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学最初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娶古巴人为儿媳,如今她过着贫穷而快乐的生活,这是古巴千千万万人民生活的反映。
古巴是个在住房,医疗和教育等方面完全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国民的生活水平可不是用钱可以衡量出来的,古巴国民的幸福指数之高,超出了你们的想像!
古巴作为西半球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朝鲜处境类似,而且被迫封闭式地发展。古巴人乐观、积极、热情向上,在古巴,你能感受到每个角落都充斥着幸福的味道。
古巴被贴上了美女,雪茄,甘蔗,老爷车,医疗,陈旧等标签。下面,笔者就来慢慢地带大家认识一下古巴人生活以及古巴人风情。
老爷车在哈瓦那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上图)
我的同学已经远嫁古巴九年,每年都要回来一次,之前内向的她每次回来都比较漂亮,比较外向。带上自己的3个儿女和丈夫,一看是一脸“幸福”。
2019年夏天,当我被邀请游玩时,我了解到了她的幸福秘籍。在一个没有压力,人与人之间充满爱心的国家里,人与人之间的生活是舒适而幸福的。
前往古巴并无直飞路线,由西安咸阳机场至法国巴黎再由巴黎转机至古巴首都哈瓦那约20个小时。
到了哈瓦那何塞·马蒂国际机场,下了飞机,一股亲切感油然而生,如同七八十年代我们老旧火车站一样,破烂不堪是惟一的感受。
同学来接,钻到她那辆色彩斑斓的老爷车里去了,一路上她哼着小曲,带领大家欣赏异域风情,公路边没有什么现代高楼大厦,全是三、四层平房,显得像老旧的宅子了。
来到城里,一看,家里基本上五、六层,每一层开着一排窗,每扇窗有好几个人往外看,或女或老,一个个满面春风聊天。
尽管哈瓦那市区八万块钱人民币就可以买一套房子,但是我同学一家还是住在了国家免费分配的房子里,说是有500年的历史了。
房外陈旧,屋内温暖,他们买了许多中国电器放在自己家,有种和蔼可亲之感。学生们一家其乐融融,实际上比住任何一间好房更重要。
我同学在一家制糖厂上班,月薪200块钱左右,他老公戈麦斯在一家雪茄厂上班,月薪300块钱左右,人非常热情,总是笑容满面。在古巴,其收入被视为高收入。
晚上,我请他们全家出去吃了顿饭,最后同学们带着我们去了国营餐馆,相当丰盛的饭菜,大大小小7个人花费了六百多古巴比索,(二百多块钱人民币)中,学生们一定要付账,并表示自己会尽地主之仪。
我们请吃饭只能到对外餐厅吃,比国营餐馆贵好几倍,学生们还为我们节省了钱,作为回报,走之前我们还送了小孩子一个人红包。
接着,我们住进了一家民宿(哈瓦那酒店全部由政府提供,价格尤其昂贵)220元的晚上,干净整洁又充满了古朴,一想到明天要去看这里的美景,我就激动得久久不能入眠.
古巴简介
古巴是北美洲国家,四面环海,地处加勒比海西北部,国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与我国浙江省相当,总人口约1133万人。
古巴东与海地隔江相望,南与牙买加相距140公里,北与美国的佛罗里达州相距270公里。古巴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7°C。
由于1515年古巴被西班牙殖民(后期被美国殖民),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古巴人口66%为白人,12%为黑人,21%为混血儿,1%为印第安人。
古巴的经济
古巴GDP总值1074亿美元,人均GDP8800美元(2020年),属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
古巴是一个封锁半个多世纪、物资缺乏、在哈瓦那全境没有多少便利店的民族。不过,是靠自给自足,古巴人依然安居乐业。
古巴主要从事农业,甘蔗、雪茄为主要经济来源,古巴素有“糖罐之国”之称,气候很适宜甘蔗生长,含糖量12%~15%。
古巴甘蔗种植面积达200多万公顷,160家制糖厂,年产糖量406万吨,居世界第一,出口量占农产品出口量的41%,占全世界的7%。
雪茄还是古巴经济的重要支柱,2018年古巴烟草出口销售额为2.6亿美元,净收入突破2.5亿美元。
古巴拥有27个高品质雪茄品牌和10个机制雪茄品牌。烟草工业国营工人总人数为4万名人,包括普通卷烟工人,因为大多数雪茄都要人工卷制。
尽管甘蔗和烟草是古巴的经济支柱,但仅此是不足以使得古巴的经济走向繁荣的。
古巴被美国殖民期间可谓经济繁荣,纸醉金迷之时,那时候出口基本上都靠人家,之后古巴获得了独立,1962年漂亮国对古巴实行全面禁运后,古巴的经济日渐衰落。
再加上古巴现代化工业不多,目前受疫情影响,糖出口量锐减,给古巴经济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古巴的物价
古巴货币有两种,一是自己使用的比索叫土比索又称古巴比索,二是为外国人使用的比索叫红比索又称可兑换比索,红比索可兑换25个土比索。
1元=3.716古巴比索
1古巴比索=0.2996人民币
100古巴比索=29.96人民币
古巴比索=0.04116美元
古巴当地人的月薪一般在300元左右,医生和工程师的月薪在400元左右,铁路工人的月薪一般在200元左右。
由于物资缺乏,古巴政府一直是计划经济即供销制的国家,粮油蛋奶和其他生活用品均需凭门票到国营商店采购。
粮票可以买米、糖、盐,还可以买各种豆子,每月米的限额是7磅,粮本还可以买面包,一块钱一份,一个人一天只能买一份。粮本多用于买粮而不能买肉。
古巴人到本国国营商店购物,而外国人则以红比索到涉外商店进行消费和购物,其价格是国营价格的许多倍。
本地商店的东西都是廉价的,冰激凌三毛钱一个鸡蛋几分钱。
对外商店某些商品价格:
矿泉水一瓶,7元
早饭30元
简单套餐50—80元份
一份面包16元
古巴人生活水平发展到何种水平?
