效果,但是淘宝这个单一购物平台并不存在多余曝光的问题,因此才更加倚重于其他渠道。
但无独有偶,抖音直播同样存在着对应软肋,即淘宝自身是购物平台、群众接受度高、抖音要“拉客”,平台为每一个达人提供的流量也是有限的,等于决定了抖音依然是粉丝基数为主导的直播方式,粉丝基数越高直播间才能入驻越多人群。
我们不断地谈论直播行业的融合,究竟融合了哪些内容?实际上是宣传(外部)、供应链(内部)、销售(团队)三方面的结合。宣传手段愈加多样化,供应链也更加标准化和细致化。团队层面就比较流程化了,一融合起来,那么新主播要想突破就比较难了,因为高层主播从供应链上讲是价格比较便宜、产品比较保证质量,宣传上有幕后公司的规划和其他渠道的披露,团队上怎么会有更加专业化的队伍,而这些资源对于新主播来说都很难实现。
而且现状对于新主播来说明显是比较友善的,虽然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仍然没有达到饱和状态,仍然在不断吸收着新鲜的血液,而且品牌的增加也意味着对主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主播未必是上佳之选,相反粉丝粘性和复购率较高的主播才会受到新晋品牌青睐,而团队层面身为刚需却反而容易促成,等行业标准化之后,难度也会降低,这或许是唯一一个标准之后对于新人主播的友善之处。
蛋糕就是如此之大,但是想吃蛋糕的人太多了,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去做,这样就造成了产业的多样性,例如阿怀最近在粉丝只有数十万的情况下,一场直播卖了1.1亿,1个月涨粉61.3万次,这一数字可以用可怕来形容,这类案例更是印证了当今产业尚未融合完成时段主播和粉丝之间的联系、有没有垂直是现在最关键的事情,并决定着这个叫直播的饼,到底可以吃到什么程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广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zong/88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