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可分上下两篇。第一节以夏洛克“借债割肉”为主线,凸显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与犹太人夏洛克之间尖锐民族矛盾,表现夏洛克杀人如麻,贪得无厌。第二篇鲍西亚出场了,她伪装成律师的身份让冲突得以缓和,而她的欲擒故纵终于让夏洛克得到了处罚。
影片《威尼斯商人》等
一,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在这出戏谑恣肆,诙谐幽默,富有生活气息的戏剧中,几大线索相互交错,形成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与多元的戏剧冲突。主要线索是围绕着“割一磅肉”这一契约纠纷。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开场白如此埋怨道:“我不知为何如此郁郁寡欢,实在使我感到无聊;你说你看见我这样,心里也感到无聊;但我怎能使愁苦站立起来呢?那愁苦又是什么呢?”确立矛盾的基调和渲染氛围。随后,作家莎士比亚借公爵之口凸显夏洛克之残酷,使读者在体会剑拔弩张氛围的同时,亦感到矛盾一触即发。果不其然,犹太富商夏洛克一出场便据理力争了,双方辩论日趋激烈,矛盾冲突也上升为不可调和。
威尼斯的
除“借债割肉”这条线索外,“挑匣结婚”和杰西亚与罗兰佐之间的爱情故事也在莎士比亚的编排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这些亦张亦弛、有张有弛的故事情节,正好与中国古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谋而合。起伏跌宕的情节安排既抓住了读者的利益,又较全面地展现了不同角色的多重个性,使得情节更为丰满、故事更具趣味性。
“威尼斯商人”剧照
二,人物形象鲜明
剧中人物如夏洛克贪得无厌又冷酷无情,鲍西亚聪明能干,安东尼奥慷慨解囊又助人为乐,巴萨尼奥重感情又有义举等等,均为作者刻画得入了木讷。现将其中的主要角色作一欣赏。身为高利贷者的夏洛克对于金钱充满了狂热的贪婪,在戏中有一段独白:“但愿女儿死于足下,那首饰全挂于耳;但愿女儿入土埋葬于足下,那银钱全置于灵柩中!”当有人问他取安东尼奥一磅肉用什么时候,他如是说道:“拿去钓鱼也不错,就算他肉不中食,起码能出我一气。他曾侮辱我,攫取了我数十万元的买卖,嘲笑我亏蚀…”他视财如命,冷酷无情的自私个性跃然纸上。
影片《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是作者所赋予他人文主义理想中的一个角色。他宽厚仁义,见义勇为。因借他人之钱不收利息而招致高利贷者夏洛克嫉恨。即使这样,他还是愿意冒险去割肉,帮他的好友巴萨尼奥干活。
影片《威尼斯商人》中的安东尼奥
鲍西亚在该剧中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女性角色,同时也成为作家大力讴歌的一个新的人文主义形象。她结合了许多优点:漂亮儒雅,聪明热情,博学细心等。作为一个“割肉借债”式的灵魂人物——男扮女装现身朝廷,以诙谐的方式帮安东尼奥力挽狂澜。
影片《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
三,语言丰富,形象鲜明
戏中人物语言大多为无韵体诗歌,它是诗与散文相结合的产物,读来既优美通顺,又充满哲理。第二幕第7场有一句话:
“发着闪的不都是黄金吗?
古人的说法并不欺骗人;
多少天下的人都背叛了自己的生命、
但看我造型、
蛆虫占了镀金坟墓。
你们若是胆大而有智慧、手脚强壮、识见但老成、
不会有如此回音:
别了,劝君降温这一片心意吧!”;
《威尼斯商人》庭审
再比如夏洛克在大家的声讨下不仅没有悔改之意还嘲讽让对方哑口无言。他有时运用丰富而夸张的隐喻来加强语言表现力,有时又运用似乎无可挑剔的道理来展开逻辑推理。一环扣一环、简洁活泼、充满喜剧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zong/9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