1.全民接受免费教育
古巴人尤其注重教育,识字率为99%,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所有的收费都是免收的,学杂费,书本费,校服等。
古巴当前的教育体系与教育质量均居世界前列,如今已建有63所高等学府。
2.全民免费就医
古巴的医疗名闻遐迩。不但全部免收任何费用,而且医疗水平也堪称世界之最。
古巴有医生十万余人,医患比例世界领先,不愁生病没地方看病。14708家社区医疗站,和近500家社区门诊,24小时为居民提供服务。
全民公费医疗从视力检查到核磁共振和超声波检查,全部免费,住院伙食费全免,一个人自出生至离开均可享受免费医疗服务,所以古巴人均寿命为79岁,在拉美国家中是长寿国。
古巴的许多医疗技术堪称世界一流,许多名人及国家领导曾到古巴就医询问,如马拉多纳、查韦斯等。
3.全民免费住房等
古巴人的房子都是国家统一分配的,每个人都有房子住,每个人都没有房贷房子拎包住,屋内设施受损国家派专人免费修理。
尽管国家物资匮乏,房屋陈旧,但是每家每户同样不攀比,不贫富甚至政府官员同样居住在同一所房屋里,这确实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4.还有一些福利制度
古巴特别照顾孩子和老人,孩子们从生下来到7岁都会提供一瓶平价牛奶、7岁至13岁的牛奶、一瓶黄豆酸奶以及麦片;65岁以上的人可以购买平价黄豆,自由市场上这些食物只能以美元购买,价格高达20倍以上。
综:古巴政府在保健和教育上占政府预算50%,包括教育的1/5和保健的1/3。不得不说古巴政府非常重视这两项惠民工作。
古巴人日常生活
1.去古巴记一品古巴三宝:雪茄,甘蔗和朗姆酒,这是古巴人值得骄傲的国家荣耀。
雪茄1小盒十支约100元,高端均为手工卷制而成,售价300元左右。
2.古巴的大街小巷:无论何时何地都有翩翩起舞的人,陈旧的,色彩斑斓的,西班牙式的房屋,色彩斑斓永远不会报废的老爷车,拉运物品的马车.
这些要素都渗透了古巴人热情洋溢,乐观向上,积极乐观的生活风貌。
3.古巴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古巴人特有的购物方式——上楼用绳拴住箩筐,商贩下楼往箩筐里放商品后,购物者再把箩筐拉回原处,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喜爱和明智的事。
4.古巴人对切格瓦拉尤为崇拜,在公共场所到处都可以看到风云人物的海报、画像等。
5.首都哈瓦那大教堂旁有两家酒吧,海明威常去饮酒,莫吉托是他最喜欢喝的鸡尾酒之一,在古巴生活期间写了巨著《老人与海》。因此到古巴旅游时一定别误了一杯莫吉托。
6.古巴网络设施相对较差,古巴互联网接入需要到电信公司买网卡,1小时1美元,并且提供上网点的场所极少,要是人多那么网速可想而知。
7.古巴的食品是无添加绿色食品,由于加工企业不多,至少食品安全,这是令人羡慕的一点。
8.古巴人民格外热情,对待中国人民也格外亲切。我们问道路,如果不走太远,他们就会把你们带到你们想去的地方。这确实使我们很受触动。
9.古巴人喜欢烤制,煎制,炸制菜的人占多数。他们喜欢味很重的东西,而不喜欢辛辣的。
主食主要有面包、米饭、意大利面、猪肉、羊肉等,也喜食鱼类和多种口味食物。
他们也喜欢咖啡,可可和红茶。古巴热带水果资源丰富,居民们通常会把芒果,菠菜,柑橘和木瓜切成片,并加入大量糖混合食用。
10.古巴旅游业的发达,还催生了地方风俗产业的发展。从事风俗行业者最多时约有15万,她们被称作“骑手”。
古巴姑娘本来有许多混血、尤其是美丽、混血、黑人女性服务更受青睐。
写到了结尾
到古巴去了10天,虽然时间不长印象很深,但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古巴人骨子里浸润着喜悦,脸上洋溢着喜悦.
归国前同学塞上了一大袋礼物,非要让我带回来,大家泪眼婆娑、依依惜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bfoy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龙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linglongsj.com/zong/92109.html